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一项很容易上瘾的运动,而且塑身效果也很好,因此,很多球迷选择乒乓球来健身锻炼,下面来听听国家级教练是如何教大家提高乒乓技巧。
乒乓也要谨防运动过量
球迷:每逢节日胖三斤。我的春节长假计划是前三天畅快吃喝、休闲娱乐,后几天就去球馆打球,一来是跟球友们欢度新春,再来也是借着打球减减肥。因为假期时间比较宽松,我很想了解,在打球过程中,如何把握度和量呢?
解答(中国乒坛名帅):运动过量,相信球友们并不陌生。乒乓球,是一项很容易上瘾的运动,而且塑身效果也很好,因此,很多球迷都会运动过量。首先,运动过度过量也很容易引起一些不适甚至是疾病。比如,运动后出现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甚至是头晕恶心,易感冒等状态。这时,你就要小心了。无论哪种运动,总是要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即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要控制打球的时间和运动量,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在感觉疲惫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歇歇。
也就是说,身体的感受,是衡量运动过量或适量的最佳标准。球友们一定不要违抗身体的意志,在体能方面,勉强打球,这样百害无益。当你在打球过程中,如果受到运动损伤了,就先不要去球馆,必须在彻底治愈后,再去打球。打乒乓球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肩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等。封闭的球馆环境,打球时间过长,强度过猛,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这主要与血压变化有关,此时,一定注意下场休息。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中老年球友,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发生晕厥。
打完球后,身体有一种很舒畅的疲劳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疲劳感持续三天或者更久,就是运动过量。此时,就需要暂时停止运动,让机体得到充分恢复。
影响球技增长5个细节
握拍方法是否合理:握拍方法和打球的特点有一定关联。快攻型打法就不同于弧圈型打法。直拍的握拍,和虎口,拇指食指,其余三个手指都有关系;
引拍动作是否正确:好多的业余球友,在做引拍动作时,都是用大臂带动小臂向后拉手,导致拉手速度慢,动作不稳定,影响了击球的准确性和发力不足;
基本站姿是否正确: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所以在身体重心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正确的身体重心高度应该是上臂贴近身体自然下垂,肘部跟网同高为宜。这个高度容易看清来球的高低,便于选择合适的击球点;
发球时用力、落点是否合理:发长球用大力,向前的发力大点;发短球用稍小的力,摩擦的用力大点;发长球第一落点在自己球台的端线附近,而发短球第一落点在球台的中央或靠近球网的地方,不信你试试;
盯球意识淡漠:有些球友接不好对方的发球,找不准击球点,这都是没有养成“盯球”习惯造成的。改正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对方抛球挥拍开始,自己的眼睛就要一刻不停地跟着球走,紧盯对方的拍形、触球的部位、用力的方向和大小、球落台后的第一落点、球过网时的位置等。
打球后的6大禁忌
不能立即休息: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造成血压降低,易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所以,剧烈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
不可马上洗浴:运动后人体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此时如洗浴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昏眼花,甚至虚脱休克。所以,剧烈运动后一定要休息一会再洗浴。
