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决战的战场到底在哪里

文摘   2024-09-03 22:09   广东  

作者:温骏轩

来源:地缘看世界


《无名英雄》第二季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由央视主播播讲,每天更新两集,欢迎收听



如今这世界再奢谈和平已经是有些虚伪了。太阳底下无新事,修昔底德陷阱说到底是人性。哪个坐在权力金字塔顶上的国家,都不会坐视挑战者出现,因为那样意味着坐以待毙。我一直说就中美关系来说,从2018年3月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那一刻起就已经开打,无非是到了拜登时期,战争的主要形式由“贸易战”转变成小院高墙、围堵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科技战”。

等到美国下任总统明确,也许就直接推进到“金融战”阶段了。毕竟贸易战之后再打科技战,是因为贸易战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要是科技战也无法抑制中国的加速度,那用自己制定的全球金融规则打压中国,就将是第三阶段的手段。更何况就算美国不这样做,中国的发展也一定会走到争夺金融话语权,甚至铸币权的阶段。说到底,谁又会甘心一辈子被收割。

不管真正的热战会不会爆发,双方总归会有个决战战场的。这个战场可以是一个地区,也可以是一个领域。今天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切入,看看中美决战的战场到底在哪里。


1

新罗马与新希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知道会和美国在哪里决战,就得知道美国到底是遵循什么样的逻辑崛起的。

每个大国都有自己的文明底蕴,中国自不必说,美国同样也是如此。虽然很多中国人一直觉得美国不过是一个建国不到300年的国家,但文明并不是说只能在一个国家体内传承。美国无疑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只不过必须注意的是,如今的英国、美国,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几个系出英国前殖民地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在文明属性上已经与法国和德国所代表的欧洲大陆有了显著区别。

这个存在于欧洲大陆以外的2.0版西方文明体,语言上使用英语;法律上有自成一体的“英美法系”;政治上有由五个盎撒国家组成的“五眼联盟”作为核心圈。甚至连度量衡都固执的用盎司、英寸、加仑这些源出英国的标准。

于是你会看到英美文明或者说“盎撒文明”,虽然与现代欧洲文明依然关系紧密,但实际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次生文明了。全球海洋则是这个新西方文明的舞台,英国坐镇东大西洋、澳大利亚连接着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加拿大/美国更是同时在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三大洋拥有海岸线。更别说英、美在四大洋都还有不少岛屿作为海外殖民地。仅从地缘政治结构来说,五眼国家捆在一起,便可以无死角的覆盖全球海洋。

这种情况在古代西方已经发生过一次。中世纪以前的西方文明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古希腊时代和古罗马时代。前者的地缘政治特点是邦国林立,雅典和斯巴达是希腊文明的两个代表,期间既有合作对抗外敌的历史,又有把希腊分割为两大阵营内战的阶段。罗马崛起之后,最大的贡献则在于将整个西方打造为了一个庞大的国家体。

邦联VS帝国,这就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最本质的区别。看看当下的西方,你会发现历史再次重演。法、德两国在相爱相杀中一起推动现代欧洲文明的形成,这两个源出于查理曼帝国的欧洲国家,完美的将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化融合在一起。

然而与其说是以法德为核心的现代欧洲是罗马的继承者,倒不如说处处显露着古希腊式的特征。从民族性格上看,法国人像雅典人一样认定自己是文明的创造者,并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表露引领文化走向的骄傲(就像这次巴黎奥运会,刻意彰显对跨性别群体的尊重一样);相比之下德国人在历史上的表现则像斯巴达人一样,试图用更严谨的态度来取得领先优势。
如今的欧盟就像当年的面对波斯入侵时的希腊联邦一样,强大的外部压力让欧洲人觉得,应该放弃之前的成见抱团取暖。而这个新时代的波斯帝国,显然就是同样地跨欧亚的俄罗斯。

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大航海时代之后的世界足够大,大到西方文明可以在欧洲大陆之外再造出一个“新罗马”。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是新罗马的启动者。自从英法百年之战落败后,英国开始明白自己在欧洲大陆始终无法与法国竞争。如果没有大航海时代,英国的在西方的地位,并不会比日本在东方的地位高多少。

