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览·享读|从土山湾起步的一代宗师

政务   2024-11-11 22:15   上海  

土山湾画馆再传弟子张充仁,和同辈水彩画家李詠森、谢之光、潘思同、颜文樑、汪亚尘、林风眠、李剑晨、张眉荪、陈秋草、冉熙等共聚上海,占了当时中国水彩画界的半壁江山,共同开创了中西合璧、各具特色的中国水彩画,为中国水彩画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水彩画家,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水彩画大师!他们或毕业于上海美专,或毕业于苏州美专,或毕业于新华艺专,追根溯源,这些美术院校的师承大都和土山湾画馆有关。

来土山湾博物馆观“西画教育溯源——土山湾馆藏水彩画展”,继续溯源中国近现代西洋美术在土山湾的传承与发展吧。

“土山湾二代”张充仁年轻时心心念念想进入土山湾画馆学习绘画,虽然未能如愿,但画馆毕业的优秀学生安敬斋、田中德和徐詠青等,或成为他的绘画老师,或对他的绘画进行过指点。因此,张充仁可以说是土山湾画馆的再传弟子。离开土山湾后的社会现实远达不到人生期望,他又远赴比利时求学进行艺术深造,成就斐然。学成归国后,他传承土山湾画馆衣钵创办充仁画室,继续传递艺术薪火。张充仁毕生致力于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在雕塑、油画和水彩画领域成就卓著,不愧为一代宗师。


张充仁




01

从土山湾起步

张充仁的父亲自幼寄养在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曾跟随木工间主任葛承亮学习木工和雕刻;母亲则在徐家汇圣母院的绣品间工作。两人成婚之后便生活在土山湾周边的“五埭头”,1907年生下了张充仁。张充仁自出生就带着“土山湾二代”的标签,他的成长也离不开土山湾这个“摇篮”。

张充仁4岁丧母即被寄养在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两年后进入类思小学(今汇师小学)读书。由于绘画成绩出色,张充仁深受土山湾画馆出身的校长田中德的喜爱和栽培。小学毕业后,张充仁进入土山湾照相制版部,拜画馆出身的安敬斋为师,除学习摄影制版技艺外,也跟随安敬斋学画。安敬斋严格按照画馆的规定,让他从头开始学习绘画。安敬斋最初教他用毛笔在白纸上临摹图画,之后改为临摹铅笔画,还教他用木炭笔学习石膏像素描。之后进入水彩画的学习,除了在室内进行静物写生,安敬斋还带着张充仁一起去附近的龙华百步桥写生。1924年,安敬斋开始教张充仁学习油画,他让张充仁反复看拉斐尔的作品并不断临摹,从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21年在土山湾印书馆照相制版部当学徒的张充仁(前排左二)


在土山湾孤儿工艺院里,张充仁还有机会认识了很多大家,除了居住在土山湾、与张充仁有亲属关系的马相伯,还通过安敬斋认识了当时已成为一代大家的徐詠青。在马相伯的呵护下,在徐詠青的鼓励下,张充仁暗暗立志一定要学好绘画,走艺术发展的道路。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也在土山湾采访安敬斋时与张充仁相识,日后对张充仁的事业亦有所帮助。


张充仁绘马相伯照


在土山湾的这段时间里,张充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确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一颗艺术巨星即将从土山湾冉冉升起。





02

求学比利时

1928年,21岁的张充仁离开土山湾闯荡天下。他在电影公司画过布景,主编过《时报》的“画刊”,却始终觉得这些工作和自己的人生期望相距太远。于是他开始为求学欧洲进行艺术深造的梦想四处奔走,并得到了很多贵人的帮助,如马相伯老人,义父母谭容圃、洪璋夫妇,“中比庚子赔款奖学金”中方代表褚民谊,比利时驻沪领事馆的艾思仁(Joseph Hers)等。1931年,张充仁凭着自己的美术天赋和优秀的绘画水平,以优异成绩考进了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高级油画班,并申请到了中比庚款奖学金。这年8月,他离沪远赴比利时留学。


