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数字人民币平台”发放数字资产红利?
典型谣言样本
网络上出现了一则消息:经财政部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审批后,数字人民币平台将发放数字资产红利;同时,第二批资产登记审核和绿色通道额度认购也将启动。
真相:
经核实,所谓“公告”和“平台”均为不法分子冒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名义伪造的虚假信息。该所从未发布过此类信息,也未曾组织过任何形式的“数字资产”登记、认购,或发放所谓的“数字资产红利”。
(人民日报客户端)
02
扫码可领“2024年个人劳动补贴”?
典型谣言样本
一封标题为“2024年财政个人劳动补贴领取通知”的邮件在网络平台传播,内容称:使用微信扫描所附二维码,进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官方小程序”办理补贴,逾期视为弃权领取。
真相:
官方回应:从未发放过所谓的“个人劳动补贴”,此类信息是不法分子发送的虚假信息,并伪造“官方”小程序或网站,涉嫌诈骗,请广大网友切勿相信,防止造成财产损失。此类信息以官网发布内容为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
03
车票退票不扣手续费了?
典型谣言样本
一则“12306退票不收手续费了,开车前10分钟退票居然没有扣费”的信息引起网友热议。
真相:
经核查,此信息系谣言。官方称关于车票退订产生的手续费,仍按照现行退票费标准执行,目前没有新规出台。
(人民网)
04
京沪高速公路停止收费?
典型谣言样本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一篇标题为“通车30年,全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决定停止收费!”的文章,内容称“京沪高速公路停止收费”。
真相:
经核查,京沪高速公路并未终止收费,该文章内容属不实信息。文中所使用的高速公路照片实际上是在“广州北环高速公路停止收费”新闻图片基础上编辑剪裁而成,相关内容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误导群众。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05
点“早安”“晚安”图片手机会中毒?
典型谣言样本
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以后不要再发送早安、晚安的问候图,接收之后会导致手机中毒个人信息被盗”的警告,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
真相:
经核查,类似的谣言信息,属于陈年老谣言。针对此类谣言,多地的网信、网警等部门,都曾经对此进行过辟谣。
(重庆辟谣平台)
06
冷冻馒头不能吃?
典型谣言样本
一条视频称“浙大研究发现:冷冻馒头不能吃,冷冻超过两天会长黄曲霉素”。引起广泛关注。
真相:
经核查,此传言与事实不符。官方回应称:浙江大学没有做过冷冻馒头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研究。如果有没吃完的面食需要存储,建议存放在冷冻的环境,3个月内吃完;如果放在冷藏的条件下,可以用保鲜膜把它包起来后,放进保鲜袋里,尽快食用。在存放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或者跟周围环境接触太多。
( “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07
张华银,你的录取通知书丢了?
典型谣言样本
一则“爱心接力”的消息在微信群热传,消息称:谁认识张华银这个学生,麻烦告知一声,录取通知书掉在103路,城南的公交车上,放在汽车总站调度室自己去拿请转发……
真相:
该谣言样本在2022年已出现,考生姓名、文案都是一模一样,还在浙江、湖北等地区传播,涉及地区官方均已辟谣。属于“旧谣新传”。
(“平安宿迁”微信公众号)
08
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奥运会自带空调和床垫?
典型谣言样本
一则“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奥运会,中国队在奥运村自装300多个空调、全队携带床垫”的消息在各社交平台广泛流传,引起社会关注。
真相:
经核查,此信息系谣言。官方回应称,奥运村每个代表团居住的楼是组委会统一分配的,每栋楼房型不同,制冷方式也不一样,奥运村可以提供移动空调租赁服务,代表团会根据天气情况,如果需要的话,可能会考虑租用,但是并没有自带空调安装。关于自带床垫情况,有个别运动员或工作人员,可能有自己的睡眠习惯,或者是住在村外官方酒店的工作人员,为更好为运动员服务,有时宁可在村内的地板上临时住一晚,所以会准备床垫。并不是整个代表团都自带床垫。
(新华社客户端)
09
春运抢票可提前90天预约?
典型谣言样本
一些平台宣称“春运抢票开始”“最早可提前90天预约”,引起广泛关注。
真相:
官方回应: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和办理火车票相关业务。2025年春运将于1月14日开始,按照目前火车票提前15天开始发售的规则,2024年12月31日将开售春运第一天火车。此类信息以官网发布内容为准。
(“铁路12306”微信公众号)
10
常穿黑色内衣易患癌?
典型谣言样本
坊间传闻,最好别买黑色衣服,经常穿黑色内衣易患癌 。
真相:
此传闻与事实不符。黑色是纺织服装产品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只要符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提出的"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规范,均可放心穿着。购买接触皮肤的纺织服装产品时,应从正规渠道选购达到A类或B类要求的产品。对新买来的纺织服装产品,尤其是直接接触皮肤类的衣物,进行适当清洗。
(科技日报)
*年度辟谣转载自"微信安全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