大航海时代所启动的全球化进程,让英国得以连续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受欧陆局势掣肘的旧大陆竞争对手,一门心思的将自己打造为一个以全球海洋为舞台的日不落帝国。不过鉴于本土纵深过于狭小,英国还很难算得上是新罗马。

等到美国从大英帝国独立出来,并通过接收欧洲各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而生长为足以打造出帝国体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时,美国终于得以站在英国和欧洲的肩膀上成长为西方的新罗马。当年罗马将希腊地区变成了帝国的一部分。如今的新罗马(美国)同样用北约这个军事联盟,把新希腊(欧盟)变成了自己的附庸。

无论古希腊还是古罗马,都存在一个永恒的“东方”对手。古希腊的对手是波斯第一帝国,古罗马的对手则是波斯第二帝国。击败俄国这个伪东方代表之后,一直独立在欧亚大陆另一端孤独发育的中国,最终成长为东方代言人,站在了新罗马的面前。

2

浩瀚的海洋是草原

想挑战美国的地位,无疑必须在海洋上有所作为,而这恰恰又是中国文明的短板。中国人的祖先虽然给后人留下了漫长的海岸线,但这个文明向来重陆轻海,历史上几乎没有主动做过什么实质性动作。更何况单纯从地理结构看,中国与太平洋之间还隔着一条完整将自己与大洋腹地隔离起来的岛链。

好在虽然在海洋争霸这件事没有历史经验可以遵循,但要说要说打防守反击的经验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修了一条万里长城,时不时来几次战略反击的中国人更足的了。以当下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来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与当年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博弈无异。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中国文明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上古文明,自身的文明属性并没有变化。西方文明在流动性、主动出击意识上的优势,亦与当年的游牧帝国有共通性。甚至殖民时代那种打不过就做生意,打得过就直接抢的海盗行径都如出一辙。

“寇可往,我亦可往”是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一句台词。尽管不是一句古话,但从电视剧中的汉武帝口中说出来却又是那么的贴切。在汉武帝决心反击匈奴之前,只有匈奴人从草原南下,而没有汉军主动越过长城线进袭草原。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游牧民族的最大优势向来是,他想打你的时候可以打你,你想打他的时候却追不上他。如果有能力深入草原,即便没有做到攻守易形,最低限度也可以让对手进攻时没有那么肆无忌惮。

如今中美之间的博弈格局,在地理结构上与中国人经历过的两千年农牧博弈并没有本质区别,差异只在于海洋取代了草原、军舰替代了战马的生态位。当年粮食产得再多、人口数量再有压倒性优势,没有能帮你在草原上取胜的战马,也只能是游牧帝国眼中的一块肥肉;现在GDP再高,制造业再有优势,没有自己的强大海军最后还是要活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下。

为免失联,扫码加主编好友。



无论草原还是海洋都不是中国人的舒适空间。想让它成为自己的舒适空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对手。回首2000多年前,无论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还是汉朝的“马政”,都是在取对手之长。汉初百废待兴,皇帝想找齐四匹同色马拉车都做不到,一匹马的价格更是高至百金。为了扩大马匹的蓄积量,汉朝除了大力发展官营牧场以外,更出台政策鼓励民间养马,一名自带马匹的骑兵可以顶三个人的兵役。这种做法除了增加全社会的马匹存量以外,更可让骑射文化自然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经过60年的韬光养晦,汉武帝时期的中央之国已经能做到“街巷之中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城中街道马匹随处可见,乡野之间更是马匹成群。此后汉军不仅能够出乎匈奴人意料的,穿透大漠戈壁的阻隔,跑到漠北草原去与之决战,更在西域开辟第二战场。就这个第二战场而言,由于能够从丝绸之路收获巨大的贸易利益、吸收来自大陆西部的军事技术(比如汗血宝马),最终让中原王朝下定决心,战略经营西域。由此中国的范围,才真正开始不再局限于长城之内。

两千多年前的这段历史,能够给现代中国人带来三条启示:一是当一个国家需要做一件原本不善长,却又必须做的事时,必须伴随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二是军力的增长需要用军民结合的方式,来摊薄成本、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对外贸易可以让一个国家,保持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进而突破自己的舒适空间。

