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六姊妹”迁往淮南的背后故事……

民生   2025-02-07 18:10   江苏  

正月初六
电视剧《六姊妹》
在央视1套与腾讯视频同时开播
一经播出就引发观看热潮
剧中六姊妹一家从扬州江都迁往安徽淮南
“六姊妹”家庭迁移
是那个火红年代许许多多江都人
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的缩影

《六姊妹》


《六姊妹》讲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何常胜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携家带口从扬州江都移居安徽淮南,他的妻子连续生下六个女儿后,发生在六姊妹身上的故事,展现了不同女性角色在时代变迁中的多元人生走向。“你走了以后,我想回一趟江都老家。”“从江都到淮南,我可一直盯着呢。”该剧热播后,剧中人物多次提到江都老家,江都人在追剧的同时,也感到非常自豪。

2月6日,“江都发布”发布了题为《央视开年大剧〈六姊妹〉爆火 剧中主角一家来自江都》的视频,当天播放量就超过了44万次,引发了辖区内外群众普遍共鸣,观众自发围绕淮南与江都之间的渊源交流探讨。“我在淮南,老家也是江都的。”“我四爷爷一家也是那时候从江都去了淮南,这么巧啊!”“江北第一县!在外我都说我是江都人。”“外公去年走了,留下我妈妈和其他四个姨娘,这个电视剧像是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真的好像。”许多观众满怀激动地在视频下方留言。
《六姊妹》的编剧伊北在创作时为何将何家六姊妹设定为江都人?为此,记者对伊北进行了采访,他热情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说:“小说和现实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在国家建设的初期,淮南作为移民城市,确实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其中也包括江都人。我从在淮南的生活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以此作为现实的立足点,衍生虚构出这个故事。”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多少江都人像何家人一样迁往淮南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记者请教了火遍全球的DeepSeek,DeepSeek经过长时间深入思考回答道,淮南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自20世纪50年代起被列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持续需要大量劳动力。国家通过“支援重点建设”政策,从江苏、山东等地有组织地调配劳动力。同时,三年困难时期,江都所在的里下河地区受灾严重,部分农民通过投亲靠友方式自发迁往工业城市谋生。1970年淮南人口普查显示,原籍江都的常住人口约4.7万人,占全市江苏籍移民的19.6%。

因此,何常胜一家的迁移轨迹具有代表性。相关档案记载,1958—1962年间,扬州专区(含江都)通过劳动部门向淮南输送的正式工人约2.1万人,主要分布在矿务局、发电厂等国营单位。1964年淮南矿务局接收的江都籍工人中,约67%为“家庭整体迁移”,与小说描写高度吻合。

“这么多年过去,现在江都发展得非常好,也祝福江都的未来更加美好。”伊北表达了对江都和江都人民的真挚祝福,他相信,江都会像热播剧《六姊妹》一样,未来蒸蒸日上。



来源:江都融媒

作者:记者 沙启慧

编辑:阿娇

审核:高克勤

(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今日江都
本地新闻发布、公益服务、休闲娱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