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做个有福气的人
真正的自律,不是简单的自我约束,而是在不同境遇中保持恰当的姿态。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克服自我。
人到中年,我们更应懂得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低调。
在高位时不傲,是一种智慧;在低位时不卑,是一种尊严;在人前不炫,是一种涵养。
高处不胜寒,谦逊以自持
曾国潘曾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当我们站在高处时,更应保持谦逊的态度,否则,狂妄自大只会引来灾难。
年羹尧早年仕途顺畅,入朝为官后一路升迁。他好战且善战,不仅赢得了士兵们的敬佩,就连雍正皇帝也对他颇为礼遇。
在平定西藏、青海等地战乱的过程中,他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干,因此深得雍正的重用。
然而,随着权力的日益膨胀,年羹尧却不懂得收敛,变得恃宠而骄,这引起了群臣的广泛不满和嫉恨。
他甚至在雍正面前也肆无忌惮,毫无君臣之礼。
年羹尧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结党营私,这让雍正愈发不满。于是,雍正找借口罢免了他的官职。
年羹尧失势后,群臣纷纷弹劾他,最终他落得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成功之时,也应保持谦逊,否则,成功可能会成为失败的前奏。
低处不自弃,尊严以自立
《道德经》中说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不应失去自我。
在晏子作为齐国的相国,从晋国完成使命归途中,他遇到了一位不同凡响的奴隶,于是主动上前了解对方的经历。
这位奴隶名叫越石父,他向晏子坦白了自己的身份:“我原是齐国人,三年前被卖至赵国成为奴隶。”
晏子对越石父的才华和气质深感赞赏,决定出资赎回他的自由,并带他一同返回齐国。
然而,当他们到达晏子的府邸时,晏子忽略了越石父的感受,径自进入屋内,这让越石父感到受到了冷落,心生离去之意。
晏子对越石父的决定感到迷惑,遂询问其原因:“我解救了你,让你重获自由,你为何要与我断绝关系?”
越石父坚定地回答:“你赎回我是出于善意,我对此心存感激。但我接受帮助并不代表我放弃了自尊。你不能因为给予了帮助就忽视我的尊严。如果这是条件,我宁愿回到赵国继续我的奴隶生活。”
晏子听后,意识到自己的过失,立刻向越石父表示歉意,并表达了对他的敬意:“我之前只看到了你的外表,现在才认识到你内心的高贵和坚强的品格,请宽恕我的无礼。”
从那以后,晏子对越石父以礼相待,两人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成为了挚友。
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应保持自尊,不因环境而贬低自己,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人前不张扬,内敛以自持
古人云:“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成功固然值得庆祝,但过度的炫耀只会损害我们的形象。
在生活中,总有人喜欢以身份自居,夸耀自己的成就,却忽视了真正的才能和品德。
而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低调行事,不张扬自己的成就。
李鸿章在拜访恩师徐子苓时,特意换上普通衣服,以免给恩师带来压力。他的这一举动,体现了他对恩师的尊重和自身的谦逊。
真正的智慧在于不张扬,而是在不动声色中展现自己的善意和温暖。
如同老子所言:“光而不耀,静水流深。”真正的智慧和力量,往往不在于外在的炫耀,而在于内在的沉淀。
在高位时保持谦逊,可以避免无谓的纷争;在低位时坚定自我,可以赢得尊重。
愿你我都能拥有这种低调的远见和谦逊的智慧,清醒处世,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人之上不显傲气,在人之下不露卑微,在人前不事炫耀。这样的自律,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力量。
愿我们都能像成熟的稻谷一样,懂得弯腰;像静水深流一样,内敛而深邃。与君共勉,愿我们都能活出真正的自我,不负此生。
往期精选
- END -
如果喜欢,就分享给你第一个想起的人吧!
谢谢阅读!
别忘了点赞、在看、分享~
期待你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