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2012年11月23日
歼15第一次在辽宁舰上完成着舰、起飞
而这次任务却成了罗阳人生的最后一程
从此,歼15与辽宁舰一起
踏上了七海征途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
十二年,初心如磐
航空人接续奋斗
为国铸剑
在今年中国航展上
歼35A冲天一飞划破长空
这些年
泪水、汗水、鲜血
换来了
巡航大洋
捍卫海空
新中国航空工业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硝烟中。1951年4月17日,第四次战役接近尾声时,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决定》的指引下,中国的航空工业展开了艰苦奋斗的历程。
《决定》也成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出生证”。在志愿军中,也有不少九死一生的老战士投身了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他们怀着为祖国建设强大空军的雄心,与抗美援朝战争中组装、修理飞机的工友们一起,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航空人。他们迈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独立自主的第一步,也为后辈留下了一张建设“航空强国”的答卷。
从修理到仿制再到自主研制
我们走过了70余年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党中央的这个决定是一面旗帜
那么在这面旗帜的号召下
有志于航空报国的仁人志士
聚集在一起
为了党中央的召唤和人民的期望
不懈地奋斗着
而罗阳就是将这种精神践行到底的人
2012年11月23日,歼15首次成功起降辽宁舰,罗阳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之后他还兴奋地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这竟是他和家人最后的告别。2012年11月25日,回到岸上的罗阳因为积劳成疾,在距离医院只有几百米的时候倒下了,当天12时45分,他因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与世长辞。
罗阳生前曾说:“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实际上受很多老一代的航空人影响比较重,他们有一个很强烈的意识,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飞机能够早日装备。”
第一代航空人传递的理想火种,未曾在罗阳手中熄灭,他们未竟的事业,罗阳用生命书写出了一份满分的“答卷”。
2012年10月31日,沈阳北陵机场,一架新型战机迎着初冬的寒风昂首向天,展翅高飞。
这架飞机便是“鹘鹰”,它的首飞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同时研制两款第四代战机的国家。
与歼15一样,“鹘鹰”的研制同样倾注了罗阳大量的心血,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他是研制生产的现场总指挥。
他积极探索新机试制新模式,大力实施并行工程,极大缩短了新机的研制周期。他还带领团队建立了完整的先进制造体系,探索应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实现了从科研到生产、从零件制造到飞机装配、从成品检测到整机调试的全过程现代化。
2012年11月25日,罗阳在执行任务时因病牺牲,此前一个月,他刚刚目睹了“鹘鹰”战斗机的首飞。
九年后,2021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三位老战士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代航空人受邀来到了沈飞。
岁月磨砺
他们的身躯不再挺拔
步伐不再矫健
只有胸前的一枚枚奖章诉说着他们的功勋
因为太想为祖国建设强大的空军
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
选择投身航空事业
九年后,罗阳这个后辈的“答卷”,以一种历史交汇的形式,得到了老前辈们的肯定。泉下有知,他应该会像歼15首次成功起降辽宁舰那天一样,露出欣慰的笑容吧?
2024年11月12日,在中国航展的飞行表演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多用途歼击机歼35A亮相。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它如年轻的雄鹰一般
像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长空
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介绍,歼35A骨干设计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他们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12年过去了
罗阳其实从未离去
一个个年轻的“罗阳”接替了他
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他们如同年轻的歼35A战机一样
以祖国的天空为书案
以才智为笔,热血为墨
书写下那张属于航空人的特殊“答卷”
从曾经的“80后”到后来的“90后”、“00后”,“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今年在中国航展上大放异彩的歼15T、歼20S、歼35A、“昊龙”货运航天飞机、“九天”无人机都有他们做出的贡献。
航空报国从来不是荣誉
而是责任
罗阳同志铭刻在航空事业中的
心血与时光
每一位航空人
未敢有丝毫忘怀与迁废
因为我们时时记得
也时时在践行
如今
“罗阳精神”已成为一面旗帜
一种基因
融入了航空人的精神血脉中
罗阳同志
我们想念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