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青岛自贸片区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情况。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黄岛区政府党组成员隋斌;青岛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一级巡视员朱宏;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一级巡视员何倩;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朝晖;市商务局副局长高燕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岛自贸片区建设发展,提出了今年形成不少于30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的目标要求。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与各部门通力协作,探索形成32项高质量创新成果。其中,2项获评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4项获国家部委推广、认可,26项获省政府和省级部门推广、认可,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
今年高质量创新成果有三个特点:一是实现国家级复制推广类别“全覆盖”,在今年新增2项全国“最佳实践案例”后,实现国家层面自贸制度创新成果类别全覆盖。二是领域呈现“多样化”,涵盖口岸便利化、绿色发展、金融创新、现代海洋等多领域。三是实效作用突出,均由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出发,破除了一批政策障碍,推动贸易、资金流动更加便利。
推动贸易更便利
口岸通关更高效
关税服务更便捷
贸易新业态更具优势
推动企业服务更深入
准入准营更简便
要素供给更多元
企业服务更精准
推动差异化特色更鲜明
绿色低碳更具实效性
海洋经济更具引领性
还有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起来看
↓↓↓
Q1
科技日报记者:海关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参与部门,青岛海关近年来在推动自贸创新发展方面推出了110项创新举措,数量在山东省和青岛市均居首位,成效突出。请问青岛海关在自贸创新方面有哪些好的思路和经验,有哪些特色做法?
朱宏:青岛海关一直将支持推动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关键抓手,聚焦落实大战略、建设大口岸、服务大平台、集聚大产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助力外贸健康发展。据海关统计,青岛自贸片区进出口总值五年增长103%,年均增速超过20%。今年1至11月份,青岛自贸片区进出口值约占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5,进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山东自贸试验区3个片区首位。5年来,青岛海关共推出创新举措110项,其中,10项在海关总署备案,50项在山东省复制推广,数量居省内各部门首位;20项获青岛自贸片区奖励,数量居青岛市各部门首位。2024年推出创新举措20余项,这些自贸创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协同集成,构建特色创新机制。青岛海关建立了署、省、关、区纵向统筹指导、横向协同联动的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关港”联合创新平台等作用,立足青岛海洋特色和区位优势,结合青岛自贸片区战略定位和产业特色开展个性化探索,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累计推出的创新举措中,促进海洋经济、助力港口发展的创新举措占4成。比如,依托山东庞大的炼化产业基础和青岛港先进的储运能力,努力做好“油品”进出口文章。推出进口燃料油“一站式化验”实现一次取样、一次送检、一次化验,解决进口燃料油疏港难题,海关总署将相关做法作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报送国务院。支持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做大做强,联合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加强战略合作,建设全国首个大宗商品仓单登记系统,20号胶期货指定交割库实际参与交割量占全国90%以上。助推辖区保税仓库成为省内唯一低硫燃料油保税期货交割库,累计完成低硫燃料油期货交割6.72万吨,支持青岛自贸片区实现油品从现货到期货全链条覆盖。叠加前期推出的保税原油混兑调和、进口原油“先放后检”、出口成品油“边装边检”等创新举措,优化监管模式,助力青岛港打造中国北方主要油品口岸和供油基地。升级鲁豫共建“陆海联动+海铁直运”跨关区通关项目,联合济南、郑州海关及山东港口集团,将青岛自贸片区港口集货、配载等码头前沿功能延伸至郑州内陆港,实现出口货物“内陆申报、属地放行、班列直运、抵港直装、原箱上船”,有效提升了通关时效,进一步发挥了青岛自贸片区黄河流域“出海口”和“开放门户”作用,每票货物通关时间缩短了85%,境内综合运输成本下降20%。
二是需求牵引,精准锚定创新方向。将综保区“保税+”业务作为自贸创新主攻方向,打造青岛自贸片区创新特色“保税品牌”。2024年我们在广泛调研基础上,聚焦发展要求、地方诉求、企业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首创性和示范性,出台《青岛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创新推出25项举措,切实解决综保区海关监管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释放制度红利,抢抓早期收获,跑赢最后一公里,推动有关改革事项领先全国、率先在青岛自贸片区落地实施。比如,进一步简化进出综保区货物检验检疫流程,实现“只检一次”,避免重复检、多检、漏检。首创“商品预检验”模式并被海关总署在全国复制推广,集成电路等商品入区时集中预检验,出区“即报即放”,集成电路出区到工厂由24小时缩短到40分钟,叠加分送集报、分类监管等便利措施,为集成电路产业进行“一企一策”定制服务,助力青岛自贸片区竞速“芯”赛道。在全国率先简化区内生产危险化学品检验流程,首次鉴定、免检放行,实现即验、即放,提高货物二线出区效率80%。积极推进综保区内高级认证企业免担保措施落地,目前累计已为区内有关企业释放担保资金3.7亿元。进一步优化进出区“一票多车”监管,支持企业对大宗商品灵活设置待检区,开展库位状态直接转换,目前关区近40家企业开展“区内直转”业务,每年节约运行成本1000余万元。
三是双智叠加,科技赋能创新质效。青岛海关将“智慧海关”建设与青岛市“智慧口岸”建设紧密结合、一体推进,通过搭建智能化平台、采取智慧化手段,为青岛自贸片区打造智慧码头、智慧口岸挖潜赋能。相继推出了智慧电讯检疫等智慧海关建设项目,船舶检疫、取样送检时长分别缩短80%、30%,每年可为关区航运企业节约非生产待时、燃油费等直接费用约1.5亿元。获评全国智慧海关建设2023年度十佳项目并在全国复制推广。创新海关样品寄递模式,依托专业物流企业实现样品高效传递。开发“样捷通”APP,“一站式”办理寄件下单、样品封箱、施加关封、实验室样品接收等业务,整体送检时长压缩30%。搭建关企送检信息线上沟通渠道,公开透明易于追溯,实时查询物流节点信息,便于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运输、装卸等作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该项创新举措已获海关总署备案,并收到多地推广请求。与税务部门联合创新,在全国首次实现以电子数据实时对碰反馈替代函件公文往来核查,实现增值税抵扣信息“即查即返”,将退税时间缩短约80%。该举措获评全国报关协会贸易管理十佳案例,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拟将该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
下一步,青岛海关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密围绕全会关于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部署、新要求,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强化集成,在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动自由贸易区联动创新、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等方面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加强协同联动,在推进各类开放平台联动创新、“区关港”联合创新、推进集成创新、关地企协同创新等方面集中发力。同时,充分发挥青岛地区口岸优势和大宗商品贸易集聚优势,在优化货物通关模式、提升储运能力、促进物流提质增效等方面继续担当作为,支持青岛自贸片区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为建设开放型经济贡献海关力量。
Q2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大力推进自由贸易区联动创新,建设好制度型开放示范区,请问青岛税务部门今年在服务自贸试验区国家战略上做了哪些工作?