不应暴饮止渴:剧烈运动后口渴时,有球友会暴饮凉水或其他饮料,这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喝水速度太快,也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出现胸闷腹胀等。所以,运动后不可过量过快饮水,更不可喝冷饮,否则会影响体温的散热,引起感冒、腹痛或其他疾病。
不宜大量吃糖:有些球友认为,在剧烈运动后应该多吃甜食,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食欲不振,影响体力的恢复。因此,剧烈运动后最好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
不能饮酒除乏: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处于高水平的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进入血液,对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会比平时更甚。
不可吸烟解疲:运动后吸烟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体内各器官处于高水平工作状态,而使烟雾大量进入体内。所以,此时吸烟比平时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更大,更容易感到疲劳。
最后送一个深度解释弧圈球的秘籍!不看走宝喔~
弧圈出手动作的“7字诀”
蹬:是弧圈击球动作的起点,也是用力的发端;
送:指送髋,蹬伸与送髋体现了动作的迎前姿态;
扭:是指扭腰;
转:指转肩;
甩:指整个上肢的运动方式;
收:指前臂的加速运动;
拧:指手腕和手指的运动。
蹬:是弧圈击球动作的起点,也是用力的发端。
在准备和引拍两个环节中,身体重心已经适度下降,全身象弹簧一样得到了压缩,力量得到了积蓄。从“蹬”开始,身体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也就是身体的展放和重心转移及力量的释放阶段。蹬也是对动作的一个基本的描述,指的是前脚掌的用力方式,其方向是与引拍的方向相反,即向前上方向。同时,也包含了将原来微屈的膝关节蹬伸的意思。值得强调的是,蹬所描述的主要是与握拍同侧的脚腿的运动形式,而不是对两脚动作的整体描述。因为发力和拉球的腿部动作,主要是由握拍同侧的脚来承担和实现的。另一只脚只起着配合的作用。
送:指送髋,蹬伸与送髋体现了动作的迎前姿态。
送髋动作是与蹬伸动作联系在一起的,蹬的目的,是使力量向上传递,首先是传递给了髋关节,此时髋关节顺应蹬地的动作将迅速向前上方运动,由于拉球的站位两脚基本上是一前一后,因此,送髋的动作首先是从握拍一侧的髋部开始,成不对称的按引拍动作相反的方向作向前送达,这一点与蹬地和伸膝的运动方向是保持一致的。其主要任务是将两个关节形成的合力凝聚在一起,协助身体重心的交换由下向上转移。
由此可见,蹬和送其实在一个完整的拉球动作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他们基本上是一起的,动作方向和运动的效率基本相同,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
扭:是指扭腰。
为什么不用“转”而用“扭”来描述腰部的动作呢?主要考虑到我们对中国文字的字面形象理解。“扭”字说明腰部运动的复杂,是使用“转”字而无法达到的。转有平转,向上转,向下转,向左转,向右转等描述方式,但“扭”,初了转动之外,还涵盖一些复杂的运动方式。而拉球中的腰部运动,就是复杂运动的表现形式,仅用“转”字来描述是不够的。
那么,拉球时腰部是怎么样运动的呢?这要从引拍最后结束时的动作状态说起。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引拍结束时,腰与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时,握拍一侧的腰部由于引拍动作的完成将会使一侧的腰与髋关节收得很紧,而另一侧的腰部将会适度的放开,身体的重心也落在了与握拍同侧的脚上,同时,握拍同侧的腰也会随引拍向后的动作而出现向下向后的转动,从而使整个腰部的形态出现了同时在三个不同空间上的运动(即人体的三个基本轴: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因此,用“转”字来描述腰部的运动是很难全面概括的,这是其一。
