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看屯昌|“海南中部明珠”——屯昌 文脉传承焕新韵

文摘   2024-10-21 19:30   海南  

“坡陈五行桩”第六代传人许宇焕表演武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位于屯昌县新兴镇石峡村的海瑞文化室。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毓慧 摄

海答儿之墓。通讯员 林小丹 摄

二〇二四年四月,屯昌组织师生在“南田起义”指挥部旧址开展缅怀先烈活动。通讯员 林小丹 摄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被誉为“中部明珠”的海南省屯昌县,是风景如画的山水之城,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屯昌新兴镇石硖村海公岭下,海瑞家族墓地成为当地弘扬廉洁文化的重要阵地;位于西昌镇的“南田起义”指挥部旧址,记录了一段琼崖革命的光辉历史;被田野环抱的武术之乡坡陈村,省级非遗“坡陈五形桩”代代相传......多元绚烂的文化犹如粗壮的根脉、源头的活水,滋养人们的心灵,也让这座正在发展的城市焕发光彩。
清风:
海公岭下的廉洁故事
海瑞是中国廉洁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海南的一张地方文化名片。他匡世济民、两袖清风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屯昌县新兴镇石硖村海公岭下,分布着屯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海瑞家族墓地,数百年时光流逝,这里的海氏渡琼始祖海答儿之墓、海忠介节母诰封太恭人谢氏墓(海瑞母亲之墓)等4座墓茔及周边石雕基本保存完好。据新落成的海瑞文化室公布的资料介绍,海瑞的祖先曾在石硖村居住,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时年36岁的海瑞回石硖村祭祖,并住了25天;同年八月参加乡试,他结合这段经历撰写《治黎策》受到赏识,得中举人。自明代以来,当地对海氏一族一直怀敬意每逢清明会自发前往海瑞家族墓地进行祭拜,并添工护墓。
近年来,不少市民游客到石硖村参观相关遗址,感受海公岭下吹拂的阵阵清风。屯昌县联合省有关单位、高校文史专家,深入挖掘海瑞祖居文化内涵,提出保护好、利用好海瑞祖居遗址、墓群、公庙等文化资源,弘扬廉洁文化,涵养良好家风,讲好屯昌故事。

红色:

缅怀先烈 传承精神

翻看琼崖革命斗争史可以发现,发生于屯昌的“南田起义”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斗。被白色恐怖笼罩的1927年,500多名工农赤卫队员扛着荔枝炮、牛竹铳,手握梭镖、大刀、木棍等在南田村举行武装暴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提振了士气,让全岛人民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屯昌县西昌镇土龙村南田村民小组采访,走过一条林荫道,穿过一片错落有致的房屋,“南田起义”指挥部旧址出现在眼前。修缮后的旧址保留着海南传统民居的特色,不远处,一些游客正在瞻仰冯平烈士塑像。沿着石径走近“红军井”,只见井水倒映着竹子,清风吹过水面,泛起一丝涟漪,仿佛在提醒我们要饮水思源。

在“红色书吧”门前,“土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字样颇为醒目。据介绍,当地有关部门和中小学校将革命传统教育课堂“搬”到土龙村,让大家在革命址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土龙村盘活用好红色资源,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已被评为“海南省四椰级乡村旅游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民间:
“坡陈五形桩”打出声势
屯昌是“全国武术之乡”,当地人习武的传统由来已久,“坡陈五形桩”“四门归中”“五门归中”等拳法及“三叉”“蝴蝶双刀”“藤牌”等古式兵器均已传承上百年。其中,清代咸丰年间传入的“坡陈五形桩”最具特色。
“2023年10月,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坡陈五形桩’上榜。”年近六旬的“坡陈五形桩”第六代传人许宇焕介绍,这套拳法具有拳禅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声兼备等特点,一招一式之间,既显龙、虎、猴、龟、鹤等五种拳形,又兼具内功、意念、拳、擒摔、身步等六种功法,可谓招招有奥妙,式式有声势,打出了精气神。如今,屯昌已开设几十家“坡陈五形桩”武馆,全县数十所学校常态化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许宇焕等知名武师频频亮相央视节目及国内各项文体活动现场,擦亮了“武术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此外,屯昌有关部门还利用节假日时间在坡陈村举办“坡陈五形桩”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观摩学习传统武术。
非遗是世代相传的技艺、习俗和传统艺术,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屯昌通过讲好非遗故事,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IP。今年7月,屯昌县公布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屯昌海瑞民间故事入选民间文学类。据了解,屯昌民间流传的海瑞故事,包括海瑞祖居石硖村故事、海瑞童年故事、海瑞为官清廉故事、海瑞刚正不阿故事、海瑞做官为民故事等5类。此外,还有4门传统技艺入选,分别是枫木腌粉制作技艺、屯昌黑猪肉干制作技艺、屯昌黑猪肉粽制作技
艺、屯昌阉鸡养殖及烹调技艺。
截至目前,屯昌已有沉香造香技艺、军坡节、“坡陈五形桩”共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另有黎滴酒、水晶工艺、沉香瑰宝(药用)、竹编技艺、大马功夫“四门归中”等9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文物:

石锛、石斧讲述史前文明

在屯昌县博物馆里,一块看似不起眼、经过打磨的石块,看起来有点像铲子,实际上,它是一种被称为“石锛”的石器。另一款名叫“双肩石斧”的石器,形似直立人物的上半身,虽满是斑驳,但整体保存较好。这两件东西坚硬耐用,其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均为新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工具。它们出土于屯昌县乌坡镇青梯村等地,记录了海南先民的生产劳作历程,已入选国家三级保护文物名录。

“它们不仅是生产工具,与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迁徙密切相关,也是研究海南早期文明的重要物证。”屯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还藏有明清时期的陶罐、瓷壶、瓷盘、瓷匙、烛台、铜钱等文物,其中国家三级文物5件。除了可移动文物,屯昌还有一批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屯昌屯城镇新南路南侧有一处县级文物一一八卦井。这口井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以青石条砌成八卦图形,故而得名。井口呈八边形,井身呈圆形,井正北立碑四通,镌刻着“八卦香泉”“道光己酉重修”“八卦井澄清似玉”“香泉水气味如兰”等字样,古韵十足。

据屯昌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统计,屯昌有34处不可移动文物,具体包括青梯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古遗址4处、古建筑7处、古墓葬3处、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18处。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屯昌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确保文物安全和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监制:吴应鸿 刘元斌

审核:吴应鸿   

编辑:王淑敏

更多新闻👇👇👇



数字电视:59频道    首播:19:30

重播:21:30    次日:7:30   12:30

投稿邮箱:tunchang2008@126.com

新闻热线:0898-67812329


屯昌县广播电视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或直接关注我们




屯昌县融媒体中心
主要发布新闻、简讯、美篇等媒体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