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动画!「哪吒」当年有多牛?
体娱
2025-01-24 19:12
广西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用超50亿票房和绝佳的口碑,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票房纪录和高光时刻。由饺子执导、原班人马打造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目前预售票房已破5000万,稳居春节档预售第一梯队。
影片讲述了龙族被申公豹从海底放出后计划血洗陈塘关,重塑肉身的哪吒再次迎来殊死一战。熟悉的哪吒、敖丙及小妖们令观众倍感亲切,新加入的四海龙王人、神秘角色鹿童鹤童,又为大家带来更多故事悬念。在新片上映之前,小万想带大家回顾一下当年这部经典之作,还记得你第一次在银幕上和这版“哪吒”相遇时的场景吗?《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魅力,当然是经典神话故事被加以新改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人们心中熟悉的小英雄哪吒,变成了闻风丧胆的混世魔王,“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昔日的死对头敖丙竟然又成了哪吒的宿命羁绊,时而化身知己相互陪伴,时而剑拔弩张对立决斗。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太乙真人的变化也让人大跌眼镜,操着一口流利的川普,浑圆可爱。制作团队耗时3年打造,诡谲的地狱火海中,龙王盘旋而卧。还有这段烈火重生,绝对是那个神话里三头六臂唯我独尊的战神。电影全片有超过1400个特效镜头,构成了成片的80%,场面炸裂好看。作为陪伴一代又一代人长大的经典动画形象之一,“哪吒大闹东海”、“割骨还父,割肉还母”的故事家喻户晓,使其成为代表性的具有反抗意识的英雄。日后的所有影视作品改编都是建立在他的逆骨体质之上。1974年,由张彻导演,傅声、曾志伟主演的电影《哪吒》讲述了哪吒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英雄事迹。哪吒身上的逆鳞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以血肉戳破皇帝的新衣。国产巅峰动画《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则是反封建反强权的象征。
电影将民间盛行的迷信求雨习俗代入到电影中,描绘了一幅百姓跪在河边祭祀叩拜的闹剧。他们将龙王捧为至高无上的天神,慢慢失去了自己对生命的主导权。到最后连龙王手底下的一个驯海夜叉也敢来到海面上叫嚣,大言不惭地喊道“在龙王眼皮底子下面洗澡就是触犯天条”。在此番背景下,片中哪吒戏龙王无疑是对封建统治者昏庸之治的嘲弄,哪吒抽龙筋、捣毁龙王庙则是对绝对统治的正面宣战。到了现代题材电影中,哪吒的反叛精神已经跳脱了本体的存在,成为一种标志性的电影符号。在蔡明亮导演处女作《青少年哪吒》中,哪吒并未登场,只留有一段荒诞的预言,说是主人公陈康生是哪吒三太子的转世,从此影片叛逆的主题有了一个明确直接的出口。陈康生就像是现代的哪吒,跟父亲的关系疏离敏感,瞒着父母退掉补习班,带着仅有的1000块一头扎进另一个男人的生活里。反叛家庭,反叛社会,反叛世俗定义下的爱情伦理,青春期里无理由的叛逆就像弥漫的江水,越堵越汹涌。电影《少女的哪吒》更为含蓄地将“哪吒”寄托在少女王晓冰身上,好学生的外表下隐藏着更为极致的叛逆。她割脉还母以表示自己对深深厌恶着的原生家庭的决裂。作者写道:“她像哪吒,剔骨还母,彻彻底底地把自己再生育一回。只是她能力有限,没办法把自己养育得更好。”而回到电影《哪吒之魔童降生》,它由80后导演饺子执导。导演曾独立制作反战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获得包括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在内的30余项国际大奖。这次执笔改编神话故事,是因为他觉得 “哪吒是最有反叛精神的英雄”。哪吒由魔丸转世,或许来时路已成定局,但结局还得由自己来书写。就算他想表达展示自己友好,也被人以最大的恶意揣摩。捅破天那也是别人的事,真正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哪吒形象,出现在当下压力生长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无疑给观众带来振奋和力量。对于饺子这个半路出家、用爱发电用热情去苦撑的动画电影人来说,那些曾让自己迷恋的电影和影人,是陪伴他、鼓励他走下去的动力。就像他最初用三年零八个月一个人死磕出成名作《打,打个大西瓜》后,在片尾字幕列出的那份自己心中的偶像名单。《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第一部长篇动画,是导演带着1600人的团队用死磕精神磨出来的作品。40年前,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制作了《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两部经典动画。40年后,先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燃起国人对国漫的期待,后又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立起国漫新标杆,创下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而大圣与哪吒也都是神话中颇具反抗精神的代表,构成了一种传奇的缘分。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