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座“象形建筑”在网络上走红。
一座是位于湖北省的办公大楼,外形酷似一辆大卡车。方方正正的大楼是卡车的车厢,大门被设计成轮胎的形状。不少人觉得这个“具象建筑”打破了传统办公楼千篇一律的刻板形象,而且在整个工业区中,显得很和谐。
湖北“卡车楼”(图源:公众号“日本设计小站”)
这辆“卡车”还挂上了一个醒目的车牌号“鄂B688888”,有网友表示,如果这座大楼是货拉拉总部,那就有意思了。
湖北“卡车大楼”(图源:公众号“设计气象台”)
另一座引人瞩目的象形建筑,是9月28日正式开馆的宜宾EDCC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建筑由佩里·克拉克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PCPA)与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完成,其造型犹如破土而出的春笋相互环抱,这与宜宾市“竹文化”的理念相契合。
宜宾EDCC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图源:公众号“GA环球建筑”)
这两座建筑的走红,引发了一波对于建筑审美的广泛讨论。
01
“象形建筑”为什么总让人感觉那么丑?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出严禁建设“丑陋建筑”。
被公认的“丑陋建筑”中,有一大批都是“象形建筑”,比如巨型螃蟹、巨型酒瓶、巨型莲花……这类建筑设计一味追求“形似”,而忽略了意境美,体现出一种落入俗套的倾向。
有些象形建筑为了博取关注刻意放大当地的文化符号,制造“网红建筑”,结果却成了辣眼的“城市奇观”。
位于无锡的万达文化旅游城展示中心,在外观上模拟了当地著名的宜兴紫砂壶,设计也颇费心思,“壶面”上每一块玻璃的形状、大小均不一样,建筑穹顶采用了艺术彩绘玻璃,该项目曾获得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但即便如此,其过于具象的造型并未赢得公众的好感。
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展示中心(图源:建筑畅言网)
满洲里套娃主题酒店,在入选“十大丑陋建筑”的同时,又获得“亚太(中国)2020年度最佳文化主题酒店” 的桂冠,这个巨大的俄罗斯套娃造型酒店让人有一种进入异世界的感觉,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却也吸引无数人前来猎奇打卡。
满洲里套娃主题酒店(图源:建筑畅言网)
还有一大批“象形建筑”盲目仿生,设计思路匮乏,破坏了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怪兽来袭”的怪诞之感。
比如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金鳖馆,这也太“形象”了。
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金鳌馆(图源:建筑畅言网)
还有位于江苏昆山市的巴城蟹文化馆,原封不动地挪用了大闸蟹的形态乃至肌理,这座“大闸蟹”在建成后不久便被拆除了,如今早已了无踪影。
昆山巴城蟹文化馆(图源:建筑畅言网)
一些“象形建筑”充当了广告牌的作用,比如四川宜宾的五粮液大楼,吉尼斯给予它的评语是“最大的实物广告”,业主的目的也是借助这个夸张的具象建筑宣传自己的品牌,五粮液酒厂俨然已成为四川宜宾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四川宜宾五粮液的酒瓶大楼(图源:建筑畅言网)
“象形建筑”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滥用的问题。
河北有个“福禄寿”天子大酒店,外形是“福禄寿”三星的彩塑,神仙们在蓝天的映衬下,露出诡异的微笑。天子大酒店自从被选为“丑陋建筑”,便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争论,并因此名声大噪,竟成了专业建筑人士竞相观光的对象,一直有着相当高的入住率。
天子大酒店(图源:建筑畅言网)
作为广东塑料交易所总部大楼的广州圆大厦,曾因其独特的“铜钱”形状与外立面的“土豪金”色彩,位居2017年中国丑陋建筑榜首。广州圆大厦的设计者是意大利建筑师Joseph di Pasquale,他表示建筑的设计灵感并非来自“铜钱”,而是因为建筑本身与水中倒影所形成的两个圆形,恰好与数字“8”吻合,整个建筑视觉效果宛如“双环玉璧”。
广州圆大厦(图源:建筑畅言网)
02
傻萌丑的“象形建筑”,世界各地都有
“象形建筑”并不是中国的产物。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虽然特洛伊木马最终是否建成,至今仍难以考证。
电影《特洛伊》剧照(图源:豆瓣)
西方早期的象形建筑,往往与政治宗教相关。其中流传至今而广为人知的作品,包括1886年建成的美国自由女神像和1931年建成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美国自由女神像(图源:unsplash)
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图源:pixabay)
在美国,首例为人所知的小型“象形建筑”是名叫露西(Lucy)的六层楼高的木制大象建筑,它于1881年在新泽西州马加特市的海边建成,是第一座被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的象形建筑。
露西大象(图源:Archdaily,Jim Heimann Collection)
随着二战后汽车工业的发展与道路的兴建,美国迎来了一波象形建筑的热潮,相当多的餐馆、加油站、汽车旅馆等均以“象形”形式呈现——家禽、商标、交通工具等都是其模拟的对象。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在他的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提到过位于长岛的一个烤鸭餐厅,它巨型白色鸭子的外观正是商业符号本身,直接反映了其功能。