其二,击球时,腰部的运动同样也是在上述三个不同的空间上展开的。首先是握拍一侧的腰部向前、向上、向内的复合性的扭转,这样的描述,即是顺序上的排列,也是方向上的说明,任何方向上的颠倒,或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上的转动都是欠缺的和不完善的。此时,另一侧的腰部运动亦同时进行,随着同侧髋部的向后运动,原来打开的腰随击球动作的开始而主动收缩,两侧腰部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握拍一侧的腰部在不断的向前、向上、向内运动,非持拍一侧的腰部则不断的向后、向下、向外运动,这一“放”一“收”,将取决于你拉球的质量,只有拉球一侧的腰部动作,你拉球的力量也会大打折扣,只有学会这一“放”一“收”,你的髋关节的力杠杆作用才真正的发挥了作用,你的送髋和扭腰才会具备了实际的意义,不然,动作的连贯性和力量的传递到此就已经终结,下一步,你就只能依靠手臂的力量了。这就是我们许多球迷朋友追求转腰,但见不到效果而百思不解的地方。
两头的腰部一同在盘绕身体的垂直轴作不同办法的运动,这种动作的复杂性,抉择了腰部运动的难度,而没有腰部的参与,腰腿的力气就用不上,拉球的质量就无法谈起,因此,可以看出我们对拉球腰部动作的谈论是抓到了拉球技能的根柢。但我要提示我们的是,注重握拍一侧拉球腰部动作的一同,还要更注重另一侧腰部的动作协作,不然,不要说你拉球应有的力气出不来,就是动作的协调性和恢复也会遭到很大的影响,这是我看了我们的帖子后感觉到现已被忽略了的细节。
腰部动作是躯干动作,没有腿和手动作那样明显的外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外显性、直观性不强,动作内隐的成分大,主要是腰部的肌肉群的收缩运动。越是这样的动作,就越需要从动作的机制上进行了解,要多加强动作结构上的分析,上面我所分析的这些内容,还需要大家在实际的练习中反复去体会和琢磨。对优秀运动员动作的观察也是方法之一,但要注意每一个优秀运动员,都会有自己的动作特点,尤其是对有些特殊的动作,要进行过细的分析,不要盲目的去模仿。比如波尔的挺身式的高吊,如果按照传统的训练要求和一般的动作分析,都是不可取的。为什么在波尔的身上却显得那么潇洒自如,这与他平时的训练有关,也于他使用技术的技巧有关,与他所形成和具备的打法有关。大家都会说,存在就是道理,但反过来说,如果波尔再完善一点,技术动作更合理一点,不就会更具备优势了吗。大家在观察时,我建议还是多看看我们国家的优秀选手,因为中国运动员是通过严格的系统训练若干年,技术动作是比较完美的。
转:指转肩。
转肩的动作与髋的动作基本一致,注意,这里描述的是肩部的运动而不是肩关节的运动,因而肩部的运动仍然属于躯干的运动。如果我们解决好了对髋部和腰部运动的认识问题,肩部的动作也就迎刃而解了。
甩:指整个上肢的运动方式。
我们知道,拉弧圈需要的是快速的运动方式,快速的运动方式需要的是快速的力量。由蹬、送、扭、转所合成的力量传递到上肢时,要转变成快速的力量,就需要上肢的发力技巧,如果上肢不具备这样的技巧,力量虽然凝聚起来,却仍然得不到发挥和体现,那么,前面的努力又算是白费了。研究弧圈手臂的运动方式,可以用“甩”字来形容,甩是一种“鞭打”爆发式的用力方式,说明了力量在积蓄后瞬间释放的效能。由于关节构造的原因,这样的方式在踝、膝、髋、肩(指上肢带关节)等关节上是不能完成和实现的,但在手臂的运动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得到体现,主要是因为肩与大臂连接的肩关节具备这样的运动功能。由于肩胛骨(肩部)的运动可以增大肩关节的运动幅度,而且能使关节盂始终与肱骨头保持在方向上的一致,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上臂的运动。
从关节构造上分析,肩关节属于人体的自由上肢关节,它是多轴关节中 运动功能最完善的球窝关节,可以进行任意方向上的运动,即可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绕矢状轴作外展、内收运动;绕垂直轴作旋转运动;还可以作环转运动。肩关节的这种关节上的特点对我们掌握高难度的技术提供了物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会带来因对动作缺乏正确理解而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麻烦(比如抬肘等)。肩关节是上肢最大的关节,也是人体中最灵活、但稳固性较差的关节。其原因是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韧带少而弱。此外,肩关节前下方没有肌肉覆盖和韧带加强成为关节的最薄弱部分,肱骨头容易从此滑出,用力不当和用力过猛也容易使关节囊表面和韧带受伤,因此,在技术动作不熟练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一般不要随便发力。由于拉弧圈的力量较大,在练习中也要注意持续的时间不要过长,当体力下降和精力无法集中的情况下可以转入其它内容的练习,以免出现伤害事故。
