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人在什么情况下,成长最快?

企业   2025-02-02 14:00   甘肃  

作 者:怀左

来 源:怀左(ID:hztongxue)


在不怕困难,积极实践,并且持续总结经验之后。

《毛选》中有一篇文章叫《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里面提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等等。

读的时候,我也会对照自身,其实里面的一些错误思想,我自己身上也有,例如主观主义,遇到问题时,不是冷静去分析,而是先自己胡思乱想;再比如平均主义,面对问题,平均发力,忘记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学会去抓主要矛盾。

其实纵观整套《毛选》,教员一直在批评错误观点,一直在纠错。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答案其实也简单,因为犯错误的成本很大。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感觉不到,因为忘记去拿快递,或者上班迟到了,这都芝麻绿豆的小事。

只有在比较大的事情上,才能感觉到犯错误带来的危害,比如选了一个很差的伴侣,再比如在工作选择上的失误。但是,与战争和革命比起来,这也是个体身上的小事。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变成一连串的大问题,然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可能导致无数人的牺牲,甚至整个事业的失败。

所以要警惕错误思想,需要一直纠正错误思想,才能尽可能避免犯大错,避免大的失败。

局部的失败是可以挽回的,积极调整,重新出发,都有可能,但大局的失败,绝对的失败,将不可挽回。

战争也是一样的,局势瞬息万变,要求指挥员一直保持冷静,谨慎决策,但在关键选择上要坚定果敢。如果像我们普通人一样,遇事不决,冷汗直冒,那敌人可能早就打过来了。

跳出来看,这都是把各种元素和数值推到最大值的选择,所以决策者必须要经验丰富,必须冷静,必须理性,避免一切低级失误。

那对应我们自己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决策者,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犯许多错误,而且一定会犯错误。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我们有没有积极发现问题,积极调整和改错,有没有从这次错误或者失败中汲取教训,然后用正确的经验去指导下一次类似的行为。

如果有,这次的错误,也许下次就不会犯,如果没有,相似的错误可能会一直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在类似的错误上面,每次都会栽跟头,这说明他走路但不看路;有的人栽一个跟头,之后会及时铺路,不再相似问题上吃亏,这说明他在保持观察,积极学习与复盘。

复盘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不仅对我们学习帮助巨大,而且在成长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学习中,刷题很重要,但对于知识点以及重难点的复盘也很重要。

上学时有这么一类同学,一直刷题,看起来非常积极,老师讲第一课他已经自学到第十课了,下课也不活动,放学还在那里学习,但最后往往成绩不是最好的,撑死就是中等偏上。

为什么呢?

有一种可能,他们是用战术的努力掩盖战略方面的懈怠,表现出来就是一直在学、一直在大量刷题,但对于错了的题,还有重难点的地方,不认真,不复习,甚至还会主动跳过去。

于是在效果上,一直看的是会的,不会的基本不看,那刷再多有什么用呢,考试遇到还是不会。

看起来积极,但畏难心理,不复盘、不攻坚的习惯,早已经锁死了他们进步的路。

带着这个习惯,我们无论是在人际中,还是在工作中,亦或者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都要学着这么一个流程:1. 遇到问题;2. 解决问题/受挫;3. 分析问题并且思考如何做更好;4. 用经验指导下一次的行为。
同时避免错误行为:1. 遇到问题;2. 逃避问题/只被焦虑支配。

我之前分享过自己的学习习惯——稳扎稳打,也分享过在英语学习上的方法,前期看起来确实会慢一些,但是基础打好了,后期会越来越快。

其实刚学英语时,我的成绩也不好,初一大概也就四五十,因为那时候刚学,不像现在孩子,幼儿园就开始上英语补习班了。

我连ABCD都没掌握,结果考试的时候就遇到了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也不知道什么人出的题,完全不根据实际来啊,但幸好是选择题,啥也不会也可以乱选,最后我考了40分。

后来我们那个英语老师真挺好的,他教的方法看起来有点“笨”,但是帮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的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让我们自己弄清楚文段和文章(比如阅读和完型)的每个单词、语法,然后叫我们站起来讲。

为了讲好,我把字典都翻烂了,课下花了大量功夫去查单词和理解文段,每个练习题都那么弄的,最后中考英语考了118(满分120),高考139(满分150)

应试有应试的技法,就是反复学基础,吃透重难点,剩下就是一直巩固和重复,但也要避免无用功和不能跳过重难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看起来不重要的、但其实非常重要的点,即避免情绪上头。

因为情绪一上头,人就失去理智,失去了冷静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决策的话,大概率会出错,出错再挽回,就浪费很大成本,小事上还可以,大事上就麻烦了。

拿最常见的买房来讲,很多人是攒钱十年功,买房十分钟,结果买回去才发现一堆问题;还有在亲密关系中,因为生气做下伤害对方或者自己的事情,弥补又花大功夫。

我是在哪里学到的克制情绪呢,主要还不是在关系里,而是在游戏中,尤其是对战类游戏,遇到和自己同战力或者水平略高的对手。

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冷静,必须要沉着,即使刚开始被压制也不能丧失斗志和信心,因为一上头,就会输。

举个例子,比如某篮球游戏。上周我和我小舅子玩,一局四节,每节六分钟,第一节他超了我八分。说实话,八分也不少,我其实也有点急,但我只能心里告诉自己,不能急,不能失误,要冷静抓机会。

于是从第二节开始,我尽量避免低级失误,传球谨慎,不浪投,抓空档,有好机会再出手,同时抓他的每个失误。

第二节结束的时候,比分已经扳平。这个时候就轮到他着急了,然后我再配合精神攻击,即言语上的小嘲讽和哈哈大笑,最后让他心态崩盘,我成功拿下了比赛。

游戏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反馈是及时的,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即便同战力的对上,你心态好,能稳住,大概率就可以拿下,心态如果崩了,很容易被人一波流带走。

对应到生活中也一样,情绪化对自己最大伤害,就是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这个思路可以用到感情中,可以用到社交中,可以用到工作中,还可以到我们的成长中。

小结一下:

1. 积极实践,不怕困难,并且主动挑战困难,因为人在面对困难并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成长最快;

2. 及时复盘,总结经验,并且用好的经验,指导下一次行为;

3. 避免情绪化,可以锻炼冷静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并且形成习惯,减少低级失误。



好文推荐:




排版 | 米小白
编辑 | 米禾   主编 | 孙允广

扫码观看更多,精彩探厂视频

正和岛
正和岛,基于信任链接的企业家供需适配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