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觉艺术中心(CCVA)第二届博士生论坛即将于2024年7月5日在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举办,来自英国、欧洲大陆和亚洲多所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及新晋博士将分享自己在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方面的研究。论坛注册通道已开启,可将此链接复制到浏览器或扫描二维码注册:https://www.eventbrite.co.uk/e/the-2nd-ccva-phd-forum-2024-tickets-912444725737?aff=oddtdtcreator
论坛时间:2024年7月5日 9:30-18:00(英国当地时间)
论坛地点: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伯明翰艺术学院 LectureTheatre(Margaret Street, Birmingham B3 3BX, UK)
论坛费用:40英镑
*仅限线下出席
演讲摘要:
Panel One: Representation and Narratives in Chinese Media and Art
第一组:中国媒体与艺术中的表征与叙事
10:15-10:30 Shuyuan ZHANG (University of Bristol)
Noir and "documentary": Chinese Television Crime Dramas from the late 1990s to early 2000s
张书源(布里斯托大学):《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的中国涉案剧中的“黑色电视剧”与“纪实类电视剧”》
本文将主要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被制作和播出的一系列中国犯罪类电视剧(“涉案剧”)中的几项议题。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一些以"涉案剧"为主的中国大陆电视剧,在风格、叙事、情感、角色等方面,体现出经典黑色电影、新黑色电影和西方语境下的“黑色电视剧”的特征。我认为,在过去十几年中,在英语世界出版的、面向中国电视剧的研究中,文本,相较于与政府,尤其是媒体监管部门的关系,收获了较少的关注。我将研究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风格如何与叙事共同作用,产出属于90年代21世纪初的独特“黑色感受力”。其次,我还注意到这一批“涉案剧”文本中展现的另一种倾向-一种“纪实”的吸引力。纪实类涉案剧是一种形式和风格的混合物,混合了纪录片,真人秀,情节剧等不同体裁,我使用了“纪实类”电视剧这个词,而不是“truecrime”或者“现实主义”——首先,“纪实”往往被一些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方自发使用,被用于宣传策略。其次,在这一时期,“纪实”一词除了强调真实案件改编之外,还包含了面向观众的,视觉风格上的承诺,和一些被短暂采用的、更激进的尝试(如“警察演警察”等)。这一批纪实类犯罪剧,除了体现对真实还原案件的渴求之外,一方面参考和回应了当时还在持续进行的严打语境下,高犯罪率的背景,和普遍的,对犯罪严刑峻法的意识形态,同时,在宽松的审查制度下,提供了视觉上的奇观和一定程度上的禁忌体验,并在大多数时候于结尾处提供法律、安全与秩序的回归。
10:30-10:45 Yizhi CHEN (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
Artist’s Self-representation through Avatars in the Social Media Age: An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Millennial Artist Artwork
陈一致(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社交媒体时代艺术家通过虚拟化身进行的自我呈现:中国“千禧一代”艺术家作品探索》
本研究探索了中国“千禧一代”艺术家在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下通过虚拟形象创作进行自我呈现的情况。中国“千禧一代”的艺术家是“数字原住民”,他们经历了从web1.0到3.0的互联网转变,从静态浏览页面,到全球社交互联,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交网络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如何利用不同的媒介来创作和展示自己的虚拟形象,以及他们为何创作虚拟形象作品是本研究探讨的重点。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剖析艺术家创作虚拟形象作品的策略和动机,用自我民族志研究方法反思我自己的虚拟形象创作,并展示如何将其结合成一个艺术项目。
本研究的目的有三:第一,深入了解塑造中国“千禧一代”艺术家作品的文化和艺术环境;第二,展示对当代艺术中实践虚拟形象创作的艺术家进行民族志和自我民族志研究的潜力;第三,有助于加深对社交媒体时代虚拟形象自我表征的复杂性和转变的理解。在这项研究中,我着眼于与我同是中国“千禧一代”的艺术家创作虚拟化身的动机和策略,通过社会表征的理论视角,揭示了影响虚拟化身艺术创作的潜在社会、文化因素。
