小年夜 | 温暖旧时光,迎接新春序曲

文摘   2025-01-27 12:41   浙江  

 XIAO NIAN

2025.01.27


腊月二十八

 祭灶/扫尘


小年,

也称“灶神节”、“祭灶节”等。

中国幅员辽阔,

由于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

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

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部分地区也把除夕前一夜称为小年。

起源

ORIGIN

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

属于祭祀节日。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

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

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

宋代祭灶较为隆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随着老式土灶逐渐消失,

祭灶仪式逐渐没落,

人们对灶君的信仰减弱。

但是过“小年”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

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习俗。

民间供奉的灶神,

是一对老夫妇并坐,

或是一男两女并坐,

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一般贴在锅灶墙上。

习俗

CUSTOM










1

剪窗花

在过年的所有准备工作中,

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

如喜鹊闹梅、燕穿桃柳、

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


2










吃粘糕

山东鲁西地区

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

粘糕以黄米、红枣等为原料,

香甜软糯,

有“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3

祭灶王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都要上天,

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

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祭灶时,

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

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寓意

MORAL

小年是大年的前奏,

小年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意蕴。

小年的习俗可以被看作“年”文化的一部分,

小年提前烘托了春节的气氛,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中华民族悠久民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

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人们赋予灶君“司命”的职责,

通过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仪式,

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铺张浪费,

要勤俭持家,

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目的。


GIFT FOR

Delicious

NEW YEAR

一份甜蜜敬来日方长

一份圆满祝喜乐安康

用舌尖的一口丰盈滋味

开启对农历新年的美好期许

- end -

地图在手 杭电我有 


/ 杭电学生社团管理中心 /


编辑 | 徐宇涛

一审 | 詹陈卿

二审 | 朱云鹏

责任编辑 | 张振宇


关于本微信平台的建设

欢迎您来后台向我们提出建议

社管小权拳
为了更好的管理全校各社团,使社团联合会及各社团的活动预告、活动新闻动态更规范的发布,便于全校同学更及时更方便的了解到校内活动的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