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生活着一群体型庞大、性情温和的动物——白犀牛。它们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存在,草原上的温和巨兽,拥有着令人惊叹的特征和重要的生态地位。
白犀牛,学名“Ceratotherium simum”,又名方吻犀,属于犀科白犀属哺乳动物,在现生陆生哺乳动物中体型仅次于大象。其全身呈浅灰色。白犀牛有两个大小不等的角,前角相对于后角更长,前角长度可达1.66米。它们的平均寿命在野外环境中为46-50年。
贝林馆白犀牛标本
形态特征
白犀牛的体型巨大,雄性个体体长约3.7-4米,体重可达2.3吨;雌性个体体长约3.4-3.65米,体重可达1.7吨。它们的身体粗壮,腿短而有力,虽然看上去有些笨拙,但实际上奔跑速度较快,短时间内可以达到40千米/小时。
白犀牛的眼睛相对较小,视力较差,但它们有着管状结构的耳朵,听力较为优秀,能够听到很细微的声响。其嘴唇呈方形,宽大的嘴唇便于它们从草地获取充足的食物。白犀牛身上的皮肤皱褶较多,可能是由于存在大量皮下脂肪。每个蹄有三趾,尾巴长度适中,平均长度为70厘米。
白犀牛和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形态近似。它们的区别之处在于嘴部及躯干的大小,而不是它们的肤色。白犀的嘴部向外张,呈四方形,而黑犀嘴部向内弯呈三角形。白犀的体重差不多两倍于黑犀,除此之外,白犀脖子后上方还有一大块很明显的肉突。
黑犀牛
分布栖息及生活习性
白犀牛常栖息于稀树大草原、灌丛带及草地。对于它们来说,理想的栖息环境应该具备充足的水源、一定数量的树木及开阔的草地。在一天之中,它们的活动规律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早晨,它们喜好待在河边低洼处,此时气温较低,水源附近的食物也较为丰富;随着白天温度上升,它们会移动到更加阴凉的地方,如茂密的树林中或有一定坡度的丘地。这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得它们能够在非洲的草原和丛林环境中生存下来。
白犀牛作为大型食草动物,有着后肠发酵机制,这使得它们可以承受相对高纤维的食谱。不过,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它们更偏向于咀嚼富有营养的树叶。白犀牛通常一天喝两次水,但在水源较远的时候,它们也可以保持2-4天不喝水。
白犀牛的社群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成年雌性个体及幼崽很少单独活动,它们常成对出现,幼崽出生后2-3年才会离开母亲。之后,雌性个体则会加入年龄相近的由雌性个体及幼崽组成的小团体,一般这种团体个体数在6只左右,幼崽数量不超过2只。与雌性个体不同,雄性个体常单独活动,仅在发情期时聚集到一起。
由于视力不佳,白犀牛对环境的监测与交流更多倚赖于嗅觉。它们会使用粪便的气味来传递包括性别、年龄、领地及发情状况等信息。同时,它们也能够使用声音进行交流,可以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声音,如雄性在与其他雄性打斗时,会发出呼噜声和鼻息声;雌性在与其他雌性打斗或与雄性对抗时会发出低音吼叫;幼崽在找不到雌性的情况下会发出喘息、哀鸣和吱吱的声音等。
白犀牛在夏季常进行泥浴,冬季进行沙浴,较少进行水浴。其昼夜节律与季节相关,冬季白天活动,夏季黄昏活动,主要是为了避开夏季的炎热天气。白犀牛不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迁徙。
由于人类行为的干扰,如今白犀牛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白犀牛,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非洲多国将白犀牛迁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中进行保护,一些自然保护区加强了巡逻,制定了针对偷猎者更为严厉的法规。此外,科学家们也在尝试通过胚胎培育等现代科技手段,延续北方白犀牛这一物种。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排版 | 新媒体志愿者 张婧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