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穿吊带,小姐姐吃冰激凌,古人的夏天太时髦了!

文化   2025-01-10 21:00   北京  





烈日炎炎似火烧,鸣蝉藏身树隙中,聒噪声日胜一日。每每此时,恨不能空调随身、自带凉气。

于是暗忖:古人是如何在热浪中悠然度日的?



扇子可能是最能体现

古人度夏之精巧、有情趣的物品。


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

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

故称之为“翟扇”。

但此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

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

据考古发现,扇子当仪仗使用时左右开合,

像门,这也是为什么

“扇”字从“羽”和“户”旁。



到汉代,出现了用绢制成的团扇,

又称罗扇、纨扇。在酷热的夏季,

几乎人手一扇。

11世纪,折扇经日本传入中国,

男人们在正式场合改为使用折扇,

团扇成为女性的专用物。


北宋定窑孩儿瓷枕


除了扇子,形态各异的瓷枕

也是古人度夏的必备神器。

瓷枕的枕面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

四周能透气,由于瓷器表面

有一层冰凉的釉面,

很快成为古人夏季首选的寝具。


南宋青白瓷仕女枕


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

其中的“玉枕”即是青白釉枕,

也印证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竹夫人又叫青奴、竹奴,

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消暑用具,

一般长约1米,中空,

四周有竹编网眼,

睡觉时抱着它,十分清凉。


宋人市肆间卖冷饮



在酷热难当的夏季,

古人的口福也是不浅的。


在陕西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里,

有个穿着男装的侍女双手捧着一个盘子,

盘子里有个像假山一样的东西,

上面还用花草装饰着,

这就是唐朝时的冰淇淋,

它的名字叫“酥山”。



长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画,食酥山消夏

宋朝人则更喜欢吃草本、水果刨冰,

从冰雪甘草汤,生淹水木瓜,

到砂糖冰雪冷元子、凉水荔枝膏,

雪泡梅花酒、冰绿豆水等,

光听名字就消了三分暑气。



当时的都城汴京,一到农历六月,

街道两旁就摆满了冷饮摊。

南宋时,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

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



元代时,皇室以果汁、牛奶和冰块,

发明了“冰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后,

忽必烈赏赐了他一支冰酪,

马可波罗回国后念念不忘,

根据记忆做出了山寨版的冰酪。

后来,这一技术被法国人买走,

再后来,被英国人加以改造,

冰酪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冰激凌。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侍者手捧酥山


到了明清时期,

冰镇饮食已经充斥寻常巷陌,

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

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

俗称“冰杨梅”“冰桃子”。



在民间,还盛行伏日吃莲子汤,酸梅汤,

老北京城前门的九龙斋专门卖冰镇的酸梅汤,

用酸梅煮了后,还要加入玫瑰、

木樨和冰水,喝的时候能凉透牙齿。


清 佚名 《燕寝怡情12帧清内府设色库绢本》



炎炎夏日,古人的时尚穿衣指南,

简言之,能露多少露多少。

光膀子、透视装、性感小吊带……

古人比你想象得大胆多了。

 

明 尤求 《荷亭消夏图》

女儿家在屋里,为了凉快,
甚至可以不穿衣服,
明人尤求《荷亭消夏图》,
所绘美人消夏,上身赤裸,
不着一丝,入眼满是爽气。

《槐荫消夏图》[宋]

孟浩然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中则有: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这幅南宋《槐荫消夏图》中,
就看到了这样舒适的场景。
盛夏时节,庭院之中,
一株老槐树的浓荫下,
一位高士躺在矮榻之上,
袒胸露乳,恬然入睡。




在这清幽的意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得到充分散热的双脚,
以及开心到微微弯曲的大拇指。
不同的时代,同样的一瘫,
不如称之为“高士瘫”。
 

在“富人批丝绸、穷人穿麻布”的古代,
衣物的材质比现代人
常穿的棉和化纤制品都要凉爽。
 
南北朝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局部

衣服穿得好,大叔也窈窕。
看着这个背影,透明的薄纱,
性感的吊带,差点以为是小姐姐。
结果,是一群留着胡子的士大夫。
画中的人正在校对史书,
有说有笑,有吃有喝,
工作娱乐两不误。
 
南北朝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

到了唐朝,薄、透、露的
“半臂装”和“袒胸装”深受女性青睐。
半臂装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
在当时相当前卫。

