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笔一挥,断了中国汽车业退路!

文摘   2025-02-04 20:57   北京  


特朗普再次祭出关税大棒,一纸行政令掀起全球贸易风暴!2月4日起,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将面临25%关税,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决策不仅让国际市场瞬间沸腾,更让全球汽车产业链陷入重组危机。究竟是什么让特朗普如此大动干戈?

在此之前,特斯拉CEO马斯克的一番话引人深思。1月29日,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力挺制造业,称"制造业很酷",并表示特斯拉有能力应对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这番表态与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理念不谋而合,仿佛为这场贸易风暴敲响了战鼓。

特朗普给出了两个加征关税的理由:一是这些国家对芬太尼流入美国的管控不力,二是要应对严重的贸易逆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墨西哥、加拿大、中国位居美国前三大进口来源国,主要进口商品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和电子产品。

各国对这一政策的反应可谓强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态度坚决,扬言将对美国商品征收1470亿加元关税,必要时还可能减少能源出口。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则显得更为淡定,强调墨西哥经济实力强大,能够承受关税压力,并表示将以平等姿态进行谈判。

这场关税风暴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冲击尤为严重。2024年美国新车销量达1600万辆,但本土产量仅1061万辆,缺口高达540万辆,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进口国。以墨西哥生产的Ram 4500为例,关税成本可能高达1万美元,这些成本既无法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也会严重影响制造商利润。

通用汽车首当其冲,2024年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超过75万辆汽车。更糟糕的是,北美汽车产业一直依赖USMCA框架下的无关税跨境贸易,新政策将导致零部件流通成本飙升,美国本土汽车生产成本大幅攀升。

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情况略有不同。整车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因为2024年9月美国已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100%。但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1-8月对美出口价值达121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墨西哥设有大量服务于美国车企的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同样受到波及。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不得不考虑转移战略。有趣的是,特斯拉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可能与此有关。一些在墨西哥的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已经开始制定在美国本土生产的B计划。虽然目前产能较小,但未来加强本土化生产已成必然趋势,因为即便在墨西哥配套,也被要求避免使用中国的二级或三级供应商。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场由特朗普掀起的贸易风暴,不仅考验着各国的应对智慧,更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链格局。面对变局,中国企业或许应该想起那句古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博弈中,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得先机。

全球汽车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美国制造业能否真正实现回流?各国供应链将如何重组?这场改变行业格局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让我们拭目以待。



科技潮流说
会持续更新,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