以第一条经验来说。中国在近代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从一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与西方没有代差的工业国。在这个过程中,晚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式的洋务运动、上世纪50年代对苏联的一边倒、1978年面对西方的改革开放,无不伴随着自上而下的变革。

这当中最重要的是需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洋务运动的目标是单纯学些西方的奇技淫巧,为的是增强大清的军力。你会看到无论江南制造局、北洋机器局,还是开平煤矿、汉阳铁厂,这些因洋务运动而兴的近代工业源头,都是围绕着军工需求建设;1949年以后,视野上升到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层面,于是通过在冷战中选择一边倒,中国得以从苏联完整复制了包含156个项目的工业体系。

最后到1978年,中国人发现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即便拥有再完整的工业门类依然与之前的农业思维没有本质区别。因为人类的工业体系还在进化,一方面原有的工业门类会淘汰,另一方面还会有新的门类诞生。就像引入苏联工业体系里,谁又会想到芯片制造现在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呢?

于是这一次,一场更彻底的改革开放成为了选择。为的是通过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市场,用市场之手来帮助中国跟上先进制造业的步伐。考虑到全球化世界就是由西方所打造的,这次向美国学习市场理念才算是真正的“胡服骑射”。最终的收获则是让中国成长为这个世界最大的工业国。

第二条经验体现在军工制造的成本上。研究对手你会发现,美国的海军舰艇制造成本,因为造船业的萎缩而居高不下。相反军机采购成本乃至现在的火箭发射成本,却因为有波音、SpaceX这样的民营公司存在,而在采购成本上相当有竞争力。当然,鉴于中国的全产业链结构,你更容易发现中国在军民融合问题上拥有更全面的优势。

第三条经验,也就是用外贸来帮助中国破壁世界的问题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回顾西域与明朝之间的差别,你会发现汉唐对西域的经略,是让这两个朝代能够长久维持主动出击能力的关键。反观无法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获取贸易利益的明朝,则在永乐之后不可避免的转入战略防守,包括建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漂亮、功能最齐全的明长城,作为帝国与游牧者的分割线(甚至将拒绝与草原贸易作为国策)。

具体到当下的情况来说,强劲的外贸会带动中国从上到下对海洋的好奇心,以及主动出海的决心。唯有看到能够从海外之地获益的前景,原本自闭于旧大陆一隅的中国文明,才能够真正去想办法,将全球海洋变成自己的舒适空间。纵观历史,当年欧洲人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大的冒险精神,核心驱动力说到底便在贸易。

总而言之,比较中国文明熟悉的农牧博弈模式,与当下决战海洋的新形势,并没有本质区别。当你把浩瀚的海洋换成草原之后,会发现从祖先经验所总结出来的规律依然可以适用。

3

两次太平洋战争

就中美间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来说,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当海峡东岸自信到去宣布独立时,海峡西岸不得不依《反分裂国家法》武力复台时,整个局面推进到乌克兰战场模式。

如果推进到这一阶段,那么中国能不能在台湾岛的东侧,也就是太平洋方向显示控场能力就显得非常关键了。抛开这种可能性不谈,即便只从中美两国战略对峙的角度来说,无论从中国人的逻辑还是美国人的逻辑来说,太平洋依然是攻守能否平衡的关键。

地缘结构上南海、东海这些与中国相接的边缘海,与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之于美国的意义相同。在美军频频在这两个海区挑战中国红线的情况下,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反制之法,看起来应该用在美国的这个后花园,才算得上对等。也许有一天,中国真的会这样做,不过就当下而言突破第一岛链,进而具备威胁美国在太平洋上军事基地的能力,便可摆脱被动防守局面。

回顾美国的崛起史,你会发现正是因为取得了两次太平洋战争的胜利,美国方一步步升级为全球霸主,甚至将太平洋变成了自己的后花园,就像当年罗马帝国把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海一样。

