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电力:点亮万家灯火 铺就光明大道

民生   2024-11-09 22:06   山东  

临沂电力:点亮万家灯火 铺就光明大道


从第一家电灯公司的诞生,到第一座发电厂的兴建;从几条低压线路迂回供电,到特高压网架的可靠支撑,电力在临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间长廊,感受从星星点灯到万家灯火的光辉巨变。



1996年农历大年三十,费县西红峪村8家农户合闸通电,这一历史瞬间,被永久记录在当天的央视《新闻联播》中,也深深烙印在费县西红峪村通电工程施工队队员季文晓的脑海:我能作为施工中的一员,就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尤其是白天老百姓用上电以后发自内心的那种喜悦,那种对电力的感谢,一直深深震撼着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黑色依然是农村夜晚的主色调,1995年初,山东电力工业局作出了在全省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重大决策。进入1996年,“户户通电”进入攻坚阶段,费县西红峪的8家农户成为全省最后的无电户。费县西红峪村村民赵连香回忆起曾经没有电的日子,仍然记忆犹新:干活都是点着煤油灯,到了以后了有马灯,提溜着马灯,挂筐头架上,(晚上)出去摔花生,照明。



“务必于春节前完成自然村户户通电,实现户通电率100%”,寒冬腊月,一张“军令状”吹响了西红峪村通电工程的集结号,十几名突击队员临危受命,奔赴大山深处。季文晓说:进入腊月就闻见过年的味,普遍大家心思都会放在忙年上,但是我们一开完会说西红峪要在春节之前送电,没有一个人说因为家庭的原因去请假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请假。


西红峪村海拔四百多米,山高路险,架电施工异常艰难。两三千斤重的电线杆子,只能一根一根抬上山。

为了保证进度,队员自带被褥、干粮、炊具,晚上列计划,白天忙施工,咬紧牙关,争分夺秒。作为唯一的女队员,腊月里刺骨的寒风让季文晓至今难忘。有一次在山上冻得实在受不了,有刚挖好的干坑,我就蹲到干坑里避避风,还被同事笑话。



通电工程赢得村民的支持和拥护,大伙自发出工出力,抬杆子、挖坑、拉线,齐心协力打好这一场“通电”战。

农历腊月三十,西红峪村鞭炮齐鸣、彩旗飘扬,随着合上电闸,村民第一次过上了亮亮堂堂的新年,“千里银线送深情,万家灯火谢党恩”的大红对联映红了村民的笑脸。


时光荏苒,“户户通电”精神历久弥新。汲取奋进力量,临沂电力事业步伐铿锵,一路高歌:

1997年,220千伏温水输变电工程仅用5个月零16天建成投运;

1999年,临沂建成全省第一个电气化村——刘团村;

2010年,全国规模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站——临沂焦庄电动汽车充电站竣工投运;

2017年,临沂±800千伏临沂特高压换流站投运,临沂电网步入“特高压时代”。


金秋时节,在西红峪村百公里外的临沭朱村,一场绿电变革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在朱村游客服务中心,“光储充”一体式充电站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极大方便。

以新能源“点亮”振兴路。近年来,临沂市着力构建与美丽乡村、产业融合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电网,在保持朱村特有村庄肌理、建筑风貌的同时,因地制宜推广“绿电”项目,以“生态绿”助力“百姓富”。

国网临沭县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吴艳华介绍:从朱村的用电需求出发,积极开展强弱电治理,和电力设施融景式改造,同时,我们从朱村周边积极引进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零碳彩虹驿站和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实现了朱村百分百绿电供应。


从用上电、用好电,到不停电、用绿电,丝丝银线织就一幅临沂发展的生动画卷。2023年,临沂电网建设投资金额同比增长7.53%,规模位居全省第二。供电可靠性达99.96%。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844.5万千瓦,占全社会总装机容量的57.3%。


来源:临沂新闻




临沂新闻视频号上新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临沂新闻
临沂新闻公众号由临沂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办,汇集了新闻中心广播、电视两档新闻栏目的优质资源,提供时政、经济、社会、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等服务信息,权威性强,影响力大。 关心临沂大事,关注临沂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