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激发辖区居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的民族自信,10月25日,光华路街道开展“辉煌75年·万人看秦淮”主题活动,尽览秦淮,静听古语新声。
“十载辛勤变化鱼龙地,一生期许飞翔鸾凤天。”本次活动的第一站为中国科举博物馆,它位于夫子庙最中心地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江南贡院科举考场遗址。鼎盛时期可接纳两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历史名人杜甫、唐寅、郑板桥、施耐庵、陈独秀等都曾是其中考生。
整个科举博物馆采用下沉式建筑结构,随着象征1300年科举历史的130米坡道台阶徐徐向下,左侧瓦片墙上刻着“学业优敏”“操履清洁”等字样,往复而深,象征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竹简墙矗立眼前,带给人莫大的震撼。整个展厅始于“为国求贤”,终于“金榜题名”。跟随展厅动线缓步向前,中国科举制度的前世今生、古代士子“鱼龙变化”的奋斗历程被娓娓道来,倡导的公平竞争持续影响至今。参观后,居民赵先生很是感慨:“‘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鲤鱼跃龙门’,从幼学启蒙到金榜题名,我仿佛亲身走进历史,可是不管历史如何变迁,我们代代都在培养国家栋梁,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为国求贤’!”
第二站来到夫子庙大成殿。大成殿始建于北宋时期,原为东晋太学旧址,是祭祀儒家至圣先师孔子之地。
刚进门,只见无数学子的殷切期望化为红丝带系于金桂枝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迈入大成殿,四周墙壁镶嵌着《孔子圣迹图》壁画,再现了孔子的一生行迹以及历史事件。前为孔庙,后为学宫,古今学子在先圣的注视下求学问道,集万人智慧献家国。参观的李阿姨表示,“在这里仿佛感受到了千年文脉汇聚于此的历史厚重感,看着那些祈愿,似乎能与古今万千学子求贤若渴的心愿共鸣,当浑厚的钟声敲响时,我心中漫出无数自豪。”
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大报恩寺,它位于中华门外,秦淮河畔。重修后,这座“琉璃塔”以一种新时代独有的创意出现在众人眼前。前卫的现代建筑设计,经典的传统建筑元素,使其简约而不失典雅,诠释了新时代新活力。
一进门,秋风拂面,清脆的祈愿铃声唤醒了听觉,从千年凝望到菩提一刹,一路上,每一处遗迹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居民陈阿姨说:“这里的每一个经典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文化的底蕴,明成祖因‘孝’为父母建塔,而今子女因‘孝’为父母谋好生活,都说‘百善孝为先’,这就是千年文化的传承啊!”
本次“辉煌75年·万人看秦淮”主题活动,不仅让光华人尽览秦淮,静听古语新声,共同感受秦淮的古今变化,这片养育无数“秦淮人”的古老土地,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更在文化传承的穿针引线中迸发出新时代独有的新鲜活力,吸引更多人去了解、认识和建设。
来源:光华路街道
拟稿:何双蝶
审核:彭 靖
发布:杨 乐
往期回顾
关注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