大家熟悉的美日太平洋战争其实是第二次太平洋战争,而第一次太平洋战争则是美西战争的一部分。1898年4月,美国以缅因号军舰在古巴哈瓦纳港发生爆炸为由,发动了美西战争。目的是为了夺取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及太平洋的殖民地。在此之前,西班牙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已经在19世纪初先后独立。以古巴为代表的加勒比岛屿,及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太平洋岛屿,算是西班牙的帝国余晖。

自从麦哲伦船队穿越太平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以来,太平洋就被西班牙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麦哲伦发现的关岛、菲律宾群岛,成为了西班牙帝国在西太平洋的支点。鉴于太平洋腹地并没有竞争者,长久以来西班牙的宝船只需要担心在穿越大西洋回到欧洲之时,会遭遇以英国人为主的加勒比海盗袭击。如果穿越太平洋前往亚洲贸易再回到西班牙,那几乎是不用担心有什么战争的可能性。

对于在拉美独立运动时打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也就是所谓门罗主义的美国来说,去大洋的另一端争夺菲律宾原本并不在计划当中。门罗主义的诉求在于不让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鉴于美国堪比欧洲的体量,以及对欧洲人口和技术的虹吸作用,即便只在美国本土封闭发展,并视拉美国家为自己的利益区,也足以让美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1860年也就是南北战争前夜,秉持门罗主义的美国工业生产总值约战全球的15%,居于首位的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地英国。广阔的市场、优越的创新环境,使得美国不仅让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很多落地在了美国(比如第一艘蒸汽船及蒸汽军舰就诞生于美国),更直接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端地。

这使得美国在1894年超越英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工业国,全球占比达到31%。自此以后可以说欧洲有的技术创新美国都有,欧洲没有的美国也有。值得一提的是,门罗主义只是说不在政治上介入旧大陆事务,并不代表美国只在美洲进行贸易。作为一个海洋国家,美国从来都是全球贸易的积极参与者。

在成为全球第一之前,美国在海外的贸易利益更多是依靠利益均沾原则,接受整个西方体系的庇护。就像在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销毁的鸦片中除了英国商人的货以外,排名第二的就是美国商人的货。当中国方面决定禁绝鸦片时,美国方面的表现是积极配合。而当英国决定用战争手段打开中国国门时,美国人同样乐于在事成之后搭个便车。

只是当美国的实力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甚至开始在技术层面成为引领者之后,实力已经不允许美国再依靠别人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了。于是在成为全球第一后仅仅4年,你就看到美国急不可待的发动第一次太平洋战争,将西班牙在西太平洋的殖民地变成自己在亚洲的支点。

这场太平洋战争对于美国的地缘结构影响巨大,一是迫使西班牙割让关岛、菲律宾,获得了在西太平洋的支点;二是借机顺势吞并夏威夷,得到了东太平洋最重要的支点;三是决定打通巴拿马运河,并在政治上完全控制这条连接两洋的通道(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独立,并成为巴拿马的保护国,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开通)。

此外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还通过与英德两国的协议,取得了半个萨摩亚岛,为自己获得了在南太平洋的支点。在此之前,通过1867年的阿拉斯加购地案,美国不仅得到了阿拉斯加、获得了北冰洋海岸线,更取得了阿留申群岛的绝大部分岛屿。后者位于白令海峡之南,控守着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的白令海。同样在这一年,美国还顺手拿下了位于太平洋中线的中途岛。

于是当20世纪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时,关心太平洋地缘政治格局的人会暮然发现,美国已经在整个太平洋完成了全方位的布局。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的美属萨摩亚、西太平洋的关岛/菲律宾,东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以及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之侧的中途岛,成为了美国在太平洋的五大支点。

既然美国能够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太平洋的主导权,那么也必然有一天会受到别人的挑战。日本就是这个挑战者。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发动珍珠港事件,第二次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对美国的这个“太平洋五方”格局发动了全面进攻。珍珠港所在的夏威夷、中途岛爆发了决定战争走势的决战;阿留申群岛和关岛则被日军直接登陆占领;美属萨摩亚虽然因为重要性过低而没有被日军直接占领,但南太平洋那些原属欧洲各国的重要岛屿,都成为了日军侵夺的对象。

