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人精神” 汇聚向善力量】2024年上半年“潘集好人”事迹(孝老爱亲篇)

政务   2025-01-28 10:25   安徽  


 学习“好人精神”

汇聚向善力量

 专栏 


开栏语:


2024年上半年,潘集区文明办开展了“潘集好人”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7位“潘集好人”。为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积极营造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从1月6日起,潘集发布开设《学习“好人”精神 汇聚向善力量》专栏,陆续推出“潘集好人”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近“潘集好人”,学习他们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推动潘集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周治芳:用自己的行动

诠释着“孝”的真谛



周治芳,女,出生于1969年3月,是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柳叶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她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孝”的真谛,被当地居民誉为“潘集好人”。


周治芳的婆婆因为年迈,逐渐患上了多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面对这样的情况,周治芳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


每天清晨,周治芳都会早早起床,为婆婆准备好早餐,然后帮助她洗漱、穿衣、吃饭。由于婆婆瘫痪在床,无法自主翻身,周治芳经常按时为她翻身、按摩,以防止褥疮。为了让婆婆吃得健康、营养,周治芳还会根据婆婆的口味和身体状况,精心准备各种食物。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周治芳还非常注重婆婆的心理需求。她经常陪婆婆聊天,给她讲一些村里的新鲜事,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在周治芳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逐渐稳定,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周治芳不仅要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还要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她总是说:“婆婆也是妈,照顾她是我应该做的。”


周治芳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谛,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边的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让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在潘集蔚然成风。


除了照顾婆婆,周治芳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她经常参加社区里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她的善举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热心肠的周大姐”。但她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能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很快乐。”


正是有了像周治芳大姐这样的热心志愿者,社区才变得更加温馨和谐。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着爱与温暖,成为了社区居民心中的榜样。



孙旭:助老孝老传美德,

爱老敬老献爱心



孙旭,男,1977年1月出生,家住潘集区芦集镇,现在潘集区潘三矿工作。在社会的大家庭中,总有一些默默付出的人,用爱心和行动诠释着人性的美好。他们用温暖和关怀点亮了老人们孤独的晚年。家住芦集镇潘三西社区孙旭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爱心的使者。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对五保户老人的关爱承诺,用自己的力量为老人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杨世尊是一位年逾古稀、双目失明的残疾老人。孙旭看到老人破旧的房屋、简陋的家具和老人眼中的无助与孤独。从那一刻起,孙旭便下定决心要改变老人的生活。每个周末,孙旭都会准时出现在老人家中,为老人打扫房间、洗衣做饭。他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耐心地陪老人聊天,倾听老人的心声。有一次,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到了腿。孙旭不仅及时送老人去医院,还在老人住院期间,每天都为老人煲汤送饭,照顾得无微不至。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孙旭还关注老人的精神世界。在重要的节日,孙旭更会精心准备礼物,给老人带来惊喜和欢乐,让老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家庭的温暖。春节时,孙旭会为老人贴春联、挂灯笼,祝福老人新的一年健康快乐。在孙旭的悉心照料下,杨世尊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不再有孤独和无助,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希望和满足。


孙旭的善举不仅温暖了杨世尊的心,也感染了身边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加入到关爱残疾老人、困难户、五保户老人的行列中来。






来源丨区委宣传部

审核丨李娜 刘明胜 黄飞

监审丨谭敏


主 办  中共潘集区委宣传部

承 办  潘集区融媒体中心


潘集发布
这里是中国潘集,淮南煤电化的主战场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展示潘集形象,传递权威信息,服务大众百姓,关注社会民生,“潘集发布”欢迎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