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个时期的大力整治,“文山会海”现象有了一定的好转,但在一些地方出现了隐形变异等情况。有的对文件制发环节评估审查不严,导致在政策制定的源头上就出现加重基层负担情形等问题;有的在文件制定过程中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机械地搞“上下一般粗”,表面上是在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实际上是担当精神不强,工作不深不细不实的表现;有的现场开会少了,视频会议却多了,线下接收文件少了,线上发文却多了;有的召开会议缺乏统筹,时间集中扎堆,不考虑基层干部实际情况,动辄通知相关部门和条线的负责同志都来参加。种种乱象,严重挤占了基层干部抓落实的精力和时间,导致许多同志在无谓事务中打转。
“文山会海”难以禁绝,“治一治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根子仍在于漂浮的作风和错位的政绩观。一些党员干部不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老百姓的真实诉求,闭门造车制定政策,只想着把事情应付下去,最终的结果必然脱离实际。有的习惯于推卸责任,任务层层下放,将开会、发文作为彰显“有担当”的做法和规避风险的“套路”,盲目追求发文数量和开会范围,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和群众需要。有的想问题办事情只考虑自己“一亩三分地”,缺乏统筹协调,各要各的账,为基层干部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持续精文简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起草文件、发文开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不同层级面对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都不一样,应当深入调研,拿出有针对性、契合实际的意见和办法,发文开会的内容需结合工作实际加以具体化、精细化,不开多此一举的会议、不发了无新意的文件。要分析“文山会海”在不同机关单位、工作领域、层级结构的产生条件,按照对症纠治的治理思路对其予以革除。要健全管理制度,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风。发文开会的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总结等环节都要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数量盘点、质量审查和经费审计,对发文开会情况实施动态监测。
持续精文简会,还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在发文开会前,要把精神领悟透、把思路整理清、把措施研究实。要创新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对重点工作进行统筹研究,实现数量挤压、质量提升。既要想明白“开不开会、发不发文”,更要想清楚“怎么把会开好、把文发好”,让开会发文有效率、有效果。要坚持正确的考核导向,把解决多少问题、办了多少实事、群众满不满意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着力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注重健全长效机制,保持抓常、抓细、抓实、抓深的战略恒心与定力,把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