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沃野“丰”景好 乡村振兴写新篇 ——凉州区农业农村发展综述(中)

文摘   2025-01-08 07:38   甘肃  
产业融合 铺就“富民”大道
今年以来,凉州区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农业,有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走上了一条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发展路子。
今年8月,甘肃博贞原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年产8600吨系列乳制品精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项目建成干酪素、酪蛋白酸钠、奶油、稀奶油、人造奶油全自动化生产线5条,通过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对酪蛋白与奶油生产进行升级换代,最终实现“高品质、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目的。如今,生产的干酪素、酪蛋白酸钠、奶油、稀奶油、奶油粉等产品,畅销华东、华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广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项目有效带动了凉州区奶牛养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生物医药、包装印刷、物流物联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奶业的转型升级,对凉州区奶产业链起到了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作用。区委区政府持续做好农业项目招大引强工作,十月份引进中央厨房(净菜预制菜加工)项目在武威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该项目年可生产净菜预制菜加工产品2万吨,将对推进凉州区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发挥积极作用。
日前,凉州区双城镇全链条日光温室集体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双城镇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向特色要优势、向规模要效益的重要抓手,也是该镇做足“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和提升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举措。凉州区双城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何玉龙告诉记者:“园区建成后,用于蔬菜种植示范和精深加工,将彻底填平补齐全镇集体经济全产业链最后一环,打通蔬菜产业链条,真正使村级集体经济由发展传统种植业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转变,预计可实现年村均增收2万元以上。”
在凉州区谢河镇付相庄村石磨面加工厂内,一粒粒金灿灿的玉米粒,一粒粒黄澄澄的小麦,采用古老石磨,融合传统生产工艺,经过洗麦、润麦、破碎、去麸、研磨等工序,变身为面粉、玉米面、黄米面、洋芋面和黑面等石磨面产品后,身价倍增。凉州区谢河镇党委组织委员董磊说:“谢河镇村集体经济石磨面粉厂采用线上+线下推广销售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当年盈利5万元以上。近期,我们又和企业‘呈西优品’达成了合作,开启了线上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了销路。付相庄村石磨面粉加工厂的投产,可带动周边群众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150亩以上,逐步形成了村集体石磨面粉加工厂牵头、散户自主经营辅助的‘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实现全村农户收入持续增加。”冰淇淋萝卜、乌骨鸡蛋、甜糯玉米、核桃油……近日,凉州区28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电商企业带来的三十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亮相“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和采购商的目光。其中,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的“凉州黄白花牛肉”成为活动现场的“明星产品”。
近年来,凉州区在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上,借助国家农安县“金字招牌”和省级公用品牌“甘味”影响力,塑造了“醉美凉州∙地道农产”的整体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截至目前,全区有“三品一标”有效持标企业40家、产品122个,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今年,市、区连续组织40多家品牌企业80多个产品参加了“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大型推介活动、杭州招商推介会、“甘味入湘”展销活动、武威市“产业合作·江浙行”特色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2024年“津陇共振兴”合作交流洽谈等一系列推介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进行品牌整合宣传和推介,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编辑:张茜  审校:张珊珊  责编:陈凯年


凉州融媒
记录凉州、推介凉州、讲好凉州故事、展示凉州形象。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凉州融媒微博、头条、抖音号、快手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