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日
是第十三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
为做好宣传工作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6)》
有关内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共同编写了“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
供中小学校和学生学习参考
希望大家一起
携手共创文明交通环境
答:中小学生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通过路口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不得看手机、接打电话或听音频,不得在道路上坐卧、停留、嬉闹,不得使用滑板、旱冰鞋、平衡车等滑行工具。不得在停止车辆附近或车辆可能行经的区域玩耍、逗留、打闹。
答:骑车时,不得戴耳机听音频或打电话,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不得突然猛拐,过人行横道时应推行。骑乘电动自行车时,应佩戴头盔。骑行时,应与大型车辆保持2米以上横向距离,避免并行。乘坐汽车时,应系好安全带,不得嬉戏打闹,不得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下车时应注意观察后方车辆和行人,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答:鼓励中小学生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一校一策”,综合采取错峰上下学、单向交通、远端停车、引导途径车辆绕行、临时限行等措施,缓解上下学时段接送学生车辆集中通行和停放压力。因地制宜在学校门口附近设置专用接送车道、非机动车停车区,引导接送车辆即停即走,非机动车辆有序停放。
答:学校门口要设置缓冲区且合理设置阻车桩,施划网状线。缓冲区与道路交界处,应设置拒马、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对上下学期间学生聚集区域进行防护隔离。学生步行出入口与机动车出入口应在空间或时间,上分开设置,学生上下学集中时段,进出学校的步行通道禁止所有机动车通行。
答:学校内部应实施人车分离管理,通过合理规划校内功能分区,将步行通道与车行道路分开设置,学生活动区域与机动车通行、停放区域应实现空间分离。不具备物理隔离条件的,原则上不要在校内停放机动车。
答:学校教学区、学生活动区的道路应全部设为禁行道路,禁止机动车通行、停放,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应推行。办公区、生活保障区确有车辆通行需求的道路应实施限时、限速管理,通行时间不得与学生活动时间重叠,通行速度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
答:学校门口前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门口周边不少于150米范围内的道路应设置机动车30公里/小时(或以下)限速标志、注意儿童标志及“学校区域”等辅助标志。学校门口应科学设置禁止长时间停车、禁止鸣笛、禁止掉头的范围和时间,完善相应交通标志标线。
答:提供校车服务的车辆应取得校车使用许可,每半年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驾驶人应取得校车驾驶资格,每年接受公安交管部门审验。校车内应安排专门人员,随车全程照管乘车学生。载有学生的校车应按照经审核确定的线路行驶,不得以任何理由超员;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在其他道路上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
来源:中国教育报(声明:“郑州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