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结合”让理论宣讲深入人心
东湖区创新方式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
从田间地头到乡村大集,从小区凉亭到网红街区,从线下课堂到掌上云端……近年来,一场场精彩的理论宣讲在东湖区各地上演。通过深挖本土资源禀赋,东湖区创新打造了“三个结合”宣讲工作法,以接地气、聚人气的方式,将英雄城的文化、老城区的烟火,新东湖的变化,讲述给群众听,推动理论宣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洪观新闻记者 刘冕
结合文化传承保护,讲好时代价值
近日,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来自东湖区的“红领巾宣讲员”王思吟带领游客们漫步馆内看文物、听历史,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历程,厚植爱国情怀。“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好好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王思吟表示。
为用活文化阵地资源,做到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近年来,东湖区将红色宣讲与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并实施“三主三辅”模式,培育了一批“红领巾宣讲员”进行驻点宣讲。这些“红领巾宣讲员”们意气风发、精神饱满,以声情并茂的讲解带领大家走进各类红色场馆,讲述党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事迹,表达对家乡发展的热爱,生动展示了当代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和青春风采。
“这种宣讲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宣讲的空间束缚,将宣讲场地从室内搬到景区,宣讲过程也从单向知识输出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让游客们在游中学、学中游,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东湖区文明办主任占定明表示,在持续宣传推介下,2025年元旦期间,滕王阁周边古色、红色遗迹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结合网红名巷打造,讲好“烟火气息”
“为确保万无一失,朱德又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利用他在滇军中的影响,于当日傍晚,在南昌城西北角的大士院32号嘉宾楼‘请客’……”2024年11月16日,东湖区邀请军旅作家杨斌到大士院嘉宾楼,现场宣讲红色故事《朱德“请客”》,众多社区居民、退役老兵及游客纷纷围观倾听、叫座叫好。相关宣讲视频在“学习强国——理响江西”平台循环展播。
为让理论宣讲直击灵魂,东湖区通过多种方式将“单一教育”转换为深受大众喜爱的“生动说唱”,把理论“大餐”做成“家常菜”,让理论宣讲有深度更有温度,使群众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以东湖老城区为载体,东湖区宣讲团深入大士院、蛤蟆街等网红街区,创新形式打造群众身边的“宣讲小课堂”。同时,组织社区宣讲员,身穿“红色小马甲”,在蛤蟆街等烟火气息浓厚的地方,结合民生热点话题,定期(每周五、周六晚上)收集游客、居民意见建议,讲述社区治理成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等,为商户经营提供政策指导和信息支持。
除了线下面对面宣讲,东湖区还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平台、报刊、电视等媒体作用,达到一次宣讲、多种传播、随时可看的效果,使党的声音在干部群众中持续传播、长期回响,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群众、鼓舞群众。
结合文旅融合发展,讲好“理润百花”
开展宣讲,先要解决好“谁来讲”“讲什么”的问题。
以文化为根,旅游为翼,东湖区从机关业务骨干、“东湖好人”等宣讲队伍中挑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优秀宣讲员,组建14人的“理润百花”宣讲小分队,以百花洲景区为中心,辐射周围,打造了一批特色化宣讲点位,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宣讲。
“在滕王阁可以体验什么夜间活动”“滕王阁有多少层”“滕王阁距今有多少年历史”……近日,东湖区在东湖意库孺子书房举办了“文化艺术新活力,文旅发展新引擎”基层理论宣讲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讲和互动,深入剖析了滕王阁在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和文旅融合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深远影响。宣讲团成员围绕滕王阁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艺术成就以及其在文旅融合中的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和精彩的讲解,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滕王阁作为文化艺术新活力和文旅发展新引擎的巨大潜力。
东湖区宣讲员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找准东湖区的旅游区域定位,在江西画院、八一公园、杏花楼等热门宣讲点位,常态化为市民游客讲述古派建筑的内涵以及景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政策、新规划,让群众在欣赏三面环水的百花洲风景的同时,深度体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论宣讲格局,进一步焕发百花洲新的活力。
来源:南昌日报
小编很努力!
喜欢就请点个和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