拉斯维加斯“长岛鸭仔”烤鸭店,建筑物本身是一个符号(图源:Archdaily,Jim Heimann Collection)
而1970年后,随着资本全球化的展开,象形建筑也开始出现在欧美以外的国家。
1997年建成的泰国曼谷“大象楼”,其外形是大象的形状,人们对这栋建筑的评价褒贬不一,大象楼曾在2013年被CNN评为“最伟大的摩天楼之一”,也曾在2017年被全球著名建筑设计杂志《建筑文摘》Architectural Digest评选为“全球最丑的24座大楼”第一名。
泰国曼谷大象楼(图源:Archdaily)
印度国家渔业发展委员会(NFDB)大楼建成于2012年,建筑外形酷似一座大型的鱼形雕塑,和内部工作主题相呼应,这座建筑在“最雷建筑”“最奇葩建筑”为标题的新闻中反复出现,反而对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印度国家渔业发展委员会大楼(图源:www.architecturaldesigns.com/)
也有大师级的建筑师进行了“象形建筑”的尝试,比如弗兰克·盖里。他为广告公司Chiat/Day在1991年设计的建筑通常被称为“望远镜大楼”,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双筒望远镜造型的入口。
Chiat/Day大楼(图源:Archdaily)
西班牙巴塞罗那奥林匹克鱼馆,是弗兰克·盖里具象仿生建筑的代表作,这座建筑拥有巨大的鱼形金色钢网外壳,这一创意是在三维航空设计软件的辅助下实现的。
奥林匹克鱼馆(图源:Archdaily)
03
不是所有的“象形建筑”都会翻车
拙劣的象形建筑只会生硬地模仿自然存在之物,而好的作品即便是模仿,也会借助设计手法,遵守合理的建造规律进行艺术转化。
20世纪初,安东尼·高迪在巴塞罗那设计创作了一个公寓建筑“巴特罗之家”,该住宅的外形模仿了海洋动物,热爱自然的高迪并不试图去“发明”奇妙的新建筑,而只想“仿效”大自然去建造,高迪的一生都极力地在自己的设计中追求自然。
巴特罗之家(图源:巴特罗之家官网https://www.casabatllo.es/)
印度的莲花寺是一座好评度较高的“象形建筑”,这是一座由三层白色大理石包围起来的巨大的宗教寺庙,其外形宛如一朵绽放的白色莲花,建筑师运用几何原理精密计算出的这座莲花寺,由三层类似自然界中“花瓣”的结构组成,对花瓣展开的方向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了大气的建筑外观。
印度莲花寺(图源:unsplash)
比如设计灵感来自帆船的悉尼歌剧院,也是一个成功的象形建筑案例,轻盈的帆船造型与天空大海融合在一起,整体看起来静谧而优雅。
悉尼歌剧院(图源:unsplash)
建筑师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以自然界中的生物骨骼以及鸟类羽翼的结构作为灵感来源,这样的仿生结构设计,使得建筑更加稳固,同时也可以减少建筑的重量和材料使用,展现出了丰富的结构仿生语言及其独特的魅力。
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密尔沃基美术馆(图源:Archdaily)
甘肃临夏民族大剧院的造型采用了经典的清真寺穹顶,如何既体现图案纹理和形态比例又避免具象是设计师需面对的一大难题。设计采用了与国家奥体中心“鸟巢”的结构形式相类似的结构,以箱型截面钢梁相互焊接来“编织”出穹顶“纹理”的整体空间结构,将原本具象的穹顶造型抽象化,建筑和结构浑然一体,独特、美观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临夏民族大剧院(图源:DUTS杜兹设计,摄影:吴清山)
建筑的外形与功能是否匹配,也是评判象形建筑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德国Wolfartsweier幼儿园的设计巧妙地将猫的形象与建筑功能结合,猫嘴是门,肚子是教室、厨房与餐厅,眼睛是窗户,尾巴是紧急逃生通道,头顶的草坪则模仿了猫的皮毛。
德国Wolfartsweier幼儿园(图源:Archdaily)
如果建筑体量与周围环境和谐,那么象形建筑便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位于佛山南海永平村的小提琴教堂,其外形是一把纯白色小提琴,顶端做成了十字架的形状,尽管上榜过丑陋建筑,但它其实并没有那么辣眼,还是很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
小提琴教堂(图源:建筑畅言网)
丹麦乐高博物馆的建筑,似由21块巨型乐高积木叠放而成,俯瞰之下,就像是一座放大的乐高玩具,而建筑的立面却并没有破坏周边的环境。
丹麦乐高博物馆(图源:BIG,摄影:Kim Christense)
丹麦乐高博物馆(图源:BIG,摄影:Kim Christense)
结语
“中国年度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活动创立者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认为,我们拒绝“丑陋”的象形建筑,拒绝的其实是埋在其中的猎奇求怪、粗制滥造的价值观。
一座好的建筑、美的建筑应该呈现自然,也应该注重与自然的协调。
你身边有丑到不忍直视,或是设计得很巧妙的具象建筑吗?在你心目中,建筑美丑的标准又是怎样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
参考资料
《象形建筑①︱现代之外:从特洛伊木马到茶壶加油站》(公众号“弄堂里的城市书房”,作者:王卓尔/〇筑设计)
《象形建筑②︱中国式发展:从含蓄到直白,从营销到管控》(公众号“弄堂里的城市书房”,作者:王卓尔/〇筑设计)
《象形建筑③︱数据统计:亚洲美洲数量更多,欧洲形象更佳》(公众号“弄堂里的城市书房”,作者:王卓尔/〇筑设计)
- End -
建筑师杂志(ID:ARCHITECTERS)联系方式: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投稿:邮箱cr58@163.com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凤凰空间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