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11月7日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3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75件、二等奖109件、三等奖185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先生》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以下为《先生》的其中一篇报道——《王仁华: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让我们一同走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仁华教授,聆听他的故事。
来源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的人机语音对话,是汉语的事,是我们民族的事情,为什么要让别人来做?我们应该自己去闯出这条路。”
王仁华,1943年8月出生,人机语音通信专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起我国最早的人机语音通讯实验室,带领学生团队创立科大讯飞,填补了我国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及语音评测方面的空白,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信息产业重大发明奖等奖项。
因吃闭门羹
△1980年,王仁华(左一)在美国诺特丹大学留学留影
△王仁华在诺特丹大学Melsa教授办公室
成立语音实验室
△1985年,语言通信实验室成立
一年后,王仁华的语音实验室完成的“微机市话查号系统——114查号台”项目通过安徽省科委技术成果鉴定。经改进后,在天津、陕西西安、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等30多个大城市使用,电子合成的号码播报声响遍大江南北。
△王仁华在语音通信实验室
△1993年,“863”数据库鉴定会
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领学生
让中文语音交互技术融入千行百业
△2006年10月10日,王仁华与刘庆峰在讯飞办公室工作
△王仁华在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学校的001号学生证
在学生刘庆峰看来,王仁华不仅教授了知识,在品格胸怀、科学精神方面也给了他极大的启发,更在他的职业发展方面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今天我发自内心地想成为王老师。成为王老师不一定要做老师,而在于脚踏实地、在于宽阔的眼界、在于顶天立地的治学做事风范......”
教育是传承。在王仁华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在各自的岗位发光发热。他胸怀天下、心有大我、乐教爱生的教育情怀与精神力量,感召着学子们在科技的疆场上闯出我们民族自己的路,实现更多更大的突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央视频、人民日报
编辑:陈文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