10:45-11:00 Yanxi WU (University of Salford)
An Investigation of Online Exhibition for Contemporary Art: A case study of works from China in Northwest England
吴艳曦(索尔福德大学):《当代艺术网上展览调查:以英格兰西北部的中国作品为例》
该研究项目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中国当代艺术在线展览,这些展览最初在英格兰西北部,特别是大曼彻斯特和利物浦地区展出。它以三种不同的方式为跨文化背景下的数字策展领域做出了贡献。首先,本研究通过对中英两国策展人和当代艺术家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线上展览的期望和需求。其次,本研究对自2019年以来建立的“点对点:英国和香港”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它探讨了英国和中国香港之间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和之后合作在线艺术项目的可行性。第三,基于设计中的可供性理论,本研究比较了两种在线展览模式:Wix(一个自建网站界面)和Spatial(一个3D沉浸式在线平台)。根据这个分析,基于网页的展览和虚拟现实(VR)的展览在如何展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区别将被呈现。
这个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借鉴了数字策展和当代艺术史。重点是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特别是英格兰西北部不同收藏机构收藏的1979年以后的中国艺术作品。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在线展览的基本要素来提供新的见解。这是通过对其实际应用的讨论来实现的,并注意这解决了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通过在线平台远程展示艺术品的问题。
张书源研究案例,电视剧《福州国际绑架案》(1998)视频截图
Panel Two: Visual Narrative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and Art
第二组:中国当代摄影与艺术中的视觉叙事
11:30-11:45 Ziyi RE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The Im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Death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hotography
任子怡(伦敦艺术大学):《中国当代摄影中的死亡隐晦》
从20世纪80年代,死亡作为消逝、痕迹与日常的隐喻主题进入了中国摄影。与尸体等更为直接的描绘相比,死亡的表现在中国当代摄影中相对的委婉与回避,也许是因为它是一种文化与日常中的禁忌。因此,我的以摄影实践为主导的研究探索和发展死亡作为一种隐晦的、连续而不间断的的美学和主题如何在当代中国摄影中概念化与体现。我的摄影实践追溯了我和我的家人在我曾祖父去世前后的相关经历和记忆:该实践主要基于中国绵阳市一个名为魏城的村庄。通过拍摄家庭过去的和现在的住址、丧葬用品店、乡村风景,回顾与探索被忽视和遗弃的物品,并与家庭成员和当地的群众互动,我研究摄影如何描绘在生活经验中的过去和正在发生的死亡相关事件:物质的、象征的和情感的,以及摄影作品的重新质疑我们对死亡及其相关记忆的感觉的可能性。此外,我尝试参照相关的中西方中的语境与不同学科,以创建一种交叉与相互关联的方式,审视在我的研究中特定的地域性与文化所引起的潜在的差异表现,例如纪念、传统仪式与日常生活之间的交织关系,作为一种更加完整和主观的视角。
11:45-12:00 Yang ZHOU (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
Reimagining Garden Space: Understanding Hidden Narratives of Chinese Literati Gardens through Contemporary Art
周仰(伯明翰城市大学):《重新想象园林空间: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理解传统文人园的隐藏叙事》
中国传统文人园林空间超越了物理范畴,童寯称之为“愉快的梦”(童寯,1936);喜仁龙认为它是“画家的理想世界”(喜仁龙,1948);凯瑟克指出“所有的园林都基于幻觉”(凯瑟克,1978)。作为一种空间想象,文人园林反映了造园者的精神追求,尤其是中国道家思想,园林中隐藏着不可见的仙人居所。如今,园林早已脱离了其原始语境,我的研究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如何为园林带来新的对话。
