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蹲点调研行】三次转型造就“小巨人”

时事   2024-10-17 15:55   贵州  

用7年完成第一次转型,从贸易企业转型成为铝型材制造商,定发展方向。

用5年完成第二次转型,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数字标杆企业,提发展效率。

用7年完成第三次转型,从中低端产品制造转向中高端产品制造,增发展效益。

成立不到20年,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围绕铝加工做文章,用三次转型实现了发展的三次跳跃,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多年来,该公司专注并深耕铝产业链的铝型材研发制造,为诸多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配套,在稳定众多工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转型定发展方向 

在贵州市场份额从0到60%

贵州贵材的前身是贵州华海门窗工程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铝合金型材贸易。

三线建设时期,公司创始人李海宁的父母来到贵州参与西部建设。李海宁在贵州出生,长大。在他读完大学回到广东创业时,广东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铝型材贸易往来频繁。而此时的贵州还没有铝型材贸易商。

2005年,李海宁回到贵阳,在贵阳经开区成立贵州华海门窗工程有限公司,业务涉及建筑工程、铝型材贸易、建材市场三个业态。此时,西部大开发建设正在加速,一场波澜壮阔的基建大潮开始了。公司的业务,恰好处在风口,起步便顺风顺水。

随着营收的增长,2012年,贵州华海门窗工程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拿到了第一块工业用地,并更名为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拿这块地建工厂,做什么合适,是公司遇到的第一个岔路口。

有负责人提出,做铝合金门窗加工,市场前景好。但李海宁认为,优点在此,缺点也在此。做门窗虽然投资成本低,压力小,容易做成。但技术含量偏低,门槛低,几乎没有贸易壁垒。

综合分析后,公司决定做铝合金型材制造商,从贸易公司转型为制造企业。难点在此,优势也在此。铝型材门槛更高,投资更大,但利润也比门窗加工高。

于是,贵州贵材放弃做轻车熟路的铝合金门窗加工,转而做铝型材生产制造。

随着业务的增长,老基地规模束缚了发展,导致公司铝型材产品单一。2017年,贵州贵材在经开区拿到了新的工业用地,在小孟工业园建设100亩的铝型材生产基地。

2018年新基地投产后,产线更完备,产品种类更齐全,产能也更大,贵州贵材由此开启了量的增长,产品质量开始实现质的提升。投产当年,市场份额就占到贵州铝型材市场的60%。开局十分顺利,优势就在于公司不惜花大成本,在本地解决了很多外省才有的工序。

“比如氧化电泳生产,以前,氧化电泳铝型材必须从广东、湖北、广西等地拉过来,一吨产品运费要七八百元。我们建设氧化电泳车间后,不需要往返折腾,生产一千吨铝型材,就可以节约大几十万元。”贵州贵材副总经理李衍雷说。

第二次转型聚焦数字化
生产管理效率提升了40%

转型过程,难免遇到难题。新基地投产后,贵州贵材遇到最突出的难题是管理滞后,管理模式、载体老旧,人比老厂多,但效率很低。

新基地生产规模比老基地提升了约8倍,但2018年,公司产能竟和老厂区持平。面对生产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匹配,企业非常苦恼,却又束手无策。

2019年,贵阳大力引导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留学归来的李衍雷抓住机遇,决定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管理的弊端,以新型管理模式,打通采购、销售、财务、研发、安全生产等全流程的堵点,提高管理水平。

贵州贵材通过打造大数据平台,建构了工商管理系统、数字驱动模型、安全生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数字化质量监管系统、结算管理系统6个数字化模型,实现生产管理数据智能化统计、分析,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以前,每到年终统计全年销售数据时,公司要花一个多月,数据统计难、统计慢,费时费力,数据准确性还经不起推敲。现在,所需的数据系统可随时生成,还非常精准。

以前,工作人员要从1万多个模具里找到需要的型号,要想找得快,记性必须好。现在通过大数据平台,在电脑上查询模具存放位置、型号等信息,2分钟就可以找到。

产品研发周期也缩短了。“要转换一款新产品时,通常需要进行模具设计、模具实验、型材准备等诸多准备工作。”贵州贵材设计部主任曾祥说,以前信息不对称,重复开发模具,现在避免了这一情况后,研发周期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最快5天。

通过转型升级,贵州贵材生产管理效率整体提升了约40%,公司也成为“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试点”企业,转型被评为“贵州省工业互联网融合标杆项目”。

基于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贵州贵材产能快速释放,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大型铝合金型材生产企业之一。

第三次转型聚焦新动能 
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0%

企业不断成长,除了要有自身韧劲,还有时刻洞悉市场走向。贵州贵材稳健成长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敏锐判断市场需求,并专注做好铝文章。

李衍雷告诉记者,很多人以为贵州贵材是干房地产型材的,这是外界对企业的误解。事实上,公司真正接触房地产铝型材是近几年的事,且占比不大。公司重点制造的是工业铝型材。

随着工业型材精度控制越来越高,看似一块普通的工业铝型材,实则暗藏了诸多科技含量。这导致转型难度加大,但贵州贵材有底气。

李衍雷介绍,一块型材的生产是整个体系的搭配,并不只靠一个核心技术。光生产环节就有挤压车间、模具车间、表处理车间等,光表处理又分为氟碳喷涂、粉末喷涂、阳极氧化、涂漆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技术支撑,一个环节稍微出错,这个产品就报废了。

基于自身的底气,贵州贵材开始创业以来的第三次转型:干中高端制造,提高附加值。但这次转型,需要更强有力的技术、资金、设备、人员等要素支撑。

在技术上,贵州贵材成立研发部,每年拿出2000万元研发经费,专门用于新技术研发。成功申请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省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撑研发创新。

2022年以来,公司大力和省内外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关行业核心技术。目前和中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已完成50多项专利的成果转换,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对标“隐形冠军”,争做细分领域冠军,做大细分市场。在贵阳经开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有这样的理念。贵阳经开区也在引导企业聚焦细分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

在引导下,贵州贵材不止步于建筑铝型材和工业铝型材。结合国家大力发展新动能产业,贵州深入推动富矿精开的背景,贵州贵材正实施新能源项目,建设新能源配套生产基地,拟制造铝制电池托盘、电池包、全铝车身、标准件等,力争给西南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做配套。

新项目一旦投产,并且配套成功,贵州贵材就将完成从建筑型材、工业型材到新能源的铝及铝加工全产业链布局。

贵州贵材的产品虽不是最高精尖的,但新能源发电基材、先进装备制造等诸多产业链,都少不了其工业型材配套。它的产品,有用于气缸等大型装备的核心部件,有用于风力发电装置、起到散热作用的“太阳花”,还有用于电力系统的传电装置等。

贵州贵材的第三次转型效果已开始显现,中高端产品占比逐年提升。在目前能制造的3万个产品中,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0%。

记者:黄菊


编辑:赵子滟

审核:吴亚鹏

贵阳日报
《贵阳日报》是中共贵阳市委机关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