《簪花仕女图》唐 周昉
 
清透中带着成熟,
整体剪裁修身遮肉,
薄纱拉长身形还能防晒。


走起路来身姿摇曳,
妥妥的一枚衣裙飘飘的仙女。

清 邓元举《焦荫纳凉图》
 
到了夏天,游泳肯定是必玩项目呀!
古人是怎么游泳的呢?
他们游泳时有没有戴游泳圈呢?
来,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游泳的大智慧。
 
原始版游泳圈——大葫芦

现在的游泳圈多用橡胶、塑料做成。
而古代的游泳圈采用纯天然材料制成。
古人发现,大葫芦内部中空可以浮在水上。
于是就用大葫芦做成浮水的工具。
游泳时,将大葫芦别在腰间,
这样就不容易往下沉。
这种用来渡水的大葫芦也被称作“腰舟”。
直到现在,还有少数民族
在使用大葫芦游泳渡水呢!

升级版游泳圈——浮罂

罂,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
人用材质很轻的木头做成木架,
木架下绑上空的酒坛子。
人钻进木架扶好,就可以在水里游泳了。

充气版游泳圈——浮囊

古人使用的浮囊是最早的充气“游泳圈”。
人们用羊皮缝成大口袋,
游泳前,给口袋充满气并扎紧做成浮囊。
游泳时,只要紧紧抱住浮囊,
就能轻松浮于水面。

唐人宫乐图


看过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观众
或许仍记得这样的情节——炎炎盛夏,
仆人在一个大瓷缸中放入冰块,
再将瓷缸放到小主、
娘娘的房中,用以降低房间的温度。
这种用冰块降温的方法
其实早在先秦就已经有了。
 

南宋 佚名 柳院消暑图


最开始,人们还不会制造冰块的时候,
只会“藏冰”。早在两三千年前的周朝,
就有了专门负责采冰的部门,
部门负责人被称为“凌人”。
由于冰块在储藏时会融化,
因此古人往往要窖存三倍以上的冰块供夏季使用。
 
明代白铜冰桶

唐朝的时候,人们掌握了
用硝石制冰的技术。
硝石是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来的一种矿产。
人们在无意中发现,
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
使水温降低,甚至让水结冰。
于是,人们就利用硝石的这种特性来制冰。
 
汉朝时,出现了最早的人力风扇。
《西京杂记》中记载:
“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
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清乾隆 董邦达 《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轴
 
到了唐朝,能工巧匠
将人力风扇改装为水力风扇。
《唐羽林》中记载说,
唐玄宗在含凉殿召见大臣,
宝座后有水力带动的风扇产生凉气,
而且还把水引到天花板上再洒下来,
“四隅积水成帘飞洒”,
其清凉自不必言。
 
战国冰鉴

除了风扇,一种比较原始的“冰箱”
也在宋朝出现,叫做“冰鉴”。
其实就是双层的木桶,下面有基座,
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
把冰块放到夹层里,
盖上盖子,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
 
铜冰鉴内部构造图

“天气这么热我哪里通通不想去,
只想躲在家看着我的电视吹冷气。”
张学友的一曲《天气这么热》
唱出了现代人对空调房的依赖。
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避暑首先想到的
也是改造居住环境。
 
唐含凉殿复原图

先秦贵族避暑纳凉的“窟室”,
相当于现代带有制冷设备的“空调房”,
古人称为“夏房”。

到了汉代,皇宫里设有
冬夏两用的“空调房”,
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
清凉殿内有多重降温装置
———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
还有仆人站在一旁对着扇扇子。
如此一来,盛夏时清凉殿仍清凉无比,
如同含霜一般。

清 吴历《墨井草亭消暑图卷》

到了宋朝,“空调房”已经
开始考虑对空气的净化手段,
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
不但凉快,还能起到“清芬满殿”的效果。
明清时期,皇家宫殿房间内出现了
可移动的冷源,即贮放冰块的柜子,
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出孔,
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如西瓜、冷饮等。




这种“冷柜”后来民间也用上了,
还有进口货,时称“洋桶”,
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高档家电”。
 
清代掐丝珐琅莲花纹冰鉴

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
专为避暑所修建的行宫。
夏季时,山庄内气候凉爽,
雨量充沛,是皇家避暑的胜地。
 

 
夏天如果说什么最恼人?
那蚊子是要排在首位的。
孟郊《蚊范》,范仲淹《咏蚊》,
贺铸《诅蚊》,康有为《苦蚊行》……
古往今来,几乎每个名垂青史的文人
都与蚊子“斗过嘴”。