结合艺术家个案分析与我的创作实践,本研究见识当代艺术家对传统文人园的多样化反应。彭薇的作品描绘了发生在园林中的奇幻故事,她的灵感来自传统叙事和自己的梦境,并从女性视角讲述这些故事,重新审视了历史上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徐累的绘画暗示空无一人的园林空间,包含了强烈的神秘感。徐累利用传统的画屏营造出亦真亦幻的园林,在他的作品中没有明确的叙事,但邀请观看者进入超现实的心理空间,想象不同的故事。我自己的创作使用摄影媒介来呈现传统道家想象中园林中那个凡人看不到的神仙世界。《摄影与灵体》作者哈维认为摄影是通灵的媒介(哈维,2007),因此我主张,摄影揭示了园林中不可见的时空,这一想象空间在中国极速的城市发展中为我们提供了退隐和沉思之所。
选自周仰在园林中的摄影创作《不朽的林泉》系列,该项目也是其研究课题的起始点
Panel Three:Posthuman and Digital Representation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第三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人类与数字表征
13:30-13:45 Tian Y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osthuman Art: On the Transversal Media of Screens of Post-Human Narratives
杨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后人类艺术:关于“后人类叙事”中作为屏幕的横向媒体》
作为对全球生物资本和生命政治的回应,后人类为未来人类生存韧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空间。在香港,本地艺术工作者亦透过艺术实践,给后人类的讨论带来了新的启发。为填补本地后人类艺术研究的空白,本文将探讨由香港策展人高颖琳策划的三场“后人类叙事(2020-2022)”系列展览。这个系列以其大胆的标题作为出发,不仅展示了我们的后人类困境,还通过艺术作品提出了新的生存方式。在本文中,我将以基于屏幕的艺术作品为出发点,探讨此系列展览对于后人类主义的阐述。在后疫情时代,“混合”的交流模式已让屏幕渗透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此系列展览如何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混合性,从根本上将其推向后人类哲学中的“横向性”概念。来自后人类哲学家罗西·布拉伊多蒂,“横向性”这一概念试图提议跨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在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认知的基础上,更新我们对于后人类的认知(2013)。换言之,我认为展览对于屏幕媒介的巧妙使用,凸显了媒介的“横向性”,从而揭露了主客体之间脆弱的边界,强调了后人类的叙事方式。与此同时,受卢克·赫斯潘霍尔关于人机内部互动的启发(2023),我将展示艺术作品的内容、屏幕、空间和观众之间的内部互动,试图理解这种横向性是如何构建的,以及通过展览中的屏幕艺术创造了哪些新的主体间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试图更新现有的屏幕艺术研究框架。我将展示展览中的特定场地装置,如何强调了展览设备的物质性以及观众身体的物质性,从而建立了朱莉·安娜布鲁诺所说的“成为屏幕(2014)”的横向性,并最终引出了什么应该被视为屏幕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屏幕艺术作品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等质问。
13:45-14:00 Yishun LI (King’s College London)
A Posthuman Rhapsody: The Queer Corporeality and Subjectivity in Lu Yang’s The Great Adventure of Material World – Game Film
李谊舜(伦敦国王学院):《后人类狂想:陆扬《物质世界大冒险——游戏电影》中的酷儿身体性与主体性》
本章讨论了艺术家陆扬的影像作品《物质世界大冒险——游戏电影》中的酷儿未来主义美学和后人类身体性。这件作品是艺术家正在进行的游戏实验项目的影像呈现,观众将跟随主角物质世界骑士的视角,在一个数字构建的世界中探索并试图于不同层次的存在中生存。作为一名处在事业上升期的多媒体艺术家,陆扬所创作的动人影像作品深受日本漫画和动漫、游戏亚文化、宗教、生物医学和科幻影响。出于对人体和科学的深厚兴趣,陆扬的实验性作品将他的从科学技术,流行青年文化,和宗教信仰中汲取的美学结合在一起,为人类的未来呈现出新的愿景。作为陆扬迄今为止所创作的最冒险和复杂的作品之一,《物质世界大冒险》探讨了人体、性别和性,并以后人类主义幻想中重新构想的生存方式来回应全球新自由主义经济和消费文化。本章节在深入分析这部电影如何通过其视觉语所转化而来解构性的力量,从而使性别、性和身体的规范观念发生酷儿化的同时,还主张陆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第三空间,具有巨大的非二元能力,能使我们对现实和主体性的认知产生影响。为了论证这些观点,我借鉴了德勒兹-加塔利式后人类性爱、欲望、身体和赛博格的理论,以解释影片中出现的各个角色的激进性,并理解艺术家如何以及为何将生活经历和精神性与“物质世界”中的后人类主义美学交织在一起。
14:00-14:15 Yiyang CHEN (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
