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雪山双U型谷秋色】
“大丽香”经典路线探路团带团归来,又马不停蹄地带了抚仙湖的短途路线,在家昏睡了两天彻底休息过来之后,此刻我俩正泡在图书馆里一点点做文书整理工作——如果说路线与沿途的风景是旅行的“筋”,那么途经地的风土人文便是“骨”。用眼睛捕获外在之美,用大脑探究内在之灵,才能共同成就一段难忘的旅行。当然,做不到传统导游的口若悬河甚至信口胡诌,我也只能发挥我们擅长的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来做图文版的“讲解”资料,为行程锦上添几朵花花。
无疑,整理图文资料是个难题,尤其是云南这样民族、文化异常多元的地方。但是真的很奇怪,越整理越觉得复杂就越对云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它比我原先认知里的形象丰满地多得多!只是整理经典的“大丽香”资料都觉得信息量大到一时不知从何下手,更何况云南还有那么多不是特别被人熟知的宝藏之地。有时也会痴痴地想,如果这份创业的尝试支持不了基本的生活,那么至少这个过程大概也许可能会让我们成为半个“云南通”吧……这么想想倒也是非常棒的结局了哈哈哈哈。
那么,如果,假如,这条创业的路子真的走不通呢?房车旅行的模式注定了基本只能做2-3人的“小小团”模式,成本控制不下来单价自然往上走,价格往上走客源注定大流失……难道我们走的是一条死胡同吗?可是想做房车旅行本身就是因为它的独特之处啊——区别于曾经我们钟爱的租车自驾旅行,房车旅行为旅程增加了更多与当地“链接”的机会,衍生了更多独特、放松、舒适的户外体验……一定有像我一样的人把这些珍贵的体验当作旅行中的宝藏!就像我们在找“玩法适配”的旅行者一样,旅行者也在找“需求适配”的组织者吧!只要我们努力被看到,那一定是双向奔赴的美好结局!
可是,要怎么被看到呢……
创业的问题一件接着一件,我和憨憨也只能一点点摸索学习。能不能顺利熬过前半年的“生存期”,就看我们各自的本事(和各位亲朋好友的热情奔赴)了哈!
一二三,上链接啦~
线路一:
线路二:
朋友们,我们路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