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白犀牛

文化   2024-10-30 20:02   陕西  

白犀牛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生活着一群体型庞大、性情温和的动物——白犀牛。它们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存在,草原上的温和巨兽,拥有着令人惊叹的特征和重要的生态地位。

白犀牛,学名“Ceratotherium simum”,又名方吻犀,属于犀科白犀属哺乳动物,在现生陆生哺乳动物中体型仅次于大象。其全身呈浅灰色。白犀牛有两个大小不等的角,前角相对于后角更长,前角长度可达1.66米。它们的平均寿命在野外环境中为46-50年。


贝林馆白犀牛标本




形态特征


白犀牛的体型巨大,雄性个体体长约3.7-4米,体重可达2.3吨;雌性个体体长约3.4-3.65米,体重可达1.7吨。它们的身体粗壮,腿短而有力,虽然看上去有些笨拙,但实际上奔跑速度较快,短时间内可以达到40千米/小时。      

白犀牛的眼睛相对较小,视力较差,但它们有着管状结构的耳朵,听力较为优秀,能够听到很细微的声响。其嘴唇呈方形,宽大的嘴唇便于它们从草地获取充足的食物。白犀牛身上的皮肤皱褶较多,可能是由于存在大量皮下脂肪。每个蹄有三趾,尾巴长度适中,平均长度为70厘米。



白犀牛和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形态近似。它们的区别之处在于嘴部及躯干的大小,而不是它们的肤色。白犀的嘴部向外张,呈四方形,而黑犀嘴部向内弯呈三角形。白犀的体重差不多两倍于黑犀,除此之外,白犀脖子后上方还有一大块很明显的肉突。


黑犀牛




分布栖息及生活习性

白犀牛常栖息于稀树大草原、灌丛带及草地。对于它们来说,理想的栖息环境应该具备充足的水源、一定数量的树木及开阔的草地。在一天之中,它们的活动规律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早晨,它们喜好待在河边低洼处,此时气温较低,水源附近的食物也较为丰富;随着白天温度上升,它们会移动到更加阴凉的地方,如茂密的树林中或有一定坡度的丘地。这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得它们能够在非洲的草原和丛林环境中生存下来。

白犀牛作为大型食草动物,有着后肠发酵机制,这使得它们可以承受相对高纤维的食谱。不过,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它们更偏向于咀嚼富有营养的树叶。白犀牛通常一天喝两次水,但在水源较远的时候,它们也可以保持2-4天不喝水。




白犀牛的社群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成年雌性个体及幼崽很少单独活动,它们常成对出现,幼崽出生后2-3年才会离开母亲。之后,雌性个体则会加入年龄相近的由雌性个体及幼崽组成的小团体,一般这种团体个体数在6只左右,幼崽数量不超过2只。与雌性个体不同,雄性个体常单独活动,仅在发情期时聚集到一起。

由于视力不佳,白犀牛对环境的监测与交流更多倚赖于嗅觉。它们会使用粪便的气味来传递包括性别、年龄、领地及发情状况等信息。同时,它们也能够使用声音进行交流,可以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声音,如雄性在与其他雄性打斗时,会发出呼噜声和鼻息声;雌性在与其他雌性打斗或与雄性对抗时会发出低音吼叫;幼崽在找不到雌性的情况下会发出喘息、哀鸣和吱吱的声音等。

白犀牛在夏季常进行泥浴,冬季进行沙浴,较少进行水浴。其昼夜节律与季节相关,冬季白天活动,夏季黄昏活动,主要是为了避开夏季的炎热天气。白犀牛不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迁徙。




由于人类行为的干扰,如今白犀牛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白犀牛,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非洲多国将白犀牛迁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中进行保护,一些自然保护区加强了巡逻,制定了针对偷猎者更为严厉的法规。此外,科学家们也在尝试通过胚胎培育等现代科技手段,延续北方白犀牛这一物种。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排版 | 新媒体志愿者 张婧