Image as Data: Investigating Pleasure as a Feminist Intervention in Painting Practice
陈伊扬(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图像即数据:愉悦作为女性主义对绘画实践的干预》
本研究深入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的凝视理论和黑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探讨动态影像和绘画中固有的视觉愉悦,并将“怪异”与“愉悦”作为女性主义干预融入艺术实践。它旨在探索绘画如何通过 "交叉性 "和个人主观性的框架来表达女性主义观点。该项目重温了弗兰肯斯坦的神话和中国故事《画皮》(《聊斋志异》)。通过在线访问《画皮》插图版的数字藏品和参观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实物馆藏,该项目从怪物/人类和屏幕/身体之间的窥视癖角度,审视了观看的乐趣和观赏性。它还通过重访神话的数字档案收藏,利用模仿/戏仿重新激活 "观看快感",审视屏幕的模糊性,并在后殖民主义的背景下探究数字方法如何实现在档案研究中检验图像的功能。本研究的实践部分以这一中国神话的数字收集和档案为重点,旨在运用图像作为数据和现场中的多媒介实践的方法,对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描绘女性和身体的无数方式做出回应。此外,从女性主义艺术遗产中汲取灵感,我探索当代绘画的新创作模式,以回应绘画作为女性主义研究领域的一种延伸而非只是一种媒介表达的这一观点。
陈伊扬,《Myths of Disavowal》,影像,2分29秒,2024
Panel Fou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nsition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第四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历史与文化转型
14:45-15:00 Funa Y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Chinese Folk Art in Transition: Cultural Symbolism, Academization, and Resistance from 1949
叶甫纳(伦敦大学学院):《中国民间艺术的转型:文化象征主义、学术化和抵抗》
本研究详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演化历程,追溯其概念与历史线索,并提供了反映其变迁角色的明确定义。从毛泽东时代起,民间艺术作为文化身份和意识形态的载体,到改革开放后其复杂的学术化过程,始终是代表人民精神风貌的活跃象征和文化名片。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设立及最终解散,也标志着民间艺术地位的学术波动。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民间艺术如何在当代艺术话语中发挥参照作用,并作为挑战西方霸权叙事、培养文化自信的工具。在互联网时代,研究识别了双重景观:官方认可的民间艺术与充满活力的草根运动。这种二分法提供了一个视角,以观察民间艺术在数字环境中中国文化对话中的持续适应。
15:00-15:15 Huiyu ZHAO (Durham University)
Learning Art from the Soviet Union: the transmission and adaption of Soviet art style in China in the early 1950
赵惠宇(杜伦大学):《向苏联学习艺术: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艺术风格在中国的传播与转变》
本课题探讨社会主义中国第一个十年(1949-1959年)对苏联艺术范式的接受与拒绝。尽管有许多学术著作从政治、国际关系和经济等方面探讨了冷战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老大哥”苏联之间的复杂关系,但对这两个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却没有进行细致的讨论。这种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这两个占据了地球上近六分之二土地的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期间和之后的世界历史上,两者之间的“兄弟“情谊和竞争关系构成了最曲折的故事。共产主义领导人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主要是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1966年狂热的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合作与竞争,对全球和两国内政治都产生了影响。本课题通过分析视觉艺术产品的生产、转移和复制,探索中苏之间以往未被关注的文化关系。本课题希望通过对人物、展览、理论和出版物的梳理,更全面地展现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之间的艺术交流。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是:苏联艺术的范式是如何被带到中国,然后被吸收、同化并最终被摒弃的。通过对所谓“蜜月期”的中苏艺术交流的深入研究,本课题将回答为什么在中国的同类艺术中仍能看到苏联社会主义艺术的影子。
