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东方学院团委
"历史上的今天"
11.9建国门与复兴门
民族复兴的希望之门
(第四十期)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穿越历史长河的重重迷雾,探寻尘封已久时的光典藏。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历史上的今天》,我是主播王博涵。
广播站|王博涵
1945 年 11 月 9 日,这一日期在北京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安街上的建国门和复兴门正式得名,它们宛如两座丰碑,铭刻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日伪统治时期,侵略者为了他们的“新都市计划”,在东、西长安街延长线处强行开辟城墙豁口。1941 年,东城墙出口被冠以“启明门”之名,西城墙出口则为“长安门”。它们在古老的北京城墙上划开了一道伤痕,缺失城防设施应有的守护意义,只是侵略者妄图控制和改变这座城市的工具。
当 1945 年抗战胜利的曙光洒遍中华大地,北平重归人民怀抱,这是民族复兴征程中的重大转折。在人民的呼声中,“启明门”变为“建国门”,“长安门”改为“复兴门”。“建国”,承载着中华儿女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复兴”,则是中华民族对伟大复兴的矢志不渝的追求。这两个新名字,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人们心中对民族复兴的希望之火,照亮了北京这座古老城市迈向新时代的道路。
建国门和复兴门自得名后,便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它们见证了北京从战后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国际大都市的华丽蜕变。
建国门周边成为国际交流的前沿阵地。驻华使馆区在这里拔地而起,是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生动体现。复兴门内大街,商业的繁荣象征着国家经济的崛起,交通的便捷反映出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它们就像两把钥匙,开启了北京融入全球发展潮流的大门,成为民族复兴进程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上,它们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精神的象征。今天,当我们穿梭于建国门和复兴门之间,那川流不息的景象仿佛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卷,激励着我们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让我们铭记这两个名字背后的历史,传承民族复兴的使命,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迈进!
纵谈天下事,洞彻古今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知史明志继往开来。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END
往期推荐✦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历史上的今天”:11.1中国科学院成立,开启科学强国之路(第三十九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历史上的今天”:10.22梅兰芳:梨园传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光(第三十八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历史上的今天”:10.19长征精神(第三十七期)
剪辑|广播站 王晨
排版|连志嘉
初审|崔丽萍
复审|刘闯
终审|胡竞丹老师
出版|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