成为胜利者之后,美国虽然有资格在太平洋扩张更多的殖民地(特别是南太平洋地区),但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海洋文明来说,这种做法并没有必要。同时在美国希望透过殖民地独立运动,削弱其它欧洲列强海外影响力的背景下,像菲律宾这样体量的地区,继续留在美国殖民体系中是不现实的。

最终美国的做法是允许菲律宾独立,同时将关岛所在的以塞班岛为中心的整个“北马里亚纳群岛”,变成自己的海外领地。以弥补菲律宾独立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损失。与此同时,美国将日本、台湾岛、菲律宾、韩国纳入太平洋防御体系的做法,更是使之对于太平洋的控制达到了巅峰。

既然对太平洋的控制,对美国如此重要,那么反过来如果中国的军事力量,能够对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外领地构成实质威胁,那么就必然能够影响双方的战略平衡。最近这些年,中国海军频繁由日本、台湾岛相关海域进入西太平洋训练,包括在上个月与俄罗斯合作,派遣两架轰-6轰炸机进入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都是具体的动作。

4

来自美国经验的启示

在经略海洋的问题上,美国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海洋帝国的崛起过程以及两次太平洋战争得失,对于中国来说弥足珍贵的参照物。具体来说可供吸取的经验教训有如下四点:

首先在工业革命之后,决定一个国家战争潜力的是工业生产能力。大英帝国工业生产总值是第一时,它就是世界最强国家;当美国的生产力可以做到碾压英国时,这个第一的位置便转移到了新大陆。

其次每一次超越都伴随着一次新技术革命。美国站在英国的肩膀上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是它得以超越英国的根本原因。当人类大部分的创新源出于美国时,那因创新而收获的经济红利,自然会转化为军事优势和政治红利。如果再把视线后移,美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冷战的最终胜利,又得益于它引领了新的信息革命。

换而言之,中国如果想具备压倒美国的实力,就必须引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至于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就不是这里所要讨论的了。

第三、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陆军早在1860年就建立了战略信号部队。19世纪6、70时年代,不仅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已经连通,同时由欧洲延绵至香港、上海的电缆同样也已贯通。这就使得美国在加勒比海开战之时,可以第一时间通知驻香港的美国舰队,对西班牙菲律宾总督所在的马尼拉发动突袭,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菲律宾。

1902年,美西战争结束后仅仅4年,第一条太平洋海底电缆就从旧金山铺到了夏威夷。在时任美国信号部队首席信号官的乔治-O-斯奎尔将军看来,海底电缆是“比战列舰和巡洋舰更重要的强大战争工具”。

可以说从美西战争起,之后的一战、二战、冷战、中东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等等,及至当下的俄乌战争,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都是美军及其所支持的盟友能够占据优势的关键。

当你比对手更加耳聪目明时,那你的对手就是个瞎子。理解了这点再结合当下正在升级的信息革命,最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果说去工业化让美国面临来自中国的严峻挑战,那么如今美国遏制中国高科技项目的“小院高墙”策略,本质是在集中精力维系它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而这也正是美国的死穴。

换而言之,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够在信息技术上超越美国,那么攻守也就真的易形了。



《无名英雄》纸质版跟团报名


金石开讲历史写过一系列的关于隐蔽战线英雄的故事,几乎每篇都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正如那句话“中国总是被他们中间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但是,因为隐秘战线斗争的特殊性,他们往往隐藏在历史云烟的背后,不为广大的读者所知。


所以,金石开一直有个心愿,把这个系列的故事做成纸质版,因为网络太碎片化了,一回头就找不到了。


没有纸质版,也不方便向亲朋好友推荐。




纸质版,既值得珍藏留念,也可以赠送亲朋好友,更适合给孩子们阅读,讲述革命前辈的故事。

想要这本纸质版的,可以直接加我预订。


加我注明:纸质版。


很多老读者一边看着《无名英雄》第一二季,一边问我,什么时候出第三季?


现在,终于可以预订了!


第三季资料汇编还是大约20万多字。


(打赏条鸡腿,干活不累:)

如果还想观看更多精彩文章

可以扫描下图的二维码

关注我们


九洲评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