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月22日电(记者叶婧)“想要春节期间在家欣赏牡丹花的家人们,直接买原盆原土发货的这款,新手友好……”直播间里,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王桥村花农王东方正卖力介绍,他身旁冠幅达两人宽的牡丹含苞待放。
“临近春节,再加上热播电视剧带动,咨询购买我们菏泽牡丹的消费者比往年同期多了一倍。”王东方说,他现在每天直播约5小时,一场直播销售100盆至200盆牡丹,销售额超过3万元,“唯有牡丹真国色,年宵花‘顶流’必须有它。”
菏泽牡丹栽培已有1000多年历史。目前,当地拥有观赏牡丹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是重要的牡丹生产、出口和观赏基地。
牡丹区花农在温室大棚管理催花牡丹。新华社发
本该在春日盛放的牡丹,为何能走进春节消费市场?“自然是离不开牡丹催花技术的帮忙。”牡丹区牡丹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文双说,这一技术是通过自然气候和人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让牡丹在非自然季节绽放,以满足市场对全年花期的需求。
据史料记载,其实早在唐代,人们就利用牡丹的习性,将其置于土窑,四周以火烘,促使其提前开花,时称“薰花”“烘花”“烤花”“堂花”等。
至今,菏泽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花农,仍称催花为“薰花”。“‘薰花’讲究火候,温度高了提前开花,温度低了又开不了花。”今年77岁的花农赵孝庆介绍,20世纪70年代当地花农就开始通过烧土窑加温,尝试让牡丹在冬季开花。到了20世纪90年代,催花技术已较为成熟,大家开始建温室催花。
“在自然环境下培育的牡丹,售价为几十元。而通过装盆和反季节催花,牡丹的身价能攀升数倍,极大提升了经济效益,能够实实在在为花农增收。”赵文双说。
一枝牡丹,多重变革。如今,在地源供热、电脑控温和新型联动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帮助下,花农持续提高、更新催花技术,菏泽牡丹已实现“花开随人意”,即便寒冬腊月也能闻到醉人花香。
室外寒气逼人,一座座催花牡丹智能大棚里却暖意融融。“现在棚内温度19摄氏度,你看牡丹都‘咧嘴’了。”菏泽市诚美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洪勇指着棚里的温度计说,合作社基地的每一座催花大棚里,都有两台大功率温室专用热泵。科学控温、控湿、调节光照为催花牡丹营造类似春天的生长环境,催开的牡丹花更大、色更艳。
牡丹区花农在温室大棚内直播销售催花牡丹。新华社发
手握娇艳的催花牡丹,像王东方这样的年轻花农将目光放在了网络销售上。近年来,电商直播成为催花牡丹的主要销售渠道。目前,仅牡丹区就有1.2万余家线上牡丹经营商户,今年超过七成的催花牡丹通过线上销售。
花灯耀旧岁,牡丹映新年。菏泽市绿美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文起说,菏泽牡丹以花大、型美、色艳著称,今年他培育了近20万盆催花牡丹,电商直播是主要销售渠道,如今销售已近尾声。
新闻热线电话:0470-6289002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
“谈巨变、感党恩、共促两件大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访谈录 | 达西斯仁、包文锐:跟着太阳不会冷,跟着党走不会错
来源:新华社
值班编辑:孙纲
平台编辑:赵志坤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满洲里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