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了|莱顿国际电影节观影体验vol.2(叫花鸡版)

2024-11-10 20:00   河北  

说起认识他的过程,其实没有多少所谓惊奇的际遇,一切都好像应该发生,会发生。和叫花鸡认识,是我在刚拿到行李,准备在史基浦机场换乘火车时,主动搭讪的。他一头长发,全身的黑色牛仔,靠着两个行李箱站着,在搜索怎么坐火车。要同行的人总是一眼能看到对方。

他总给人一种忧郁的气质。他说他喜欢摇滚,着装上也喜欢皮衣和牛仔。如果他不说,我很难想到他来这之前已经是多年的国企员工了。也许是这个原因,他始终无法让自己在原来那个环境中安然自处。他来自油田,这个名词总是充满了对于工业化的想象。一如他人,身上的气息就像刚从地里打出来的原油一样,厚重浓郁。他总说要燥起来,听歌要燥,弹吉他要燥,喝酒要燥。可是我想,他嘴上说要燥,不过是心里的沉郁需要代偿罢了。‍‍‍‍‍‍‍‍‍‍‍‍‍

我的专业和他不同,他的课业也比我繁重许多。电影是他的爱好,他对电影有充分的激情和认识。于是他和野鸡影展发生关系也是自然而然的。‍‍‍‍‍‍‍‍‍‍‍‍‍‍‍‍‍‍

稿是我催的,字确是他自愿写的。见字如见人,我说再多还是在勾勒轮廓,就让他用自己的文字好好介绍自己吧。‍‍‍‍‍‍

——三黄鸡

《最卑贱的人》观影现场,钢琴家与拟音师
经久不息的掌声中,钢琴家与拟音师的三次谢幕后,电影落幕。离开市政厅投入夜色时,才恍然在这本就寂静的夜晚,好像突然就暂离了时间,进入到一个没有语言的世界。

关于茂瑙,诺斯费拉图是不朽的,但最初后只惊异于百年前有这样的产出,是怎样的不可思议,并没有对茂瑙有所了解,这一定是遗憾。因而能有这样的机会去再次认识这位默片时代公认的大师,也实乃幸事。

来到影院门口,擦肩而过一位白发长须的老者,礼貌的问下这里是否是这部电影的地点,得到热情的肯定回答。电影开幕才知道这位老者就是这部电影的拟音师,模拟吹哨,敲桌子,钥匙环碰撞等音效,小小的惊喜。入座,和旁边的女士寒暄几句,环视一周发现大部分还是年龄偏大的长者,是因为这部电影更亲近于他们的时代吗。

电影播放前是半个小时的电影讲解,要惭愧的讲,这样的听力训练是极为吃力的,但还是能理清讲述人的主旨与脉络,即茂瑙对于摄影技术的革新,以致影响到后世希区柯克等一众大师。在本部电影中也有明确体现,运动镜头的大量运用,镜头的模糊与虚化和人物情绪的契合,摇晃镜头对于梦境中的惊恐与不安的塑造,以及贯穿始终的光与影的完美调度,组成电影长河中永恒的艺术。

灯光忽暗,琴音渐起,就这样来到了Atlantic酒店门口的雨夜,旋转门后,门卫意气风发的周旋于客,自豪的回到家中,哪曾想过今夜之后自己会是何等失落。琴音随着制服的褪去,激昂到忧伤。曾经稀松平常的自豪,邻居的艳羡也随之消散。被解雇的那一刻,瘫在墙上,眼神空洞的绝望,和后续谎言被揭穿时的惶恐,着实令人动容。特别爱大厦倾倒的那一幕,和门卫梦中盘旋的面孔,配上不和谐音阶带来的紧张感,不情愿的体会到环境对精神的重创。直到最后老门卫无力的垂坐在盥洗室,长长的如鲠在喉。

电影本身的剧情结构并不复杂,但每一帧影像都美到失语又振聋发聩。一个半小时中,除了一位女士时不时响亮的笑声,总体一片沉默。影片结束时,情绪控制我猛烈的拍击双手,长达数分钟的掌声,为这恰如其分的每一滴琴声,戏剧张力溢出的每一幅光影,将这个微笑与忧伤氤氲的夜晚,就融在脑海里。

荷兰的秋夜气候还是宜人的,沉入夜色,细雨微凉,月亮和灯光都无声的躺在水面上。沿着河边挪动着脚步,电影已结束,就是久久无法走出这份沉默。弃离了太多来到这里,面对一切棘手的烦恼,不断堆积的作业,一无所知的文化,各种难以入口的奇怪食品,茫然或踌躇,最终是不是为了穿上一件看起来的那样气派,威风,门卫的外套,拥有这件外套后,真就会改变对一切还常有怀疑的内核么,失去后,又怎么重构自己的精神。我不愿把它归结为牢骚话,因为这是长久的困扰,但无疑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是正确的,无论美好怎么定义,要往前走。生命不总顺利,但昂扬的精神会引导我们一切向好,茂瑙任性的把结局改的如此美好,是否也为我们的精神注入一针兴奋剂呢(尽管我觉得确实有所偏离甚至离谱,我要直言并不喜欢这个结局)

塔可夫斯基在书里写道,电影本身再也不能作为新颖奇特的艺术现象吸引观众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或审美好恶也与日俱变。但这样的电影,是经典,也是长久以来人类生命中普遍共存的矛盾体现。我愿意相信它会长久的存在于时间中,因为我认为美是永恒的。

PS: 这是来到荷兰之后参加的第一次电影节。面对众多选择无从下手之时,多谢三黄鸡举荐,才注意到这部电影的重制放映与难得的新奇体验,即现场配乐的方式。奈何起初30欧的票价颇贵,引发了对艺术需求的些许质疑,所幸最后一天放出30岁以下10欧的特价票,等等党的大胜利。

 


野鸡影展
野鸡的宗旨:没事找事,逮谁骂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