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刊文 |王慧玲 周保环: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文摘   2024-12-17 15:19   安徽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青年科技人才不仅是当下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更是未来科技人才队伍实力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要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创新舞台,不断完善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激发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活力,推动他们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挑大梁。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助青年才俊崭露头角。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多维评价体系,重点突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局限,不仅关注科研产出,还要注重创新能力、成果转化及跨学科合作的综合评价,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技术突破和理论创新中承担更大责任,推动“创新导向”的评价标准向纵深发展。在职称晋升与职务激励方面,实施“快速通道”机制,对表现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定制化晋升路径,通过设置更加灵活的“举荐制”人才遴选机制,以及“绿色通道”简化评审程序,消除不必要的行政障碍,快速赋能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创新的“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赋予其更多承担主攻方向、领军创新的机会,推动科研项目的“年轻化”和“自主化”,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作,进而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出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赋予其更多担纲领衔、脱颖而出的机会。

强化高校科研赋能,让青年才俊精研深耕。优化科研平台资源配置,确保科研平台能够支持跨学科、前沿领域的创新需求。通过加大对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投入,高校应成为创新突破的“试验场”,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充足的科研设备和资金支持。在平台开放性方面,鼓励高校科研平台与其他相关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开放的创新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合作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并通过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常态化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协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孵化平台等,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互动协作,实现知识、技术和经验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传递与融合,进而培养更多能够引领科研方向、攻克关键技术的青年科学家。

落实人才兴皖工程,促青年才俊引领创新。深入实施“江淮战略帅才项目”,为青年科学家提供引导和培养机会,特别是对具有战略眼光和潜力的青年科技领军人物,为其提供政策支持、科研资源和晋升通道,让青年科学家在初期获得更为精准的支持。逐步开展培养本土青年科技人才的“江淮英才培养计划”,给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科研经费、项目支持、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尤其是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帮助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重点科研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其创造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建立“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为青年科学家提供更多的资助和平台,支持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真正实现从“技术跟随者”到“技术引领者”的转变。

构建人才生态系统,造青年才俊强磁力场。依托长三角、京津冀区域科研院所、企业和高校,构建区域性科技人才生态圈和创新合作联盟,并通过共享科研设施、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共同举办科技论坛和人才峰会等方式,建设跨区域创新协作网络,促进区域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的合力,打造高效协同的“人才生态圈”。同时,搭建国际联合研发平台,与国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研发项目,为科技人才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领军人物。依托创新飞地与离岸创新中心,推动国内外创新资源的互通有无,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人才网络,打造创新人才的强磁力场,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来源:《安徽日报》12月17日06版
作者王慧玲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理论研究所(战略研究所)副教授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学习新思想,传播正能量,展示新风采,奋进新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