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新年钟声刚刚敲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就传来了一声惊雷。
合创汽车,这个曾经被誉为"出生在罗马"的造车新势力,在烧掉30亿后黯然倒下,成为2025年车圈的"第一只雷"。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2017年底。
那时的合创汽车,还叫做广汽蔚来,是广汽集团与蔚来汽车携手打造的"黄金组合"。
投资12.8亿,广汽占45%,蔚来占55%,这样的豪华阵容让业界眼前一亮。
大家都以为,这将是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完美联姻,没想到却成了一场"烧钱"的闹剧。
2020年,合创推出首款车型007。
本以为有了"两个富爸爸"的加持,这款车怎么也能在市场上掀起一番风浪。
谁知道,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当年仅卖出了508台,这个成绩简直让人跌破眼镜。
有人说,这就像一个富二代考试考砸了。
明明有最好的资源,却交出了最糟糕的答卷。
蔚来似乎也看出了这个"联姻"的前景堪忧,在2021年悄悄退出了合创的股东行列。
这一走,就像给合创判了死刑。
失去蔚来后,合创也没闲着,接连推出了Z03、A06和V09等车型,想要通过丰富产品线来打开局面。
但市场就像一面照妖镜,不给面子地告诉你:产品不行,就是不行。
数据显示,2024年合创全年销量还不到5000辆,同比暴跌82.32%。
这个数字甚至不及同样倒下的极越汽车的一半。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如果新能源车市是一场马拉松,合创连第一个补给站都没跑到,就已经累趴下了。
更讽刺的是,就在2024年11月,合创刚刚换了新的法定代表人王会普。
结果这位新掌门人还没捂热座位,就因为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
这剧情转折,简直比电视剧还要狗血。
看着合创的结局,不禁让人想起何小鹏的一句预言:"2025年至2027年是汽车行业的淘汰赛阶段。
"这话一点都不假,就在去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0多家车企倒下,另外还有10多家在裁员。
这个行业就像一场残酷的"星光大道",400多家参赛选手里,如今能正常营业的只剩下40家左右。
比亚迪、特斯拉这样的"实力派"选手越来越强,而那些配角们却在不断退场。
有趣的是,这场游戏里,传统车企反而成了"菜鸟"。
互联网出身的李想成了新势力第一个实现盈利的,造手机的雷军一出手就成了圈内"明星",连华为都成了车圈的"新宠"。
反观那些老牌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却步履蹒跚。
就像余承东说的,今天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跟十多年前的手机市场惊人地相似。
2013年智能手机超过功能机时,多少老牌手机厂商被淘汰出局。
现在的新能源车圈,似乎也在重演这一幕。
合创的倒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商业课。
光有钱不行,光有技术也不行,没有好产品更不行。
造车这条路,需要的是能力、耐心和运气的完美配合。
正如雷军所说:"造车就像在冰面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跌倒。
"2025年的新能源赛道,恐怕会有更多的企业倒下。
但这未必是坏事,市场的优胜劣汰,最终会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加健康和成熟。
让我们继续关注这场淘汰赛的进展。
毕竟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谁也说不准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下一个崛起的又会是谁。
这就是商业的魅力,也是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