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贫困生晒出国旅游照后续:已被保送清华,本人发声,清华回应

文摘   2024-11-24 09:31   广东  

家人们,小九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让人既心疼又纠结的事儿。最近,浙大有个困难家庭的学生在网上火了。这事儿说来可不简单,不仅牵扯到了浙大和清华两所顶尖学府,更是戳中了咱老百姓最敏感的神经——那就是公平。    

   

这不,前两天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闹出了一个新闻。一个叫方同学的孩子,家里条件不好,拿着贫困补助,可人家的朋友圈却让同学看不下去了——三亚的椰风海浪,西藏的雪山圣湖,韩国的美食街区,日本的樱花祭典,可以说是走遍了大江南北,连国门都出了好几趟。

   

这事儿一出,可不得了。咱们老百姓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看着不对劲的事。你说你家困难,那国家给你资助,大家都支持。可你转头就globe-trotting(环游世界)了,这不是打脸吗?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同学居然还被保送到了清华读硕士!

有意思的是,方同学很快就在学校论坛上现身说法了。他说自己打小就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爸爸做生意欠了一屁股债,妈妈在鞋厂打工养活一家四口。现在不光要照顾弟弟,还得管爷爷的日常开销。听起来是挺不容易的。    

方同学还说,他这些旅游的钱都是自己赚的。做家教、拿奖学金、勤工俭学,样样都没落下。说白了,就是白天上课,晚上打工,节假日还要去挣外快。这么说倒是让人心里好受点儿了。    

   

可是吧,网友们还是不依不饶。你说你自己挣的钱,那国家给你的补助怎么说?人家贫困补助是让你去旅游的吗?这不是占了别人的名额吗?这话说的,小九觉得还真有点道理。    

   

这事儿闹得挺大,浙大也出面表态了,说方同学的贫困认定是实打实的。不过清华那边可就有意思了,研究生院的工作人员说这事儿已经有人举报了,正在调查中。至于会不会影响人家保研资格,清华的态度是:不予置评。这话听着,怎么有点耐人寻味呢?    

   

说实在的,这事儿真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方同学自己挣钱想见见世面,这个愿望谁能说不对?可是拿着国家的资助,是不是在支配这笔钱的时候,也得多为他人着想?        

小九觉得啊,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判断力。年轻人想出去看看世界,这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当你还需要社会资助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这份援助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话说回来,咱们再细想想这事儿背后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活成本可不低,光是每个月的基本开销就不少。教材费、住宿费、生活费,林林总总加起来,对困难家庭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负担。国家设立助学金制度,本意就是帮助这些家庭渡过难关,让孩子们能安心读书。    

    

可是现在的问题来了,怎么界定这个"贫困"?是不是有了零花钱就不算贫困了?是不是出去旅个游就不叫困难了?这可真是个难题。小九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叔叔家境不好,可人家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了个自行车,结果被人在背后说闲话,说什么"装穷"。这不是一回事儿吗?    

    

方同学的事情,说到底还是碰到了一个敏感的平衡点。一边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的收入,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另一边是社会对贫困生的传统认知,觉得拿了资助就得"守贫"。这里头,还真没有标准答案。    

    

不过啊,小九倒是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既然咱们国家设立了这些资助政策,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那收到资助的同学们也该有这个觉悟。把助学金用在刀刃上,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至于自己挣的钱,怎么花确实是个人自由,但也要考虑考虑社会影响不是?

说起来,这事儿还真让小九想起了一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现代社会,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句话延伸一下:"君子用财,用之有度"。无论是自己挣的,还是社会资助的,都得心里有个尺度。

最后啊,小九还想说一句,助学金制度是好事,咱们得珍惜。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要让这份善意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方同学来说,这次的经历或许是个教训,但也是个成长的机会。毕竟啊,人生路长,在名校求学的机会得之不易,希望他能好好把握。

家人们,你们觉得这事儿该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想法。咱们一起聊聊,到底应该如何平衡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这个老大难问题。

温哥谈球事
感谢您的观看和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