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 感受身边变化】我们这一年——强化保护传承 讲好文物故事

时事   2024-11-21 15:24   山东  

我们这一年

——

强化保护传承

讲好文物故事




2024年度,滨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坚持文物保护与利用相协调,推动文物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一、国宝搬进新家,文物“活”了起来



为切实有效地改善文物保存环境,进一步加强文物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5月正式启动库房文物整体搬迁工作。在经历出柜整理、打包封装、转运入库等环节后,文物搬迁工作圆满完成,共计搬迁各类文物600余件/套,标本、铜钱100余袋,全程安全无事故发生。随后在进行清点核对、登记入柜和展陈布展等工作后,在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滨城区历史文化展厅正式开馆。展览分为五个部分,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当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遗迹、主要历史名人和珍贵文物为基本内容,以实物、图片、复原场景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现了滨城区的基本历史文脉。自开馆以来,接待众多集体参观活动,得到公众较好反馈。此次搬迁、展览,使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文物管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得到进一步增强,结束了长久以来没有展览场地,馆藏文物无法对外展示的处境,是实现文物从“护”起来到“活”起来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开展文物普查,全面摸清家底

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基本情况,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滨城区积极响应,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立了滨城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协调机制;召开全区四普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暨业务培训会,印发四普实施方案和宣传工作方案,成立区文化和旅游局四普工作专班并组建区级普查队,先后参加省、市级四普培训9人/次,保障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5-10月,全区287个村居社区已收回调查资料246处,覆盖率达到85%;新发现重要文物线索4处,发送宣传报道4篇,33处已知文物点的数据采集基本完成。滨城区早行动,创新制作摸底调查表,积极引进专业队伍开展地下文物调查,有利保证了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三、实施保护项目,旧貌重换新颜


保护文物不仅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保护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持续开展文物保护,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加快文物保护项目落实,全面完成12套22件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在项目结项验收会中,专家们对每件文物的修复情况进行逐一对比查看,修复工艺、流程、效果均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与认可。本项目是滨城区开展系列文物保护项目以来,开展的首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通过对文物病害进行修复,消除了潜在隐患,提高了保护水平,基本恢复了文物原貌,极大满足了宣传展览的需要,有利促进了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对今后开展馆藏文物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文物走出“深闺”

       促进传播利用


宣传是文物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2024年,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滨城区15件馆藏革命文物参加与滨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筚路蓝缕—渤海革命老区抗日战争纪实展”。本次滨城区参展文物有滨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王墨林使用过的毛毯,有抗日战争时期王青玉从事地下工作时使用过的打磨锤,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军区文工团使用过的服装,还有1940年张心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学习记录……一件件鲜活的文物、一段段清晰的文字,是革命历史的见证,生动展示了渤海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的光辉历史。本次联合展览,使滨城区文物走出“深闺”,走向大众,有利促进了馆藏文物的传播与利用。


下一步,滨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深入开展各项文物保护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更多的群众走近文物、关爱文物,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努力推动滨城区文物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


END



滨城融媒
新闻资讯,舆情热点,娱乐生活,广电媒体,关注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