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
在望
非遗过大年·文化迎新春
欢度春节
非遗民俗,是先民在脚下土地成长生息的烙印,也是一个地方区别于他地历史文化的个性符号,更是当地人世世代代享用的宝贵精神资源。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全国各地社区、乡村开展非遗民俗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蛇年新春在望,让我们走进上饶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茅山朝山进香”,近距离感受独特的大茅山非遗文化。
大茅山
朝山进香
“大茅山朝山进香”又称“大茅山拜菩萨”、“灵官会”。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日至七月初三日,德兴、乐平、万年、鄱阳民众自发结伴,携带香烛供品长途旅行,前往大茅山依山而上朝拜神灵,是当地世俗崇奉的民俗活动。
大茅山朝山进香习俗风行于德兴、乐平、万年、鄱阳等赣东北山区县民众间,他们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开鬼门”的日子(农历七月被称为“吉月”),在当地香会组织协助下聚集于德兴花桥大茅山,朝拜地点主要有:香息庵、脚庵庙、白云庵等寺观。香客们扶老携幼,奔走络绎,山道上灯火通明、香无断烟。
源于明、盛于清。清同治十一年版《德兴县志》称其“愚夫妇之奔走又甚于生儒,吾道之忧也”,“不得志之士也无告之民皆在焉”。民国十九年后,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破坏而衰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活动一度遭禁止,改革开放宗教政策重新落实后重新兴起。近年活动期间每日可达数万人。
▲视频资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