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孔德众:卧游山川——中国山水画的鉴赏

文化   2024-10-01 13:12   广东  


2024年9月27日上午,我馆举办了以“卧游山川——中国山水画的鉴赏”为主题的讲座活动。本场讲座的主讲嘉宾是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甘肃省工笔画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孔德众老师。

孔老师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美术考古、书画创作领域多有建树,主持完成了“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浑厚华滋——黄宾虹书画艺术展”等的展览陈列,其书画作品曾在广州、江苏等地展出,著有《云山如梦·孔德众山水画集》,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出版。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老师首先从讲座的题目“卧游山川”讲起:“其实就是一个梦想、一个所有人心中的梦想”。

孔老师简单回顾了山水画从魏晋到清代的发展历程。晋室东迁,士大夫们留连山水、江山景物之美,触景生情,促进了山水画的兴起。其中宗炳所撰的《画山水序》,是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现存最早具有完整意义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到了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进入了“百代标程”高峰时期。元代延续了山水画的高峰时期,把笔墨韵味在绘画中的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明代山水画风格多样,出现复杂纷繁的流派,显示出山水画坛的兴旺;但从格调上看,与宋元山水相比却相去甚远,画家趋向于模仿古人笔墨,缺乏创造性。明代晚期,董其昌的绘画和他的“南北宗论”在美术史上影响深远。清代山水画接力于明代的发展势头一开始就甚为兴旺发达,文人画在画坛上呈压倒一切之势。然而在文人画发展中,却出现“摹古”与“创新”两种对立的画学思想,形成“传统”与“革新”两大营垒。

孔老师提出,中国画的鉴赏以至鉴定中需要我们关注两个方面,其一是绘画风格、其二是品评标准。古人关于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从南朝谢赫“六法”开始已经确立,而且非常完备。谢赫“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从六法论的核心来说,在古代书画的品鉴中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通俗的来讲就是我们看一幅画是首先要去看它的气韵与笔墨。气韵体现的是中国画的灵魂和精神所在。笔墨则是中国画所独有的语言。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孔老师在结束时说道:“中国山水画的鉴赏,是人文和自然的融合,是在山水画卷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景观,其中不仅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更寄托着中国人的情感和理想!希望大家通过对山水画的欣赏,在美的境界中回归自然。”


收藏地图不迷路

大元帅府游客中心电话:020-89012366





撰稿:周 霞

排版:叶越良

审核:朱志龙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更多精彩资讯,谢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