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寒假悄然而至,年味日渐浓郁,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即将到来,我们的城市--哈尔滨正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充分的准备迎接这场体育盛会。亚冬会不仅是一场国际赛事,更是展示城市形象与文明风貌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青少年滥用涉麻精药品及非列管成瘾性物质的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社会安全稳定。为此,在欢庆与期待的同时,哈尔滨市公安禁毒部门特致此信,旨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筑牢假期禁毒安全防线。倡议如下:
一、了解毒品及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提高识别能力
1.毒品种类繁多,除了传统认知的海洛因、冰毒、K粉之外,伪装成“跳跳糖”、“邮票”、“饼干”、“奶茶”的新型毒品花样翻新,打着“聪明药”、“开心水”名头的“新精神活性物质”被滥用成瘾,它们以其隐蔽性强、伪装度高、危害性大等特点,诱导青少年在不知情或好奇心驱使下尝试,进而成瘾,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业、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麻精药品,即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它们在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因其潜在的依赖性和滥用风险而受到严格的法律监管。第三代新型毒品往往是不法分子对涉麻精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后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如依托咪酯、右美沙芬、曲马多等,现均已被列管。
3.非列管成瘾性物质是指国家尚未规定管制,但具有成瘾性且易被滥用的物质。近期社会上出现青少年群体滥用“笑气”、“打火机气--丁烷”、“Rush”、替来他明、普瑞巴林等非列管成瘾性物质的情况,对社会公共安全和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上述物质暂未作为毒品管控,因此在青少年群体间成为“毒品平替”,盛行致瘾,但长期使用或滥用也可能导致身体依赖、心理依赖,并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二、关注孩子成长,加强沟通交流
作为家长,您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守护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远离这些危险物质。
一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家长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与支持。青春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和探索欲较强,寒假期间更容易受到毒品等外界不良诱惑。家长应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对毒品、麻精药品及非列管成瘾性物质的抵抗力,避免误入歧途。
二要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毒品侵害的重要基础。寒假期间,家长应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中健康成长,避免孩子因课余时间过于无聊或空虚而陷入不良社交圈子,增加接触毒品、麻精药品及非列管成瘾性物质的风险。
三是加强对孩子的毒品知识普及。家长要向孩子详细介绍毒品的种类、外观、成瘾性及其对身体的危害性,教育孩子如何识别毒贩的诱骗手段。同时鼓励孩子观看高质量的禁毒宣传片,利用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案例,深化他们对毒品、麻精药品及非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危害的认识;引导孩子积极参与“青骄课堂”等线上禁毒教育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更多禁毒知识和技能。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禁毒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与孩子共同讨论禁毒知识,确保他们在寒假期间远离毒品侵害,健康成长。
三、做好表率示范,营造无毒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禁毒工作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毒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是要坚决做到自己不沾染毒品,不涉足任何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向孩子传递出对毒品的零容忍态度。同时如有用药需求,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药品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二是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引导他们远离可能涉及毒品的不良朋友,定期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同时,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教育孩子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三是在家庭中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让孩子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会更有勇气和力量去抵御毒品等不良诱惑。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无毒的天空,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创无毒家庭,喜迎乙巳蛇年,护航亚冬盛会。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祝新年快乐,家庭幸福美满,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