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娱人乐己”,“星标或置顶公众号”精彩内容,第一时间送达
明朝皇帝里,可以说是各种类型都有,朱元璋属于奠基者,朱棣属于叛逆者中的王者,万历嘉靖属于不爱上班的那种,朱由校则是属于不务正业那种,万历则是属于越忙越乱那种,本想一步一步把大明王朝给救回来,结果却一步一步把大明王朝给踹下来。
不过,崇祯这孩子也确实悲催,16岁还在上初中的年纪就接手了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关键是还没受过啥正规帝王教育,干啥都是主打一个跟着感觉走。
说起来吧,明朝其实到了明穆宗朱载坖那里就差不多要玩完了,但“隆庆开关“愣是把大明王朝又捞回来一把,再加上后来的张居正改革,大明王朝实现了短暂的中兴。
可惜摊上了万历这么一个不爱上班的主,不爱上班还爱玩,而且是又菜又爱玩,也许是家底太厚了,给了万历一种“自己强的可怕”的错觉。
于是,万历三大征,家底瞬间掏空,还让后金的努尔哈赤趁机做大做强,关键是万历活的还长,整整干了48年才“下线”,这大明王朝算是彻底被霍霍了。
此时的明朝民不聊生,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不提也罢,干了一个月就去找万历报到了。
接下来的天启帝朱由校,明朝著名木匠,整天沉浸在艺术创作中,不过这也让大明王朝有意外收获,因为他搞了个阉党、文官相互制衡的局面,明朝竟然形成了一套由内阁和司礼监代劳的“自动化”政务处理系统。
只是没想到,崇祯这一勤政,直接把这套系统给“搞懵”了。
崇祯不仅勤政,还特别好学、自律,简直就是皇帝中的模范,但问题是,崇祯的过度介入,让大臣们感到不适,也打破了已经形成的政治平衡,更要命的是,他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主。
1628年,16岁的初中生崇祯继位后,一开始那可是信心满满,立志要力挽狂澜,重振朝纲,做个英明神武的君主,挽救大明于水火。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可万万没想到,他这第一步就错了。
刚上台那会儿,他雷厉风行,把权倾朝野的魏忠贤阉党集团一锅端,一时间,崇祯已经开始幻想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了,可他不知道的是,他把魏忠贤踹掉的同时,把自己的“钱袋子”也踹掉了。
魏忠贤这家伙虽然权倾朝野,联合阉党迫害东林党,但这正是天启帝的高明之处,扶植阉党制衡文官集团,防止一方做大失衡,两方之间的争斗,无形之间加强了皇权,这是这套“自动化”政务处理系统运行的关键。
更何况,虽然魏忠贤贪财敛财,通过各种手段剥削压迫江南士绅富商,但也着实给明朝国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银子,解决了财政危机。
只可惜,随着崇祯这第一刀下去,给文官集团去除了阉党这道“枷锁”,明朝的“自动化”政务处理系统彻底瘫痪。
魏忠贤在的时候,朝廷虽然乱,但还能勉强维持个运转。他就像个“搅屎棍”,虽然搅得满朝风雨,但也让各种势力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崇祯这一棍子下去,平衡打破了,朝廷就开始乱了套了。
就说这工商税,那可是魏忠贤那时候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搞出来的,针对的目标就是文官集团和士绅阶层,魏忠贤一死,都嗷嗷着要废除,崇祯经不住忽悠,脑子一抽,废除了工商税。
这下可好,财政收入锐减,要说吧,崇祯确实是个好皇帝,但这个评价类似于“你是个好人”,国家没钱,他就提倡节俭,为了省钱,他减少赈灾银两,灾民流离失所更加严重,他减少饷银,整个明军毫无战斗力。
即使这样,最后还是穷到向文臣借钱,有意思的是,最后李自成攻破北京,从他那搜出白银3700万两,黄金150万两,合着崇祯是坐在金山银山哭穷啊,怪不得都不借他钱,原来是早就看透了他。
在崇祯的操持下,国家没钱打仗了,农民负担也重了,起义那是此起彼伏,跟放鞭炮似的,一个接一个。
崇祯一看形势不妙,就开始四处摇人,袁崇焕这个冤大头映入眼帘,觉得这家伙是个能人,能守住辽东,还给他定了个“五年平辽”的小目标。
结果呢,袁崇焕是拼了老命在辽东打转转,可崇祯却在家门口被后金给偷袭了,还差点丢了北京城。这下崇祯急了,也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袁崇焕给咔嚓了,理由是“通敌叛国”。
阎鸣泰,天启年间立下赫赫战功,结果被崇祯当成魏忠贤余孽给抄家了,反观王在晋,堂堂兵部尚书,竟然拒绝在喜峰口设兵防守,结果把清军给放进来了,这够得着砍头了吧,结果呢,削籍除官了事。
可以说,崇祯的每一步操作都在意料之外,主打一个捉摸不定。虽然他已经很努力了,很遗憾,只是加速了他成为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