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奋进正当时丨巴南:完善城乡融合改革 促进城乡要素流动

民生   2024-11-01 17:35   重庆  

1日夜间到2日白天

城乡多云转晴

气温16~24℃




临近立冬,巴南大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智慧生产的农田、忙碌耕作的农人、游人如织的景区……共同构成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作为重庆中心城区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近年来,巴南围绕“人、地、钱”,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改革中破冰前行,促进人才、土地、资源等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通,在潜移默化中激活巴南这片土地的动力源泉。




聚焦“地”

突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让“闲置地”变成“致富地”





从外环高速公路巴南惠民收费站下道,左转沿省道102线行驶不到1公里,就来到一处布局着民宿太空舱、穹顶帐篷等户外休闲设施、充满乡村艺术气息的时尚院落——611原乡美村。



这个融合了农文旅以及学习培训的综合产业项目,是我市城乡融合改革试点的成果。项目主建筑所在地,是我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首批入市的地块。


2023年7月,这块位于巴南区惠民街道沙井村、面积21.63亩的土地,作为首单项目正式在重庆市土地交易所挂牌交易,实现了1456万元的收入,村社和当地村民直接获得发展资金约600万元,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入市交易”,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摘得该地块后,611原乡美村项目业主围绕“养生文化”这一主题,陆续建设了生态康养绿带、森林氧吧、养生步道等,下一步,还将发掘本地丰富的农耕文化、土窑文化、写生文化资源,投资1.2亿元打造原乡艺术美村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展览馆、接待中心、艺培中心,力争将该片区打造成为集康养文化教育、生态旅游、农耕体验、艺术写生等为一体的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充分挖掘当地的生态文化价值。



该地块成功上市交易只是巴南区城乡融合发展中积极探索“用地”方面的一项重要突破。


据巴南区城乡一体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巴南在全市率先突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通道,探索形成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本管理、收益分配、民主决策等政策体系。


目前,巴南已累计交易8宗、67.76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交价款6288.26万元,带动产业投资规模近4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00个,累计增加工资性收入612万元。巴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交易案例也成功入选全国入市试点2023年度“用地主体引导有效类”典型示范案例。




聚焦“人”

打破身份限制

让“新农人”走好“兴农路”




进入10月,巴南区二圣镇天坪山再次迎来了一个绚烂多彩的花季,500余亩格桑花与醉蝶花齐开放,向游客诉说着发生在这里的幸福故事。



曾几何时,二圣镇集体村千亩山地荒凉一片,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村里的人数不足500人……


数年前,云林天乡景区的股东周林笋带着资金和梦想来到天坪山,以山地花海为主题,投资1.7亿元,依托天坪山生态景观资源,打造萌宠乐园、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区,户外火锅、户外烧烤、餐厅以及农产品交易集市等。目前,景区面积达3800余亩,真正把农业变产业,把山区变景区。每逢节假日,来此赏花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也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等发展。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为此,巴南区积极打通城乡人口双向流动通道,率先在全市制定“城市人才加入乡村”政策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南,促成市公安局在人口管理系统中增设“城市人才加入乡村”申请理由选项。


2023年7月,二圣镇集体村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人才加入乡村”落户,天坪山云林天乡景区总经理周林笋成为落户的第一人。


周林笋原籍浙江,在重庆打拼多年,对能落户在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他感慨自己找到了“家”。他说:“在外漂泊了多年,此次落户,让我有了归属感,作为集体村人,肩上也多了一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责任。”




目前,巴南已累计完成5名城市人才落户到农村。


此外,巴南在全市率先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在家庭成员投靠落户、投资创业落户、人才落户、购买住房落户等方面放宽限制,新政策施行落户共计4292人。


下一步,巴南将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保障体系,解决“新农人”下乡的后顾之忧,让“新农人”不仅眼里有“光”,脚下还有宽敞的“路”。




聚焦“钱”

实施产权流转

让“资源”及时“变现”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要推动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所以,在聚焦“人”“地”改革后,巴南聚焦“钱”实施产权流转,让“资源”及时“变现”。


近年来,巴南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退出机制,在全市率先形成落户农民农村权益自愿有偿退出“1+3+1”政策体系,签订退出及后续盘活协议,实行“退出—利用”闭环管理。




目前,全区累计完成39户进城农民农村权益有偿退出,补偿农民388万元,带动社会资本下乡1.02亿元。其中,惠民街道辅仁村权益退出地块投资4700余万元建造现代化智能植物工厂,打造全市领先的现代化设施蔬菜基地。


如何让更多的农村资源有效有序地进行交易?对此,巴南又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化平台建设,把林地、农房、涉农知识产权等要素放到平台上流转交易,统一交易规则、定价机制、服务标准等,让“闲置”资产资源实现“价值”。




“农村资源经过平台鉴定‘持证上岗’,让交易的双方更有保障,也让购买方能持证到农业银行巴南支行申请贷款,让资源真正流动起来。”区城乡一体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巴南已累计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179宗、3.36万亩,变现2.37亿元;经营主体持证申请贷款900余万元,让社会资本涌进来,活起来。


巴南,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超前探索、积极创造,一项又一项创新举措落地,一个又一个试验进行,不断加速着农村改革进程,也展现着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HOT!《人民日报》关注巴南:工业互联网运维员为智能制造提供技术保障 让生产线变得更“聪明”
HOT!太赞了!巴南学子斩获重庆冠军,挺进全国八强!

记者:方霞 部分图片由刘纪湄拍摄  编辑:张晓琳 

责编:刘勇、朱琳  校对:徐妮、徐万诚  审核:张蔚

巴南发布
这里是巴南区官方微信平台,为您提供巴南区政府权威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