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连,闽宁情长。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与红寺堡区携手,围绕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样板,加强资源整合、品牌共创、园区共建、市场共拓。今年,两地又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产业优化升级,使红寺堡实现拥有闽宁产业园和园区进驻泉州企业两个突破。秋末,寒意悄然来袭,闽宁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分立田间,棚内暖意融融,番茄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从2022年起,在闽宁协作1000万元资金的支持下,我们村陆续修建了100多座温室大棚,每年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28万元的收入。”红寺堡镇同原村党支部书记虎维山说。
这100多座温室大棚解决了同原村百余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民都特别感激闽宁协作资金为村子产业发展的帮扶。
通过资金帮扶为乡村兴建大棚发展设施农业,只是闽宁协作助力红寺堡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4年8月,闽宁协作资金又投入2800多万元,在红寺堡产业园新建了59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剂量间,改造提升了29栋老旧厂房,推动园区提档升级,使“戈壁滩”上“长出”一座全新的闽宁产业园,红寺堡区的葡萄酒、农副产品深加工、轻工产品等产业也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自“百日攻坚战”开展以来,闽宁产业园里的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在宁夏中泰新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工程车穿梭,工人奋战在各自的施工点位上,构成一幕气势磅礴、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尽显红寺堡区拼项目、谋未来的奋进姿态。公司项目经理王渤说:“目前,我司协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其中厂前区综合楼、公用工程楼、研发中心已全部完成主体建设,生产区中,闽宁协作帮扶建立的厂房预计11月中旬建成验收, 其余厂房预计本年度完成主体钢结构搭建。”
筑巢引凤搭平台,招商引资促发展。宁夏中泰新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个签约落地闽宁产业园的泉州企业。成功将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引入园区,填补了宁夏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的空白,也是红寺堡区“六新”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的重要一环。据王渤介绍,项目总投资7.5亿元,建成投运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储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社会效益,就地解决就业岗位300人以上。
随着项目即将建成投用,不仅使闽宁协作再添新动力,产业帮扶再添新成员,移民群众增收致富再辟新途径,还将进一步优化红寺堡区工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汇聚着23.5万移民群众,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也是闽宁协作关注的焦点。2024年,争取闽宁协作资金6860万元,落实社会帮扶资金797.5万元,实施闽宁协作项目18个,转移就业12087人。福建援红干部、红寺堡区政府办副主任李超豪说:“让闽宁协作资金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结合闽宁第28次联席会议提出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样板、乡村全面振兴新样板、民族团结新样板,我们将聚焦产业、就业、社会融入等关键项目,让红寺堡区广大移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终审/马广智 审签/杨振绩
编审/苏芮 康国庆
责编/王丽婷 田风刚 编辑/马亮
记者/蒋娜 王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