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市举行舟山市地方标准《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核算技术规范 涉海地区》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该地方标准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
舟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郭文杰介绍我市制定出台VEP核算技术规范的有关背景、意义。
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学军介绍VEP核算技术规范的具体情况。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舟山市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海洋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涉海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性、代表性区域。
近年来,我市依托“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积极探索推进,着力打造独具海洋海岛辨识度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样板,于2024年12月23日制定发布了全国首个涉海地区VEP核算标准——《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核算技术规范 涉海地区》(以下简称“VEP 核算标准”)。
VEP全称是The Value of Ecosystem Product in specific geographic units,即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是特定地域单元范围内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的价值。VEP核算成果主要用于以项目为主体的生态影响评估、绿色融资信贷、生态权益交易等。
此标准由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按照体现特色、科学可行、简便易用的原则,通过以舟山为主体的全省10个涉海县(区)的核算实践,历时三年,经专家审评及社会公示后已正式发布。
标准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正文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核算流程、生态产品功能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方法、核算质量控制和核算成果汇总等10个部分,主要明确核算范围、定义相关术语、规范涉海地区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方法、提出成果输出具体要求。附录主要对生态产品功能量、价值量核算基础数据及核算涉及的空间专题图制作进行要求。
我市在全国率先制定针对
涉海地区特定地域单元的生态产品价值
核算技术规范具有以下意义
一、是全国范围内在涉海VEP核算标准领域的新探索与实践。当前已有的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多针对陆域生态系统,本标准填补了针对涉海地区VEP核算标准的空白。涉海地区既包括陆域生态系统,也包括海域生态系统,科学认识和系统评估涉海地区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对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海洋经济迈向高质量与可持续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迫切需求。建立VEP核算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特定地域单元内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工作,提升评估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推动评估结果可追溯、可核查、可比较,有助于定量化评价生态效益,为涉海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国土空间规划管控、项目经营开发、绿色金融信贷、生态权益交易、项目全生命周期生态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实践和指导意义。
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舟山特色相结合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作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区域,我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涉海地区VEP核算标准,将为深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具有示范意义的舟山方案和新路径。
作为一项具有指导意义的
市级地方标准
VEP核算标准秉承开放包容的原则
紧密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持续进行修订和完善
同时,该标准将引领全市各县(区)
积极推进VEP核算及其应用工作
确保其在标准引导方面发挥
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问题一:据悉,国家目前已经建立起了GEP核算体系,在考核党政干部生态绩效、规划国土空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新制定的VEP标准与已建立的GEP核算体系有何区别呢?
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邱晓岚作答
答:VEP与GEP都是核算生态产品价值,GEP全称是Gross Ecosystem Product,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是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的总值。GEP核算成果主要用于党政干部的生态绩效考核、国土空间规划、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依据等。
VEP全称是The Value of Ecosystem Product in specific geographic units,即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是特定地域单元范围内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的价值。VEP核算成果主要用于以项目为主体的生态影响评估、绿色融资信贷、生态权益交易等。
早在2020年9月,浙江省就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GEP核算地方标准,随着GEP和VEP核算及其应用工作的持续推进,一方面会让绿水青山更美,促进核算成果在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的应用,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另一方面会让我们的金山银山更大,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生态环境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让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同时推动绿色高质量项目落地,促进生态旅游、乡村民宿、科普研学、休闲海钓等生态经济产业得到充分发展,通过生态惠民、生态富民,实现共同富裕。
问题二:杨教授能否介绍一下浙大团队是如何开展vep核算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的?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教授杨武作答
答:舟山市VEP核算标准突出以项目为主体,总体上可以用“1538”来概括。
“一个团队”。由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以浙江大学为核心,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省海洋科学院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省内外知名科研机构,以及各县(区)发改部门,共同组建了标准编制组。
“五个阶段”。预研和试点阶段、立项阶段、征求意见与修改阶段、专家技术审评阶段和报批发布阶段。
“三类产品”。《标准》所指的生态产品包括陆域和海域生态系统提供的供给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大类。供给产品包括两个科目,一个是农林牧渔产品、各种海洋生物原材料等直接利用供给产品,另一个是水电、秸秆发电、潮流能发电和波浪能发电等转化利用供给产品。
➣ 调节服务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环境净化、空气净化、海岸带防护、固碳、释氧、提供负氧离子等内容。
➣ 文化服务不仅包括生态旅游和海景增值,还包括海钓等涉海体育休闲活动。
“八个步骤”。VEP核算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项目调查,核算范围确定,核算产品清单编制,数据资料收集,功能量评估,生态产品价格确定,价值量核算,成果评估八个步骤。
目前,《标准》已经正式发布,接下来需要持续推进《标准》在不同项目中的多元化应用场景,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共富。
问题三:请问目前舟山市在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有哪些举措?
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邱晓岚作答
答:舟山市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的部署要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舟山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升级版、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实现供给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价值迭代升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为全省推进涉海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示范和经验。
2023年7月我市印发了《舟山市“小岛你好,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升级版”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好生态共富文章,力争通过三年试点建设,实现供给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价值转型升级。到2025年,试点地区的美丽庭院创建目标完成率达到100%,农林渔业增加值达到1亿元,全年旅游接待增加人数达到5万人次,累计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1家,构建“核算应用体系+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保护机制+品牌培育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一体系三机制”系统解决方案,探索形成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岛生态“共富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互促互进,让“各美其美、岛岛共富”新图景更加可感知、可持续。
问题四:目前是否有一些VEP核算成果应用的典型案例?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教授杨武作答
答:《标准》制订过程中,舟山以及省内其他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试点。在舟山,我们通过对东福山大树湾文旅度假村、秀山海岛生态游乐集合地和嵊泗贻贝海洋碳汇能力提升等项目的VEP进行核算,形成了一些VEP核算成果应用的典型案例。
以嵊泗贻贝为例,在VEP核算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嵊泗县贻贝养殖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固碳和碳排放,设计了贻贝碳汇交易模式,引入政府和市场主体,于2023年7月完成了舟山首笔海洋碳汇项目交易意向签约,对未来贻贝养殖项目碳减排量开展认购,根据测算,预计将惠及518户贻贝养殖渔民以及2.23万亩贻贝养殖面积。目前同步带动贻贝养殖综合授信新模式不断发展,截至2024年末,贻贝产业市场主体贷款余额已达2.15亿元,同比增长约17%。
嵊泗贻贝碳汇交易的案例为涉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首先,该模式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和个体促进海洋碳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其次,该模式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富民惠农的双赢;最后,该模式具有很好的科普宣教意义,能让社会大众认识到生态产品蕴含的巨大生态和经济价值,为社会各界参与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奠定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