张充仁赴比利时留学途经香港时

寄给田中德的明信片


张充仁在比利时求学拼搏整整4年,完成了自己定下的求学目标,在绘画和雕塑方面获奖无数,毕业时荣获比利时国王亚尔培金奖和布鲁塞尔市政府金质奖章。他绘制的油画《凉风动荡》,在1933年夏季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油画风景赛上荣获首奖,并被美院院长亲自指定代表该院参加1935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对一个正在求学的外国学生来说,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


张充仁作油画《凉风动荡》(1933年)


留学期间,张充仁还结识了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二人成为一生挚友。张充仁在埃尔热系列漫画《丁丁历险记》的创作中多次相助,曾以“中国张”的形象出现在《丁丁历险记》中,甚至连主人公“丁丁”的名字也出自张充仁之手。


《丁丁历险记:蓝莲花》原版中出现“丁丁”的名字




03

充仁画室传承土山湾画馆衣钵

开风气之先的土山湾画馆,不仅标志着西方美术教育在中国的开启,也揭开了新型美术教育方式——中国画室教育的序幕。张充仁从小深受土山湾画馆美术教育的熏陶,长大后又直接受到西方美术教学的浸润,对画室教育的认识既有深厚感情,又有实践经历,因此,回国后办一所画室的想法油然而生。

1935年10月,张充仁从比利时留学归国。次年2月,他即在上海举办了归国艺术展览。这次展览共展出油画、水彩画、炭画、泥塑、铜雕等作品80余件,8天展期共有4000余人参观,其中有孙科、蔡元培、吴稚晖、吴铁城、叶恭绰、梅兰芳、丁悚、徐悲鸿、汪亚尘、刘海粟、潘玉良等众多名家;展品售出了20余件,其中油画名作《凉风动荡》被孙科以750元高价买下。蔡元培为展览题词“精心果力”,徐悲鸿题词“后起之杰,希望无穷”,刘海粟题“充仁兄能在大理石上表现人类的苦闷,能在颜色里表现大自然的秘密”。张充仁归国开展一炮打响,从此在沪上立稳了脚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归国画展大获成功之后,张充仁立即投入充仁画室的紧张筹办之中。1936年5月,国内第一家集绘画、雕塑教学和创作于一体的私人西洋画室——充仁画室,在上海卢家湾劳神父路608号(今合肥路592弄25号)诞生了。除了承接雕塑、绘画业务,充仁画室主要开展美术教学活动,采用和土山湾画馆相似的教材,以及因人施教、个别辅导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充仁画室创办不过年余,抗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张充仁在繁忙的创作和教学之余,竭尽所能地为抗战呐喊。他创作了大量绘画和雕塑,既传递了上海沦陷时期百姓生活的艰难,也宣扬了抗战将士英勇战斗的威武阳刚之气。淞沪抗战期间,上海难民陡增,上海难民生产消费合作社发起文艺展览会为难民募集生产基金,号召艺术家义捐义卖。书画、雕刻、电影、戏剧等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各推举一人负责征求义卖作品支援难民,其中“雕刻由张充仁征求”。


张充仁绘油画《恻隐之心》(1939年)


在土山湾画馆于1951年停办后,充仁画室依然吸引了不少艺术青年,一直坚持到1966年。充仁画室前后存续长达30年,培养了300多位艺术才俊,其中不乏以水彩画著名者,使得从土山湾画馆开始的水彩画艺术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20世纪50年代充仁画室师生合影









相关链接:

夜览·享读|第三届“灯塔读书月”启动啦!探索沪上地标,Citywalk领专属护照打卡!

夜览·享读|共有一个月亮,共吃一个月饼!他视巴金为唯一挚友

夜览·享读|常来串门的近邻张乐平,与他交游甚密→

夜览·享读|拿起译笔让生命开出花,巴金是她的人生指路人

夜览·享读|从黑龙江到上海,他与新中国共成长


文稿:徐汇文旅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上海徐汇
关注徐汇,感知徐汇,徐汇因你而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