15:15-15:30 Nanke NING (University of Salford)
Understanding Cultural employment and work in the Chinese Art Sector
宁楠柯(索尔福德大学):《理解中国艺术领域的文化就业和工作》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艺术和文化领域经历了显著的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者。这一扩张带来了在管理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项目、文化机构、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其他创意机构)的复杂性增加。因此,这一领域的关键贡献者,特别是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工作的个人的持续成功,在推动这些领域以及整体国家经济的增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从这一特定视角对中国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缺口。本研究关注于审视中国艺术领域工作人员所面临的职业机会和挑战。通过收集问卷数据和对艺术及文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访谈,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缺口。通过探索有关中国文化和艺术产业的文献以及收集到的实证发现,本研究建立了理论洞见与现实数据观察之间的潜在联系。
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揭示中国艺术领域文化就业和工作的复杂性。它解答了与中国艺术产业发展相关的关键研究问题,艺术工作者与艺术组织之间从职业角度的互动,以及中国艺术工作者在建立可持续职业过程中所面临挑战的根本原因。该项目的学术目的在于增进对中国艺术和文化领域不断变化动态的理解,同时也提供实际建议,以增强这些领域内工作人员的能力发展。
选自叶甫纳的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转型:文化象征主义、学术化和抵抗》
Panel 5: The Migrant and Diaspora Nar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第五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移民与离散叙事
15:30-15:45 Chenchen ZHU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Mobility, precarity, cross-border network-building, and artworks of young diasporic Chinese artists in Amsterdam and Paris
祝宸宸(阿姆斯特丹大学):《流动、不稳定性、跨境职业网络与艺术表达:年轻中国艺术家在欧洲的离散叙事》
当代艺术世界在过去三十年里见证了艺术家和艺术品跨境流动的激增,这一现象经常被形容为当代艺术的全球化。过往的研究大多是从国际艺术市场的扩张、支持性的国家文化政策、全球范围内激增的双年展和艺术驻留计划等角度来讨论的。然而,对实际参与并受到艺术全球化进程影响的艺术家群体的实证研究却不足,尤其缺乏对游走于“本土”和“全球”之间,频繁参与跨国艺术创作和建立职业生涯的艺术家的关注。鉴于中国年轻艺术家在海外学习艺术和发展艺术职业的持续趋势,本研究将探索在欧洲的年轻中国艺术家有关离散的经验和看法,研究影响其跨境流动、职业发展和创作实践的因素。虽然出生在1980年后的年轻一代中国艺术家的社会和艺术经验与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实践者产生了明显不同,并且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叙事的重要力量,目前的学术研究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仍显不足,所以本研究希望为相关讨论做出贡献。基于创意阶层流动和职业发展的理论和研究,结合对创意产业劳动经验的交叉视角,本研究将关注在中国和欧洲(阿姆斯特丹、巴黎)之间流动的年轻中国艺术家群体,并聚焦他们的移民经历、跨境职业建设、以及与艺术家职业生涯和散居生活相关的不稳定性和机遇。
这项博士研究将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文本分析、参与式观察和民族志等定性方法,研究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和巴黎、但经常在欧洲和中国之间流动的年轻中国艺术家。主要目的是突出艺术家对迁徙、劳动和艺术经历的主观描述。多地点田野的方法是比较和分析各地不同的文化政策、当代艺术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如何形塑了年轻中国艺术家在欧洲的不同离散叙事。
