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如何转化?4位院士有话说

政务   2024-11-09 13:00   新疆  

10月26日至27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探索资源富集区价值提升新模式”2024年学术交流会在江西省萍乡市召开。会上,4位院士以及多位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与文化遗产活化赋能、自然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共建共享等方面前沿问题,深入探讨自然资源生态安全与资源资产价值提升的路径趋势,为助力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创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

进入存量时代,拓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转化路径,着力探索国土空间发展从“规模驱动”走向“价值提升”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势在必行。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是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保障。“但纯粹技术赋能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跨越,要以理论创新引领技术进步,专业理论与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深度融合将是CSPON的重要特征。”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探讨了支撑CSPON发展的理论创新方向。

实现碳中和目标是国家重大战略,其核心是减排增汇。“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各省份可按照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目标、路线图和实施方案,构建基于自然规律的生态系统整体布局。”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结合近40年的数据,对我国各省区的碳排放和陆地碳汇,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进行概算和评估,据此对减排增汇工作提出建议。

“生态空间既要有宏观研究,也少不了微观研究。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程度对于维持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初级生产力至关重要。城市化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巨大。”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认为,人类应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微生物组成和群落,通过微生物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耕地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耕地科技整体上处于跟踪国际前沿水平。未来要以耕地保护与利用为核心,以‘发现问题—消减障碍—提升地力—生态服务’为总体思路,加大耕地监测、改良、培肥、利用方面的创新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为耕地科技创新明确了方向。

“要围绕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查清量、确好权、算好价、平衡利,构建‘两山’理论双向转化的技术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资源优化配置、资产保值增值、资金收益共享、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的工作。”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院长冯文利为创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提出了具体思路和举措。

文化遗产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指示精神,围绕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协同保护,建议构建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协作管理模式,优化并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空间,发挥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监测体系的共建共享作用。

自然资源监测网络体系的共建共享

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构建自然资源“天、空、地、海、网”一体化信息感知体系和监测网络,是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撑。

我国已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副院长郭旭东认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的当务之急是搭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政策顶层设计,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研发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关键技术,构建生态保护共建共享共用共赢机制,加快出台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和管理的意见。

开展资产清查,摸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有利于进一步夯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更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2019年起自然资源部先后启动了3批资产清查试点,旨在建立资产清查工作制度机制与技术方法体系,构建覆盖全国、横向可比的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初步掌握试点地区资产底数。”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权益所所长吕宾介绍了资产清查试点工作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成果应用等内容。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遥感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江西农业大学原校长赵小敏结合江西省的多年实践,分析了遥感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及相关资源调查、土地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和利用规划、农田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蒋卫国以长株潭城市群、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和雄安新区的探索为例,介绍了城市土地与湿地空间遥感监测模拟预测与可持续评估研究进展,提出未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智慧服务的监测预测评估一体化研究的方向。

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有机整体,这对生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中国地质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原副院长何庆成结合海南南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案例,揭示水如何串联起生态修复的各个环节,通过陆海统筹、山海联动,凸显地球系统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科学经营森林要明晰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结构、过程和功能长期演变规律及其对自然和人为扰动的响应机制,因此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不可缺少。”基于国家野外观测站迅速发展的现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辉民介绍了其团队制定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文化遗产活化赋能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探索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价值转化路径,是创新资源富集区价值提升模式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气候风险日益加剧,实施气候适应与气候韧性行动刻不容缓。“要把气候适应战略上升到国家高度,推进多层级、跨地区、跨部门的气候适应行动,推广气候适应能力评估,加强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气候适应能力,强化国际合作和跨学科联合的基础性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通过分析近年来长江流域、成渝和珠三角地区等经济人口密集地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损失状况,提出了气候适应的策略和政策建议。

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与服务支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授郑华在界定生态产品和生态产品总值核算(GEP)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科学逻辑。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谢花林从社会再生产视角探讨了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和典型路径,并基于江西省内多地的实践,从数字化思维、调查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提出加快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

萍乡学院副院长吴代赦详细介绍了江西近年来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度量难、交易难、抵押难和变现难,立足资源优势,搭建生态产品核算评估和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完善产业利用机制,打造多元补偿机制,探索绿色金融保障机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自然资源研究所所长张捷通过对比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在价值转化方式上的差异,简要分析了文物空间价值计量与资产转化的现状与特点,借助高科技手段精确评估了文物周边空间的经济效益,为文物资源价值计量提供了新方法。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局长彭明瀚和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刘玮,分别围绕生态文明背景下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和活化利用,以及古树保护等主题做了学术报告。

本次学术交流会由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司、部国土空间规划局、部科技发展司指导,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主办。

—— 院士观点 ——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
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自然资源广义价值理论、国土空间治理需要提升国土空间系统和开发格局认知、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新城市科学认知、自然资源统一登记需要空间资源认知、城市化进入存量阶段需要城市更新理论的提升、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协同理论和规模理论认知。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
对于中、东部碳中和程度较低的省份,应当充分考虑其社会经济现实情况,允许其保有合理的碳排放空间;现有碳中和程度较高的西北、西南及东北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其碳汇资源价值,同时国家通过生态补偿等方式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
城市生境的同质化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同质化,增加了土壤功能多样性丧失风险。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利用改变了土壤寄生虫与其动物宿主之间的多样性联系,对人类健康安全带来潜在风险。我们需要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干预城市生物多样性、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以保护人类健康,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
当前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人均耕地面积少、高质量耕地数量少、可挖潜耕地资源少,水热资源质量下降、耕地健康质量下降的“三少两降”现状不容乐观,耕地科技创新刻不容缓。理论创新方面,要加大对地球关键带过程与耕地质量演变、耕地退化机理与肥力培育、土壤微生物学过程与功能、养分高效利用机理与精准管理、土壤侵蚀与耕地保护、耕地生态服务与土壤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等地,要结合当地耕地情况在低产田改造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突破。
来源:i自然
编辑:古力米拉
审核:骆娜
终审:连志纯
投稿邮箱:547383680@qq.com


新疆自然资源
服务保障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宣传全区自然资源系统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宣传自然资源政策法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