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领先!7年,超过1000颗!| 南都新知
时事
2024-11-29 07:30
广东
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射电望远镜是什么?脉冲星又是啥?“中国天眼”为什么要探测脉冲星?它还“看见”过什么东西?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也称为FAST,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单口径500米,接收面积相当于近30个足球场,FAST的名字便是来自“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的英文缩写。FAST望远镜2020年初通过国家验收,并立即向全国天文工作者公开使用。“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发恒星以及宇宙空间里的物质能够发出无线电波,这种无线电波被称为射电辐射。上世纪30年代,无线电天文学先驱卡尔·央斯基偶然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信号,射电天文学的大幕由此拉开,推动人类认识宇宙起源、生命起源。射电望远镜和普通的天文望远镜有何区别?一般的天文望远镜,只能观测到其他天体发出的可见光,因此叫做光学天文望远镜,它无法接收到电波,且受限于光学望远镜的尺寸,很多遥远的天体无法用光学望远镜来探测。而射电望远镜,可以用来测量从天空和宇宙中发来的射电辐射。射电望远镜通常由反射面或抛物面天线、接收器、信号处理器等组件组成,工作原理和常见的锅形天线接收器是一样的:来自太空的信号射入反射镜,反射镜将信号反射聚焦到接受器,接收器再将信号送到控制中心,处理后供用户使用。有人认为,与其称射电望远镜为“望远镜”,倒不如说是”雷达接收天线”。因为FAST等射电望远镜对天体的观测以无线电接收技术为手段,而无线电波能够穿过云雾和尘埃,所以用它可以不受太阳光、云层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能够全天候接收来自宇宙的电磁波信号,连续进行观测。但是,射电望远镜也有一个致命的影响因素,那就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电磁波干扰。所以射电望远镜最理想的设置环境,是可以提供纯净的电磁环境、远离城市的荒野地带。如果游客想要一睹 “中国天眼”的样貌,去到景区内参观时是不能携带手机、手表和电子产品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介绍,“脉冲星的发现和研究,是国际上大射电望远镜关键科学目标之一,是在科学前沿‘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虽然人类对宇宙的探秘有了一定的历史,但是直到1967年,人类才发现了第一颗脉冲星。从1967年到2017年“中国天眼”宣布发现首批脉冲星,半个世纪中全世界总共发现的脉冲星不到3000颗。据介绍,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遗骸”,其最主要特征是质量大,量级约10万倍地球质量;半径小,仅10千米左右;密度极高,方糖大小的体积就有上亿吨的质量;磁场超强,表面磁场可达到人造最强磁场的百万倍;还具有极强的引力。由于这些特性,它被视为研究众多天文前沿问题的“天然实验室”。观测脉冲星,除了为脉冲星物理、测时等理论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还可助力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力波等。此外,脉冲星的自转周期非常稳定,有些在长期表现上堪与原子钟媲美,并且它们“永不断电”,将脉冲星和原子钟结合起来,可以建立长时间稳定的精准时间系统。
科学家们认为,每一颗脉冲星都有其特殊脉冲及稳定的转动频率,如果人类在未来能够实现“星际穿越”,脉冲星就相当于宇宙中具有特有信号标记的“灯塔”。“灯塔”数量足够多时,就可以一起构建人类星际旅行的“宇宙坐标系”。“中国天眼”发现的1000余颗脉冲星中,包括大量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和数量。北京大学教授徐仁新表示,“‘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数量约占人类发现脉冲星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不乏一些特别珍贵的样本,深化了人们对脉冲星形成、演化的认识。”中国的天文学家因FAST而得以站在人类视野的前沿。得益于“中国天眼”超高的灵敏度,除脉冲星领域的发现之外,中国科学家还在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其中发现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捕捉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等突破性进展,极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射电天文领域的话语权。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初生的宇宙温度极高,核合成后充满电离的氢元素。在快速冷却过程中,带电的氢元素逐渐复合成电中性的氢。所以,中性氢可用来追溯宇宙演化历史、研究星系物质分布以及可能的暗物质分布。2024年上半年,FAST发现了6个距离地球约50亿光年的中性氢星系,这是人类迄今直接探测到的最远的一批中性氢星系。此前,FAST已发现了4万多个中性氢星系样本。快速射电暴,就是短时间内巨大的能量在射电波段内爆发的辐射,于2007年被人类发现,是近年来最热门的天文学前沿领域之一。FAST曾发现快速射电暴的偏振曲线多样性,我国团队在快速射电暴方向取得的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于2020年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中科院物理所、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北京科协、南方周末、广州科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