15:45-16:00 Charlotte YAO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 Chinese diasporic feminist narration in resistance to the patriarchal home/homeland
姚多金(伦敦艺术大学):《述说不可言说:中华离散女性主义叙事对来自祖国和家庭的父权抵御》
我的研究旨在通过移动影像实践发展一种离散女性主义叙述,以抵御从祖国和家庭蔓延至离散的父权主义。
2022年1月,中国徐州一段一个八个孩子的母亲被锁在棚屋内的视频在中国社交网络上疯传。然而,媒体和社交网络上的谴责和关注很快受到了政府的干预。意识到性别歧视是当权者维护其统治合法性的先决条件(Hong Fincher 2018; Yuan 2021),这一事件促使我思考在信息控制的政体下去对抗挥之不去的父权。
中华离散女性主义针对中国的父权及其蔓延至离散的问题。中国父权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勾结的产物,与中心主义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相互作用(Yin & Yu 2020; Welland 2018)。这项研究的关键在于利用移动影像和交叉媒介的实践,探讨如何叙述那些难以言说的内容。这将涉及实验性写作和图像制作,并与被颠覆的现成材料结合。引用劫持的概念(Flotow 1991),现成的影片素材、文字、图片和声音将被重新利用,以在父权制的话语中安插女性主义。通过多层的移动影像叙述来解放长期被历史和政治霸权压制的支离破碎的声音。中国父权是跨历史、跨文化和跨国的(Hua 2013)。离散女性主义挑战以父权为正统的叙述方式,努力纳入性别、种族、阶级、残障等少数群体被忽视的经验。在这份研究中,“离散”(diaspora)一词的使用超出了所指的犹太历史的单一范畴,包含了更广泛的概念,即发生在跨地域、性别身份(Russell 2020)、理论与现实生活、以及网络和附近的流离之中。
16:00-16:15 Chang LIU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Xinzhuang: Everyday and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in Beijing's Migrant Art Community
刘畅(伯明翰大学):《辛庄:北京移民艺术社区的日常与非凡经验》
北京·辛庄是一个北京城郊的移民艺术社区,包含9个行政村,与北京圆明园画家村一脉相承。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辛庄社区以发展出了当代社区“文化自治”新范式。社区由艺术工作者、美育实验者和文化践行者们共同构建的,具有自下而上的“草根”和“非正式”特点。它在北京城郊的形成和聚集,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高度审美化、伦理化(秩序化)和生态化的社区发展模式。
该研究以辛庄社区为案例,重点关注艺术家对日常的重塑。尽管广泛认识到地方、空间、情感、记忆和身份在塑造日常生活经验中的作用,但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社区的最新动态,特别是城郊移民艺术社区的深层次理解仍然有限。本研究通过通过2021年至2023年三年间深入的实地考察和78份半结构化访谈,探索了辛庄社区艺术家和艺术空间的日常实践和动态,揭示了中国先锋艺术家对日常的重塑。
研究结论视日常实践为塑造日常体验和归属感的动态网络,展示了人类行为与人、物质和地方的紧密交织,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素。该研究由“社会学”、“人类学”和“艺术学”等一系列跨学科方法共同构建其框架,它的发现和论述,一方面可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史”、“艺术介入”理论提供拓展案例;另一方面,进一步论证中国当代“地方文化自治”的新范式与“后农业社会”概念的互动,促进国际对话。
选自刘畅的研究《辛庄:北京移民艺术社区的日常与非凡经验》
————————
中国视觉艺术中心
Centre for Chinese Visual Arts
中国视觉艺术中心(CCVA)设立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立足于国际视野,CCVA 旨在发掘和建立关于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和视觉文化研究与实践的新观点,通过教学、研讨、展览和出版来生产和呈现新的知识贡献。CCVA 为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英国的学者、教育者、艺术家和设计师建立一个跨文化的学术网络,以利于相互交流、分享与创新。CCVA 鼓励并发展有关中国视觉艺术的研究合作,携手重要艺术院校,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为本中心博士生、博士后研究和访问学者提供学术支持和专家指导。
关注我们
www.ccva.org.uk
Email: ccva@bcu.ac.uk
⬇️可点击“阅读原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