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做改变。
美国著名的商业新闻网站“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曾刊登过一篇文章。作者发现,中国的肯德基和美国完全不一样。正是因为“不一样”,肯德基才能在中国市场大获全胜。
同样,在中国深耕了40年的百威集团,经历了很多的“本土化”改造——从对中国啤酒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到入股中国啤酒上市公司,再到并购和新建。在不断调整适应中国政策环境下,如今,世界“巨无霸”啤酒企业百威集团在中国拥有啤酒厂多达30家,经营着百威、哈尔滨、科罗娜、福佳、蓝妹等50多个品牌,给中国消费者提供着因地制宜的口味。
就在去年举行的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百威集团还特意发布了一款玉兰寻啤酒上海特酿款。白玉兰是上海市的市花。这是专为中国一座城市酿造的酒。
国家统计局在《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中提到,中国自2018年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4万亿元,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
超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1.2万美元人均GDP、超4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此规模的中国市场,无论谁在中国经营啤酒,都将演绎一场波澜壮阔的历程,因为这里有着最丰富的消费场景。
中国市场,必须被更认真地对待。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国际巨头们也在改变中国。
哈尔滨、莆田……,啤酒正在再造一座座城。从原料供应、生产、包装、罐装、运输、文旅消费等,啤酒产业已经成为哈尔滨的支柱产业,啤酒经济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你在餐馆或酒吧里喝的啤酒背后,是一个由农民、零售商、经销商、供应商组成的庞大供应链,他们与啤酒行业共生共荣。所以,我们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十分显著。”金秋10月,百威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邓明潇在北京举行的百威集团在华40周年暨啤酒产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交流会上说。
百威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邓明潇致辞
无论是支持乡村振兴的长期努力,还是对可持续助农模式因地制宜的探索,百威集团都紧紧围绕共融、自然、本地的跨界主题,与所有社区共同走上长期且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中国,为中国。
水战
作为我国酒水饮料行业占据80%产量的啤酒行业,竞争从来都是异常激烈的。
广西,2009年成功跻身中国啤酒百万千升“俱乐部”。彼时,啤酒业巨头们跑马圈地,战火从经济发达地区燃到了西部。有厂的扩建,没厂的新建或并购。扩大产能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啤酒巨头们渗透的主要手段。
啤酒厂还没建好,水战提前打响。
在南宁市附近的乡镇,百威集团正在给当地老百姓修水窖,同时摆摊设点免费品尝百威啤酒。从来没有听说过百威的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后百威啤酒在这里投产了,一定会去买。
大明山距南宁市区76公里,这里的水源好,口感好,吸引着一众啤酒和饮料企业到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来投资。但投资前就为当地老百姓谋福利的,只有百威集团。
水源好,但用水企业多,尤其是啤酒用水量大。投资建厂,这是必须要解决的矛盾。每生产1吨啤酒要用3吨水。地下水是绝对不能开采的。这是开发区管委会给啤酒企业的底线。
改革是逼出来的。
水要么装瓶里喝掉,要么不停地循环使用,对于啤酒厂用水来说,只有这两个去处。百威南宁工厂跟随水的“足迹”检查每个环节的用水情况,寻找节约用水的机会并建立水耗KPI,与管理人员绩效挂钩。
当每一滴水都到了该去的地方时就遇到了瓶颈。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少用水,才是更有竞争力的选择。2015年,针对耗水大户酿造车间,百威南宁工厂启动了酿造罐体和管道清洗的清洗用水的分段回收和利用项目,通过新增在线PH计和高精度电导率仪,实现对酿造清洗用水的精准分级回收和利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减少了酿造设备的清洗用水,每年能带来0.05百升/百升新鲜水节约。
中水处理是啤酒厂处理污水过程中成本较高的一个环节。在百威南宁工厂的中水处理车间,一部分中水通过深度处理后,能达到工厂冷却水的使用标准,目前主要用于蒸发冷却塔和空压良机以及包装链道润滑和洗瓶机补水。
