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夏基金2024年净利润为21.58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张燕北
2024年资本市场跌宕起伏,部分基金公司仍然逆势突围,交出不俗的经营成绩单。
2月5日晚间,中信证券披露旗下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2024年度业绩快报。截至2024年底,华夏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2.46万亿元,创公司成立以来历史新高。
同时,华夏基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31亿元,净利润为21.58亿元。与2023年相比,分别增长9.61%、7.2%。分业务来看,华夏基金在ETF、REITs等多项业务上均保持行业领先。
2024年净利润为21.58亿元
2月5日晚间,中信证券披露华夏基金2024年度业绩快报,打响公募基金2024年经营成绩单披露的“第一枪”。
中信证券在公告中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的股东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持有华夏基金27.8%股权。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之控股母公司IGM Financial Inc.将刊发其2024年度业绩,其中将载有华夏基金的主要财务数据。基于信息披露的公平原则,公司对华夏基金2024年度主要财务数据进行披露。
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总资产为202.34亿元,总负债为63.02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31亿元,净利润为21.58亿元,综合收益总额为21.81亿元。相比2023年的73.27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0.1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61%、7.2%。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24645.31亿元,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华夏基金已经连续多年保持正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华夏基金总规模达到1.03万亿元,2020年至2023年间,华夏基金规模从1.46万亿元增长至1.89万亿元,2024年底更是达到2.46万亿元,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ETF、公募REITs等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亮丽经营成绩单的背后,华夏基金2024年非货规模也保持了逆势增长的势头。
根据天相投顾数据,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剔除货币基金后,有47家基金公司规模超过1000亿元。其中,华夏基金非货管理规模达1.24万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二,相较于2023年四季度,规模同比增长3631.21亿元,增幅超四成。
回顾2024年,华夏基金非货规模增长态势显著。二季度末,其非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1万亿元;三季度延续增长势头,增加2366.85亿元;即便在四季度市场震荡的情况下,依然维持在1.2万亿元以上。
ETF、养老金、公募REITs等多个细分领域赛道的多点开花,是支撑华夏基金规模逆势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2024年华夏基金被动权益管理规模超6700亿元,年均规模连续20年稳居行业第一。ETF产品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夏基金以6584.81亿元的非货ETF规模位列行业首位,较2023年底增加了2568.02亿元,增幅接近64%。
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去年的规模增量分别为1263.23亿元、712.13亿元,两者合计规模增量占华夏基金非货ETF总规模增量的七成以上。
REITs方面,2024年华夏基金累计上市13单公募REITs,是境内管理单数最多、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募REITs管理人。
养老产品上,华夏基金旗下各类养老金管理规模累计近4000亿元,全面服务居民养老体系“三支柱”建设,9只宽基指数基金产品纳入个人养老基金名录。目前,华夏基金已布局13只养老目标基金,实现了对2035年到2060年退休人群的全覆盖。其中,12只产品进入个养产品名录,规模超11亿元,服务客户超14万人,名列行业第一。
同时,华夏基金还历时三年重磅打造“红色火箭”指数投资服务平台,提升指数投资的收获感、幸福感。而在不久的将来,华夏基金还将上线“红色火箭”App,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
李一梅:2025,山河远阔,新程可期
在2025年春节之际,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发表“2025,山河远阔,新程可期”寄语。
李一梅写道,回望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在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的大势之下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极具韧性的答卷。面对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际贸易摩擦烽烟再起,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中国经济顶压克难,于难中求成、在逆中突破、更在变中求进。资本市场亦如是,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经历了诸多“里程碑”时刻——新“国九条”的发布擘画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蓝图;史上最严减持新规、市值管理新规等一系列政策落地,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互换便利、增持回购再贷款等新工具推出如春日甘霖,为市场带来流动性活水……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与护航下,A股于9月末迎来转向,市场情绪逐渐回暖。
转折之年中破浪前行,公募基金于变革中彰显韧性,在创新中积蓄力量,在挑战中站上历史新起点。2024年内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2万亿元迭创新高,成为居民理财的中坚力量;ETF走过漫漫廿载征途行至舞台中央,以其为代表的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首次超过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募REITs加速扩容蓬勃发展、QDII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个人养老金投资全面推行并“纳新”……来时路虽跌宕起伏,我们斗志昂扬、奋勇向前。面对超7亿户个人投资者,基金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增加资产丰富度,持续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坚定推进降费让利,加大基金分红力度,为投资者带来更多获得感。
朝暮轮转,新岁启程。望向2025,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的“时”和“势”依然占优。新质生产力助推动能焕新升级,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创新驱动的正反馈机制持续增强。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产业体系新支柱正逐步形成,千兆光网、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量子科技、低空经济加快走向现实……各领域纷纷抢滩经济发展新赛道,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随着各项政策的协同推进、市场秩序的不断优化、创新活力的不断激发,相信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本固则枝荣,基实则天高。依托“十四五”期间奠定的坚实经济基础,凭借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良好发展趋势,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的是向稳、向上、向好的发展阶段。公募基金行业亦将乘势而上,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为根本目标,推进财富管理转型,融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新格局。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