往期回顾


【爱自然】云端看展——云间漫步四精灵之林中精灵金丝猴
【爱自然】云端看展——云间漫步四精灵之国宝团子大熊猫
【爱自然】云端看展——云间漫步四精灵之东方红宝石朱鹮
【爱自然】云端看展——云间漫步四精灵之高山居士羚牛
【爱自然】 漫游植物王国
【爱自然】漫游植物王国之牡丹
【爱自然】探秘远古生物(一)
【爱自然】漫游植物王国之桃花
【爱自然】探秘远古生物(二)
【爱自然】漫游植物王国之珙桐
【爱自然】探秘远古生物(三)
【爱自然】 云游 “一带一路”之丝绸的诞生
【爱自然】 云游“一带一路”之丝路骆驼
【爱自然】云游一带一路之丝路胡杨
【爱自然】 邂逅秦岭之植物篇
【爱自然】 邂逅秦岭之兽类篇
【爱自然】邂逅秦岭之鸟类篇
【爱自然】邂逅秦岭之两爬和鱼类篇
【爱自然】邂逅秦岭之昆虫篇
【爱自然】牛科家族系列之——“拓荒牛”&“老黄牛”
【爱自然】聊聊牛羊那些事
【爱自然】恐龙的鼻祖——始盗龙
【爱自然】三叠纪的巨人——板龙
【爱自然】《侏罗纪公园》主角恐龙——双冠龙
【爱自然】拥有三种不同类型牙齿的恐龙——畸齿龙
【爱自然】防御高手——钉状龙
【爱自然】鼻上长角的恐龙——角鼻龙
【爱自然】中华第一龙——禄丰龙
【爱自然】侏罗纪的巨人——腕龙
【爱自然】侏罗纪恐龙的长度明星——梁龙
【爱自然】拥有最长脖子的恐龙——马门溪龙 
【爱自然】“巨无霸”恐龙是怎样炼成的
【爱自然】侏罗纪最细小的恐龙——美颌龙
【爱自然】长有尾锤的中国恐龙——蜀龙
【爱自然】侏罗纪的追猎者——异特龙
【爱自然】自带“利剑”的恐龙——剑龙
【爱自然】拥有“牛排刀”一样巨大牙齿的恐龙——巨齿龙
【爱自然】中国古老剑龙类——华阳龙
【爱自然】最爱炫美的恐龙——耀龙
【爱自然】咬合力惊人的残暴恐龙——蛮龙
爱自然云端看展——盘点中国的猫科动物
【爱自然】中国唯一特有的猫科动物——荒漠猫
【爱自然】走进鸟的世界——多样的喙
【爱自然】爱吃鱼的巨型恐龙——棘龙
【爱自然】拥有硕大鼻骨突起的恐龙——厚鼻龙
【爱自然】恐龙中的“独角兽”——青岛龙
【爱自然】拥有“铁头功”的恐龙——肿头龙
【爱自然】小型植食超萌恐龙——平头龙
【爱自然】拥有巨大头盾的恐龙——戟龙
【爱自然】“坦克”恐龙——甲龙
【爱自然】长着“鸭嘴”的恐龙——鸭嘴龙
【爱自然】手握“镰刀”的恐龙——镰刀龙
【爱自然】走进鸟的世界——羽毛里的秘密
【爱自然】擅长奔跑的高速猎食者——食肉牛龙
【爱自然】白垩纪最小型的恐龙之一——鸟面龙
【爱自然】亚洲顶级掠食者——特暴龙
【爱自然】白垩纪的杀手——恐爪龙
【爱自然】击倒巨人的猎食者——魁纣龙
【爱自然】尾巴上长有羽毛的恐龙——尾羽龙
【爱自然】能分泌毒液的恐龙——中国鸟龙
【爱自然】亚洲的猎食高手——中华盗龙
【爱自然】恐龙界的“小萌龙”——鹦鹉嘴龙
【爱自然】食草第一龙——马鬃龙
【爱自然】鸟的“语言”知多少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马鹿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黇鹿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塔尔羊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跳羚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斑鬣狗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豪猪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九带犰狳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大羊驼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郊狼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火鸡
【爱自然】龙年说龙之——龙的传说
【爱自然】龙年说龙之——龙生九子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北美水獭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北美灰松鼠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麝牛
【爱自然】鸟类飞翔的奥秘
【爱自然】鸟类的“家”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雪羊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北极狐
【爱自然】柳雷鸟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北极熊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赤大袋鼠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赤颈袋鼠
【爱自然】贝林自然博物馆精选标本之——非洲象
【爱自然】探索鸟类性别的奥秘
【爱自然】鸟类羽毛颜色——大自然的奇妙画卷(上)
【爱自然】鸟类羽毛颜色——大自然的奇妙画卷(下)




陕西自然博物馆
陕西自然博物馆是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1月建成开放,为游客提供探索自然奥秘、领略物种神奇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