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应用丨从GDC看“AI+医疗”

文摘   2025-01-24 18:17   上海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目前大模型在技术热点、场景落地、生态建设等领域最新的发展情况,我们将陆续推出“技术热点”“场景应用”“大会宣传”“企业生态”系列。本篇为“场景应用”系列之《从GDC看“AI+医疗”》。

随着“模塑申城”实施方案的不断推进,上海正充分发挥其在大模型全场景应用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本次GDC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各大模型厂商将深度结合应用场景,分享产业发展经验,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对“5+6”核心场景的深度赋能,助力城市数智化发展迈向新高度。


当“拼图大师”遇上医疗
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通过跨模态学习,打破数据孤岛,使模型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患者病情,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复杂疾病的诊断,如肺癌、肝癌等,能够综合多源信息,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 中山医院与联影智能的“有爱小山-病历助手”结合临床对话和病历数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自动生成结构化病历。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多模态数据库整合影像、检验、病理、基因检测等多模态数据,支持肺癌全流程诊断。

● 上海交大团队的多模态通用医疗模型联合训练影像、文本、基因组学数据,实现病灶定位和诊断报告生成,并支持虚拟病例生成和模拟手术。


让机器“秒懂”人类语言

NLP技术使大模型能够理解、生成和处理自然语言,从而在病历书写、医疗问答、智能问诊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技术不仅提高了病历管理的效率,还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了医护人员的重复性工作。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OpenMEDLab浦医医疗多模态基础模型基于海量医学知识和医患对话数据,支持导诊、问诊、健康咨询等场景。

● 上海市东方医院MedGo大模型结合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支持医疗问答、病历生成和辅助诊断。

● 百度文心大模型与灵医大模型合力支撑AI药品说明书,支持患者通过文字或语音提问。


给影像数据装上“火眼金睛”

医疗影像分析技术结合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使大模型能够自动识别影像中的异常,如肿瘤、骨折等。该技术特别适用于放射科、影像科等场景,能够显著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龙影”大模型(RadGPT)可生成针对多种疾病的诊断意见,平均生成时间仅需0.8秒。

● 澳门理工大学开发的XrayGLM是首个会看胸部X光片的中文多模态医学大模型,支持医学影像诊断和多轮交互对话。


当“最强大脑”遇上医疗

知识图谱技术将医学知识结构化,使大模型能够快速检索和推理,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 结合术前麻醉风险评估系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在庞大数据中筛选出潜在风险,助力医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MedBench评测平台,如同医疗大模型的“练兵场”,集纳30万道医学测评题目,覆盖57个科室,全方位评估大模型在医学考试、问答、病历生成、辅助诊断等多维度的能力,为医疗AI的发展提供科学、严谨的衡量标准。

● OpenCompass司南开源大模型评测体系,为大模型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开发者优化模型,推动医疗AI技术的持续进步。

● 罗氏制药的数字化辅助决策模型通过影像组学对肿瘤进行“数字活检”,为患者推荐更优的治疗方案。


加速“新药诞生记

大模型通过分析海量的生物医学数据,能够快速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生物标志物。该技术特别适用于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能够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 晶泰科技的XpeedPlay平台利用大模型技术超高速生成苗头抗体,加速药物研发。

● 智源研究院的OpenComplex 2能有效预测生物分子复合物,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医疗质量的“守护神”


智能质控技术通过自动化检测和分析,减少人为错误,提升医疗文书和影像的质量。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医院的质控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率。

● 惠每科技的医疗大模型自动分析病历文书中的缺陷并提供修改意见。

● 信创海河实验室的医疗影像质控大模型检测X光片拍摄问题,优化影像质量。


患者的“贴心管家”

患者服务技术通过智能化手段,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改善就医体验。该技术特别适用于患者端的应用,能够显著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建成智能辅助诊疗平台,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诊疗服务,打造贯穿诊前、诊中、诊后的精准、高效的辅助诊疗平台。

● 支付宝医疗大模型支持医疗问答、病历结构化、辅助诊断。百度文心大模型与灵医大模型合力支撑AI药品说明书,支持患者通过文字或语音提问。


医学生的“超级导师”

医学教育技术通过虚拟化和模拟化手段,为医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教学效果。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医学教育和科研领域,能够显著加速人才培养和科研进展。



本次GDC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成为上海“AI+医疗”领域的全新引擎,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助力医疗服务智能化升级。借助大会的东风,上海将迈向高效、精准的智慧医疗新时代,为全国医疗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SAIA作为上海产业生态创新平台之一,将承担支撑本市AI产业发展、服务企业创新和促进行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协会将依托会员单位,加强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升整个行业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打造海内外AI交融合作的平台,推动AI上海高地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