清静无为如老聃,被蚊子咬一口,
也要忍不住发牢骚:
“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
 
《逃暑帖》[宋]米芾

刘禹锡被蚊子咬后,
把叮咬处抓得通红,忿忿写道: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而白居易更是因为挠的太厉害,
到了“如有肤受谮,久则疮痏成”这般
遍地鳞伤的地步,
这时候驱蚊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古人杀蚊子,能用的方法都用了,
李刘“烟驱扇击手频挝”,
华岳“一夜敲打拍”,
周紫芝“手倦劳扑缘”,
更是打蚊子打一夜累的不行,尽管眼睛有疾,
见不得烟,还是忍不住
“青烟郁蒿艾,把蚊子熏走,只为睡个好觉。”


陆游年纪大了“举扇不能却“,
也是“燔艾取一快”燃了一块艾草熏蚊子,
方孝孺为了驱蚊,围着床烧蒿草,
弄得“其烟勃郁,左麾右旋”,
虽然都是用烟熏蚊子,
他们都不如沈复玩的开心。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
沈复干了个大工程,他将一群蚊子困在蚊帐里,
然后熏上烟雾,感觉烟是青云,
而蚊子是白鹤。
后来芸娘给他收拾床褥上累死了。
这样用烟熏,其实是杀敌一千,
自损八百的事情,所以聪明的古人
又开始琢磨新的灭蚊方法,
比如在庭院种一些驱蚊草、
诸如藿香、凤仙、薰衣草……
夏夜乘凉,既能享受沁人肺腑的花香,
又能防蚊子的侵扰。
 

如果效果不好,还可以点蚊香,
《格物粗谈》中记载:
“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
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基本就是最早的蚊香了。
 
南宋 佚名《草堂消夏图》

较为文雅的也有,还有挂香囊。
古代在端午后挂香囊在身上,
来驱避蚊虫,宋代医书《仁斋直指》说过
这种香囊的制作法:将香橙、乳香、丁香、
枫香树脂、马兜铃根磨碎,装袋挂身上即可。
苏东坡烧红烧肉,剩下些八角、茴香,
也都放进了香囊里。

盖一癞蛤蟆


还有些难度比较高的,
就是养小动物吃蚊子,比如青蛙和癞蛤蟆。
这是一种比较民间的法子,
院子里放一个大水缸,里面养着癞蛤蟆,
因为蚊子比较喜欢潮湿和阴凉的地方,
飞入缸里就被蛤蟆吃掉了,
后来司马光砸了缸,
大家院子都不放缸,这事也就没有普及开来。


除此之外,最为便捷,
也最好的避蚊方法就是挂蚊帐了,
严格来说,蚊帐是现代用词,
古人称之为帱帐,
“夏多蚊,贫无帱,佣债为作帱”,
“帱”即蚊帐。


对于古时穷人,
即使是借钱也要弄一张床帐,
以之御蚊,皮日休教书,挣不到钱,
却抹不开面子借钱买蚊帐,
感叹“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
除了蚊帐,旧时有一“纱橱”,
夏月可代帐,就是比较贵。
 
明代文征明《木径幽居图》

就像今天大家追求周末农家乐,
为的是回归自然、纳凉避暑,
古人也喜欢在炎炎夏日,躲进山水间。
 
明代文征明《兰亭修契图》局部

杨万里诗云: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古代官员或有钱的人家
喜欢在家里挖一个水塘,种上满塘的荷花,
旁边再建个亭子。
夏日躲进亭子里赏荷、避暑,多么惬意!
 
元人 《荷亭对弈图》

或者居于山斋,森林和河边,
坐在席子上,翠树秀竹围绕,
耳边是潺潺流水声,
敞开衣服,清凉至极。

《消夏图》[元]刘贯道

在宋代,消夏绘画题材颇为流行,
画中场景多为临水、深山或树荫下。

宋 佚名 《采莲消夏图》

《柳院消暑图》中,
白衣士人正襟危坐于窗前,
僮仆执扇立于其后。窗外垂柳如丝,
湖面平静似镜,远处青山连绵,
碧空如洗。但使人心静,则能得凉爽。
 
元代刘贯道《梦蝶图》局部

聪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
还深知“修身养性、
以静制热”的心态调整。


宋《纳凉观瀑图》

白居易《消暑诗》也说: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这份“烦夏莫如赏夏”的超然心境,
或许才真是我们该好好学习的。

——————————————

世界艺术精选



我们的视频号:sph3Up1ncK0Lmrj
视频号名称:世界艺术大观


世界艺术大观





世界艺术精选
国内外优秀的书画、摄影、文学、歌舞等艺术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