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怎么吃?这样“干饭”更健康!保定疾控来支招→

文摘   2025-02-01 20:07   河北  

春节,这正是亲朋好友的聚会、吃团圆饭的美好时刻。同时节日期间人员流动大,食物消费种类多,群体聚餐激增,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

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提醒广大群众,节日期间要警惕食源性疾病,确保健康度过佳节。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


一、春节期间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
把好入口关,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材
在购买食材时,优先选择信誉良好、有正规营业执照的商超或农贸市场;仔细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包装情况,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2
妥善保存食材

春节期间购买的食材较多,应合理规划储存空间,将不同种类的食品分类储存,避免交叉污染;将冷藏食品置于冰箱冷藏室,并确保温度控制在4℃以下,以抑制细菌滋生。

3
谨防误食误用
避免采摘、销售、食用不熟悉的野菜及野生菌,以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将食品及原料与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农药、鼠药、甲醇等)分开存放,防止误用误食。
4
注意个人卫生
在烹饪和进食过程中,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处理生肉、生鱼等食材后,要及时洗手;烹饪时穿戴整洁的衣物,避免头发、灰尘等污染食品。
5
烹饪食品要烧熟煮透
在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食品烧熟、煮透,特别是肉类、禽类、蛋类、菜豆等易感染食源性疾病和易引起中毒的食品;在处理生熟食品时,要使用不同的餐具,避免交叉污染。


二、节假日期间重点关注的食物中毒来源及预防措施


1
海鲜类

1)中毒来源:


墨鱼、带鱼、虾等海鲜较易被污染,可能引起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2)预防措施:


购买正规渠道、来源明确的海鲜产品。烹饪海鲜时要确保煮熟炖透,以杀死潜在的细菌。
2
腌制食品类

1)中毒来源:


腌制食品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


2)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避免在炖肉或炒菜时误放亚硝酸盐。
3
发芽土豆类

1)中毒来源:


发芽的土豆含有大量龙葵素,可引起中毒。


2)预防措施:


土豆应避光保存、放在阴凉通风处,并尽快食用,如果发芽了应避免食用。
4
未炒熟的豆角类

1)中毒来源:


未炒熟的豆角含有皂苷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


2)预防措施:


烹饪豆角时要确保充分烧熟煮透。
5
毒蘑菇类

1)中毒来源:


误食有毒蘑菇可引起中毒。


2)预防措施: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的蘑菇。如有疑虑,可咨询专业人士或进行鉴定。
6
发酵米面食品类

1)中毒来源:


食用被污染的发酵玉米面、变质的糯米面汤圆、久泡的木耳等食品可能引起米酵菌酸中毒。


2)预防措施:


家庭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避免食用有异味、霉斑的发酵米面食品。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售、不食用酸汤子、吊浆粑、湿米粉等发酵米面食品。
 


在春节期间

我们要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

让身体在欢聚之余

也能得到充分的呵护

最后

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来源   保定疾控

编辑   陈   静

责编   齐春雷

审编   李   燕

监制   谷亚军

总监   刘轶峰



蠡县发布
欢迎关注蠡县发布,本公众号由蠡县广播电视台管理。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更多、更快新闻尽在“蠡县发布”,欢迎社会各界投稿,邮箱:lixianfabu@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