另一部分水在经过中水车间处理后,达到了景观湖用水标准,百威南宁工厂与当地政府达成一致,用于补充当地的里建湖,改善当地的生态系统。
百威南宁工厂的中水达到景观湖用水标准后
用于当地生态系统
如今,南宁工厂创纪录把水耗压缩到了1.09百升/百升,凭借技术创新,无限接近1:1,成为全球节水标杆。这意味着啤酒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淡水消耗。
中国酒业协会联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2023中国酒业ESG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出,按不同酒种由于酿造工艺需求和生产工艺特征,酒类企业的水资源消耗巨大,水资源管理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水资源的管理是酒类ESG的特色议题。
在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牵头制定的《中国酒类企业ESG披露指南》中,水资源消耗强度、水重复利用率、节水率都要求企业定量披露,水资源使用管理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取用新鲜水情况和节水管理要定性发布。在同时制定的《评价指南》中,企业评级最高为AAA,资源消耗被给予相当的权重。
该报告显示,用水量下降率的行业平均水平为15%。按不同酒种的行业取水平均水平分别计算,预估2022年中国因节水措施直接实现的全年节约用水量为840万吨,相当于9个水立方体育馆的容积。
除了节水引领行业,百威武汉工厂大量采购绿电,百威资阳工厂采用光伏发电,实现100%的可再生电力使用。2021年,百威武汉工厂成为百威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百威南宁工厂实现100%中水利用。2024年,百威亚太宣布,供应商粤海永顺泰将成为供应商中首个“碳中和麦芽工厂”。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百威集团的基因,但在中国才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也是本土化的必然选择。
酒战
凡是端着、不愿为中国市场做出改变的外资企业,最后在竞争中只能甘拜下风。
全球第一大啤酒企业百威集团深谙此道。
中国啤酒学世界。
可以说,国际啤酒巨头是伴随着中国企业成长的。
1984年,广州市珠江啤酒厂举行奠基典礼。通过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英特布鲁国际(百威集团前身)开始涉足中国市场,后参与到珠江啤酒上市中,至今仍是其参股股东。
哈尔滨啤酒厂创建于1900年,原名为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后归于百威集团麾下。中国最早的现代啤酒工业企业和全球规模领先、拥有大量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啤酒集团牵手,不仅保留原来品牌的特色,也在技术层面不断赋能本土品牌。
它意味着一个深耕中国市场的故事翻开新的篇章。
百威集团在华40周年暨啤酒产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交流会上,邓明潇回答央视网提问时说,百威集团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首先就是始终专注于消费者并进行长期投资。2010年迄今,已有近3000亿元的真金白银投在了中国市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商务投资。虽然在几次世界级的啤酒大并购中,百威集团最终成长为了巨无霸。但在反垄断的政策要求下,自建啤酒厂而不是控股啤酒上市公司,成为了百威集团在华发展的主要方式。
2017年投产的百威莆田工厂全景
但邓明潇表示,百威集团在中国的投资还要增加,不限于投资建厂。
作为亚太市场高端和超高端啤酒的领头羊,百威集团在中国非常尊重消费者。“我们始终关注中国本地消费者以及如何打造品牌来服务和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他说。
世界啤酒看中国。
2010年,哈尔滨啤酒携手国际足联,成为第一个赞助世界杯的中国啤酒品牌。2011年底,哈尔滨啤酒又成为NBA中国市场合作伙伴。赛场上,“哈尔滨啤酒”这几个大大的中国字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如果说有着悠久历史的哈尔滨啤酒更多是打着情怀牌抓住了中国人的心,并赋能本土品牌,那么在不断深耕中国市场、创新产品方面,百威集团更要抓住中国人的胃。
福建,中国啤酒消费重镇。这里成了百威集团本土化最好的试验场。本地食材最解乡愁。在百威莆田精酿工厂,本土品牌059海岸线精酿发布。
用武夷山岩茶重火烘焙的大红袍风味啤酒,加入龙岩橙汁的橙香小麦风味啤酒以及混合厦门金煌芒果、漳州番石榴和三明金橘的热带水果风味啤酒,每一款原料都就地取材。
此外,百威集团还在四川安岳开展了针对青柠的产业助农,让科罗娜的伴侣青柠不再依靠进口。带着“科罗娜特选青柠”标识的柠檬甚至走进了商超,成为了安岳青柠最高品质标准的代名词。
怎样才能生产一瓶地地道道的中国啤酒?