提高挥拍动作的速度和质量,手臂除了要采用“甩”的方式来释放下肢和躯干积蓄的力量外,还与充分发挥手臂本身的肌肉收缩的力量有密切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拉球前手臂肌肉的自然放松,不能放松,就不能有效的收缩,凡是发力出现问题的,我们都可以从拉球之前手臂肌肉是否放松上来寻找答案。关于这一点,今后我会在其它的文章中再进行说明。如果说你还不会处理好腰部以下的力量传递,或者说处理得不是很好,也不要失去信心,只要你的手臂动作运用合理、恰当,仍然可以利用上肢的力量将球拉转,从而也可以弥补你身体发力不足的问题。当然,你努力的方向还是要学会利用全身的力量来投入拉球的技术动作,能改进一点,就会离理想的目标靠近一步,你的弧圈质量也随之会有明显的提高。
发力顺达通常是建立在轻松天然的动作根底之上的,假如你的上肢无法放松,那么,从下到上身体各个部分的和谐合作也就捕风捉影了,要知道这才是发力的大忌。假如你达不到发力顺达这样的境界,平时操练时就不要盲目的去操练发力,而要把首要精力放到改善弧圈的技能动作上来,要明白,发力的程度是与技能的熟练程度始终是成正比的。要使全身的力气整合起来,就需求身体各部分的高度和谐,真正做到这点,也不是一蹴即至的工作,需求坚持长期和不间断的重复操练,才干水到渠成。
收:指前臂的加速运动。
前臂在弧圈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应该是比较清楚了,前臂的加速运动是全身力量的最后体现,整个拉球动作的质量高低与前臂的加速运动有直接的关系。在整个上肢“甩”的过程中,前臂已成为鞭打动作的末端,凝聚的力量也将由此传递到球拍而作用到球体。前臂的这种加速已经成为弧圈动作的基本特征,只要我们一提及弧圈技术,就会立马联系到前臂的加速运动,这就说明,强烈的上旋旋转是于挥拍的加速运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这样的加速运动,就不可能产生区别快攻动作的弧圈技术。
那么,前臂的加快运动从哪里来,除了由以肩关节为轴的上肢“甩”的发力方法外,还与引拍时处理好大、小臂的联系有关。拉球的引拍与快攻的引拍在大、小臂的联系上有显着的不同,快攻引拍时,大小臂之间都有一个角度上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坚持击球动作的小而快,并抢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将球击出,必需要控制动作的起伏不能过大。而拉弧圈的引拍,小臂伸得较直,这样就使击球动作的半径加大,在上肢“甩”的过程中,再利用肘关节的骨杠杆作用,构成以肘关节停止点(近固定)的运动形式,即咱们通常说的二次加快。看上去是前臂的动作,但从肌肉的起止和作业条件剖析,首要涉及到上臂。关于肌肉的运动这儿限于篇幅,也就不多说了,往后有机会再进行必要的介绍。这儿需要讲清楚的是,小臂的加快动作实际上是上臂肌肉作业的结果,因而,改善小臂的加快动作只能从上臂的肌肉运动去寻找答案,这一点,前面已经讲到,就不再重复了。
拧:指手腕和手指的运动。
当拉球在最后摩擦的时候,可以加进手腕和手指的力量,那么拉出的弧圈质量就会相当的高。手腕手指发力的动作应该和整体发力的发力方向一致,在发力前,手腕手指不能乱动,要相对固定,只能保持打开的状态,在接触球的一刹那,采取“拧”的方式。拧实际上是一种内隐的发力方式,就象拧开龙头一样,用拧来形容手腕的发力形式我想是适当的,这说明了手腕在即刻运动时应保持的一种稳定状态,同时,拇指和中指应配合用力,并控制和调节好拍形。要强调一点的是,拧是在摩擦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摩擦的一种加力方式,而不是改变摩擦的动作形式。如果你的摩擦还掌握不好,千万不要学着去拧。
当你的弧圈球到了一定的瓶颈的时候,可以看看此文章从理论上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突破点去改变自身的某一个动作某一个点,有时候就在一个点上改进,可以促使你进步,甚至涨好几分,这就是乒乓球瓶颈时期的突破,我见过一个球友他的正手发力不会,觉得老师被球顶住,经过我的分析建议后,他意识到正手弧圈球步伐到位的同时引拍也跟随一起引好,让出击球空间,那么拉什么球也好,也不会被球顶住,往往都是因为步伐到位了,手才引拍已经慢半拍了,所以每个人瓶颈都不一样,因人而异~希望通过此文章可以启发球友们对球的认知~感谢观看,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