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
月半则大矣
每年1月5~7日
太阳位于黄经285°之时
为小寒节气
素来有“小寒胜大寒”之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意味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
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足以说明了小寒时节的寒冷程度。
腊八节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被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节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节日习俗是喝腊八粥。
吃糯米饭
在广州,小寒这一天的早上要吃糯米饭。糯米饭并不只是把糯米煮熟那么简单,里面会配上炒香的“腊味”(广东人俗称腊肠和腊肉为“腊味”)、香菜、葱花等材料,吃起来特别香。
数着九九过寒冬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数九计算寒天这一方法在中国民间口口相传,至于起源何时,却没有确切的资料。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喜鹊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因感受到阳气的增长而鸣叫。
饮食起居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人们的寒冬食俗偏重于暖性食物,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可以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
数九寒天,健康人群适当锻炼能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人们此时的锻炼或户外活动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量力而为,切忌盲目强身健体,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冰雪运动,需要在有安全保障的场地内进行。
预防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因此,小寒节气里,患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人会有病情加重的风险,患中风者可能增多。因而,在日常生活和锻炼中,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在寒流袭击的天气里,更要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御寒保暖
小寒时节,气温骤降,保暖成为养生的首要任务。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因此保暖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这些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袭,需特别呵护。建议外出时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晚上临睡前避免洗头,以防头部受寒。同时,选择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如羽绒服、羊毛衫等,以确保身体温暖。
我们在小寒的清冷中
体会世间简单而纯粹的幸福
一片叶的脉络中
便映射完整的一年
愿我们行走在
这更迭的四季
热爱生活 敬畏自然
继续前行 静候新冬
— — 统筹监制:王鹏举 盛 戈 — —
— — 责任编辑:韩莘莘 — —
— — 本期编辑:朱玉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