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朱德》民族的骄傲,人民的光荣(三)

旅行   2025-01-03 16:53   四川  



民族的骄傲  人民的光荣

(三)



 徐向前  

朱德同志是大山的儿子,具有山岩般坚强、刚毅的性格,热爱人民,憎恨敌人,胜不骄,败不馁,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他出生在四川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那是个险峰交错的山区,县城就坐落在高山上。1934年秋 ,红四方面军从川陕苏区向外线进攻,解放仪陇县城,我跟部队到过那里。朱德同志的少年时代,是在仪陇度过的。穷困的家境,坎坷的生活,山区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勇敢、顽强的品质,培养了他渴求光明、奋发图强、刚毅果敢、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和革命理想、革命事业结合起来,就放射出夺目光彩,成为他蹈险履难、革命到底的动力。

青年时代的朱德同志,曾在一无盘缠、二无同伴的情况下,只身徒步数千里,费时两个多月,从四川去昆明报考。其顽强意志,感人至深。南昌起义的队伍,在潮汕一带被敌击败后,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屹立于危难之间,勇挑重担,力挽狂澜,与陈毅同志率领一支仅剩七百余人的孤军,英勇苦斗,转战千里,保存了革命力量,传播了革命火种。其大智大勇,实属难得。长征途中,他年已半百,但仍像年轻人一样,生龙活虎,爬雪山,过草地,吃糌粑、青稞、野菜、树皮、草根,行军战斗之余,还和指战员一起打篮球,浑身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和钢铁般的力量。翻越大雪山党岭时,我们为保证他的安全,令部队给他备好坐骑、担架,他都让给伤病员用,自己坚持步行。夜晚宿营在半山腰里,冻得无法睡觉,就给大家讲故事,话革命,鼓舞同志们战胜风暴雪山,胜利实现北上计划。林彪、“四人帮”时期,他无法扭转局势,积愤在胸,特地书写“革命到底”四个大字,自励励人。他未能活到“四人帮”被押上历史审判台的那天,但坚信那天必会到来,胜利一定属于人民。

他的一生,经历了数不尽的苦难、风暴、曲折、艰险,也赢得了巨大的胜利和荣誉。他不因挫折而灰心,不因胜利而骄傲,总是那样沉着、从容、坚定不移、举重若轻,领导我们闯过一道道难关,夺取一个个胜利,向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迈进。他的坚毅性格和伟大形象,常使我想起毛主席的词句:“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我们的朱德同志,就是一座这样的革命大山。




                                  图文来源:朱德故居管理局    

                                  初审:审核组

                                  终审:胡春兰

 

朱德故里景区

国家一级博物馆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全国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全国青年文明号

全国“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地址: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大湾路  电话:0817-7555022


朱德故里景区
朱德故里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文明单位。提供朱德资料、思想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