百威集团甚至比中国本土啤酒企业更早开始思考这一问题。
解题的思路很自然延伸到了啤酒工业的上游——主要原料端。
“中国啤酒大麦对外依存度一直非常高,这是啤酒产业链中最大的短板!2019年进口大麦量占当年大麦市场消费量甚至高达88%。”2020年,在百威亚太和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举行的国产啤麦战略合作新模式的签署仪式上,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一语中的。
“我国啤酒产量已连续18年世界第一,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然而,主要原料大麦自我供给不足,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和啤酒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当年,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原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顾问张五九也指出。
百威集团很早就开始在中国进行啤麦育种,希望找到和北美同纬度、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进行培育。从2013年起,百威公司从美国引进数百个优良啤酒大麦品系,派出专职农艺团队在江苏本地进行本土化适应性种植和育种。如今,百威集团和江苏农垦集团的合作还在继续。农垦集团种植成功的优质国产啤麦用于生产百威亚太旗下的江苏大富豪啤酒。它的每一滴酒都是中国麦子酿造。
百威中国与江苏农垦集团合作种植的国产啤麦
迎来丰收
同样,啤酒花也受制于人。进口酒花成了描述高端啤酒必用的词汇。中国能不能有自己的特色酒花?
2021年,在上海郊区的金山区廊下镇,百威集团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啤酒花。上海金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现代智能玻璃温室中采用椰糠、岩棉、啤酒糟等栽培基质实现啤酒花无土栽培。新鲜的啤酒花一采摘下来就用于鹅岛精酿啤酒生产。
除了鹅岛北纬31度新鲜酒花淡色艾尔啤酒外,目前百威打造的首款定制化上海啤酒——玉兰寻啤酒上海特酿选用的也是这款本地啤酒花。百威集团希望,未来能培育出真正属于上海,属于中国的酒花品种。
IBLAC携手百威集团打造的“上海啤酒”
——玉兰寻啤酒上海特酿款
何勇指出,目前国内几大啤酒集团都在建自己的原料基地,原料本土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未来之战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至目前超50万亿元,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
未来10年,中国经济结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将进一步加速。有数字分析师称,预计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达到60%,到2035年将超过71%。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当下的中国特色,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数字经济正在为传统产业赋能。那么,如何把传统意义上的经销商都变成“数字人”?
2020年上线的数字化B2B平台——先锋购(BEES)就是一个载体。夫妻小店也好,KA卖场也罢,货从哪里来,再卖到哪里去?订单离哪个配送点或商家最近,如何配送最提高效率?先锋购只要被安在手机上,经销商就可以实时看到啤酒从仓库流转到消费者的状态并实时跟踪,最终卖多量、拓多店、提效率和优服务。
截至目前,先锋购在中国已扩展至超过300个城市,目前百威中国营业收入的70%都来自这一平台。
作为行业的先行者,百威集团还在2012年起就加大机械化和自动化物流设备投入,近几年更是加强对“未来工厂”的应用探索。
百威亚太在中国的首座绿色智能未来工厂——百威温州工厂已打造数字化赋能、无土过滤技术、循环测试瓶系统(EBI)、全自动无损卷封检测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中心等五大核心“黑科技”。
在这里,中央控制室员工可实时监控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操作;物流中心配备了百威亚太在中国的第一家自动化立体仓库,实现了包材配送和成品酒出入库的完全自动化,库存准确度达到100%,还可实现黑灯作业。通过采用工厂最优化管理检测项目,百威集团可以对比检测公司在亚太各地酿造厂的生产率、啤酒质量与口味等指标。
百威中国温州工厂质量分析实验室
在科技的加持下,啤酒产业到底会进化成什么样?
谁也没有标准答案。
但对百威集团这个已经跨越多个历史周期的啤酒企业来说,在中国,超高端啤酒市场正是一片蓝海。还有,随着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后发优势明显。
西部地区啤酒消费的市场占比逐年提升,需要拓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东部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40%逐年提升,到2005年达到最大值54%,但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回落,2023年占比为50.5%。中、西部地区的啤酒消费市场正在崛起。
当问到他怎么和朋友介绍中国的时候, 邓明潇回应到“在中国生活或者来参观,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遇见未来的机会。这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