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好奇心自媒体,在职场,玩副业,!!
【好奇心自媒体】这个公众号的大致定位基本明确了,大部分都用来写微信生态里面大家不懂或者是平时不太清楚的一些地方,时不时也会穿插一些其他好玩有趣的,比如微信头像,比如微信红包封面?当然了,也欢迎大家来投稿呀~
《抓娃娃》这部电影已经上映好久了,大家应该都知道电影的结局是马继业复读了一年,最终考705分去了体校,这也离不开他天天跑步上学。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观影中,我既有感动的泪光,又有生疼的遗憾,感动于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而遗憾,则来自于孩子视角的被欺骗与愚弄。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结局的时候,觉得有些仓促和突兀。
也许是因为我复读了两年,也许是因为好朋友是学体育的,我们都没有考705分。
705分对于我来说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可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分数。
但是转念一想,他的生活环境中,除了爸妈,其他的都是“演员”,都是花大价钱请的高级教师,所有的生活都被安排好了。邻居都是化学老师,物理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等。
如果我们也有马继业一样的成长环境,可能我们对这个分数也不会很陌生,他对体育的天赋以及热爱以及对家庭的“叛逆”,很难不考入体校,很难不考出705分的成绩。
荒诞中又有一些真实。虽然我们邻居不会张嘴就来英语,但我们现在好多父母也都对孩子赋予了很大的期盼与希望。
虽然成绩孩子最后也不一定会成功,但父母会觉得不管如何,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入起跑线。各种补习班都要安排上,总觉得别人都在学,自己孩子不学就会担心,焦虑,觉得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差好多。
我觉得电影中最具有杀伤力的那句话是马继业在看到真相后说的那句,“你们是哪位老师,墙上没介绍你俩。”有点可悲。父母还觉得想“费”了,可以重新开始,再生一个。
《抓娃娃》这部电影,将父母以爱之名、操控子女人生的行为置于极端情境之下。
好多家长都是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的电影,看完电影之后我们也许会反思,刻意营造的“挫折教育”、“吃苦教育”是否真的有助于孩子成长。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他们排队去吃饭不,生活的习惯让孩子在门口排队时吃了好多零食小吃,因为多吃小吃可以省钱。看到这里其实挺心酸的。而且以后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可能会和他目前环境中的差很多。
电影的结尾,马继业跑步的时候看到塑料瓶,又去检塑料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样的结局有观众说是不忘初心,有观众觉得恐怖,环境的影响如此之大。也有观众觉得马继业强大、自由、善良、节俭。
也许,马成钢其实早就把孩子教育成了他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