何倩:青岛市税务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着力推进税费服务创新,为青岛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2024年,青岛市税务局在青岛自贸片区试点30项制度创新任务,其中3项拟在全省复制推广,4项拟在全市复制推广,相关经验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等中央级媒体多次报道。
一是着力推进“服务增效”。青岛市税务局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用心用情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出一系列优质、高效、便民的税费服务,为青岛自贸片区加装创新“引擎”。创推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预填,联合生态环境部门确定环保税数据提取规则,对于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环保税纳税人,实现了企业端数据与生态环境端数据的规范统一,通过在电子税务局中建立数据计算模型,系统自动抓取数据,自动预填数据,纳税人审核无误后一键提交纳税申报,大幅减轻了纳税人办税负担,申报准确率大幅提升。创建跨境税收事前响应机制,提升国际税收确定性,对跨境企业税收复杂事项建立事前询复、联合响应、事后监控机制,及时解决企业跨境税收诉求,辅助企业跨境资本流动决策,帮助企业提前规避因税法理解误差等造成的损失。
二是持续推动“退税提速”。青岛市税务局结合青岛自贸片区外向型经济特点,在提升出口退税效率上持续发力,更好服务稳外贸大局。率先推出跨境电商企业全环节非接触办税,在政策和保密规定允许的前提下,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服务平台”随时上传符合无纸化条件的备案单证,税企双方在税务端和企业端可随时查询、审核备案单证管理情况,提升出口退税备案单证管理质量,大幅缩减退税审核时间。率先实现进口增值税抵扣信息“即查即返”,通过与海关电子数据直联直传,代替双方邮寄纸质核查函的传统作业模式,推动工作流程重塑,大宗商品进口增值税退税时间缩短80%以上。
三是聚力加强“信用赋能”。青岛市税务局持续加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让守信者一路绿灯,让失信者步步难行。在全国首创“绿税贷”绿色融资新模式,融生态环境保护、纳税人便捷获取、税务人电子化服务为一体,有效发挥绿色税费和绿色金融政策叠加效应,为享受绿色税费相关政策且纳税记录良好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引导资金流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等领域,截至目前,已为青岛自贸片区二百余家企业发放绿色贷款108亿元。在全国首推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诚信纳税用票“先调后核”,对高信用纳税人申请将月度发票额度调整至2000万元以上时,采取先线上调整再事后核查的“先调后核”模式,解决以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为代表的纳税人发票调额需求,打造良好的贸易生态。
四是抓实做优“以数惠企”。青岛市税务局深挖税收大数据“金山银库”,强化数据应用创新,为青岛自贸片区强劲发展注入智慧“活水”。用足用活优惠政策落实机制,全面梳理税收优惠政策“盲点清单”,构建优惠政策落实的数字化算法模型,一体式开展税税、税费、费费间数据比对分析,防止优惠政策应享未享或违规享受,让政策红利精准落地。用心用情践行“首问首责”,推出“问办协同”服务新模式,运用音视频通话等工具,实时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在办税缴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税费服务数据的智能化分析、高效化应用,依托大数据分析“首问首责”高频事项,主动向有潜在需求的纳税人缴费人推送热点政策、办理流程,有效提升税费服务水平。
下一步,青岛市税务局将继续积极探索税收支持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助推青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蹄疾步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红利加快释放,为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贡献税务力量。
Q3
山东商报记者:目前,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外向型企业集聚,大量企业存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现实需要。请问为提升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水平,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都采取了哪些创新性措施?
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近年来一直积极推动辖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坚持“本币优先”原则,围绕“首办户”、优质企业等重点,搭建多个工作机制,汇聚多方合力,不断提升政策宣传覆盖面和便利化程度,让更多的社会主体了解和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充分享受政策红利。2024年前11个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910亿元,新增“首办户”2450家,实现业务增量590亿元,规模和户数稳居全省第一位。
为解决企业业务办理便利化“最后一公里”等痛点堵点问题,我们在青岛自贸片区率先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创新,创建了服务新模式。这就意味着,优质企业可凭收付款指令直接在银行办理相关业务,大大简化了手续。具体来看,一是重塑优质企业认定管理流程。针对以往认定标准高、覆盖范围窄,大量企业难以享受便利化服务等问题,我们在本外币名单互认、降低准入门槛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对已取得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资格的企业,银行机构可直接纳入名单;降低制造型企业或集团企业准入门槛,将经营年限由2年(含)放宽至1年(含)、结算笔数由人民币100笔(含)以上放宽至本外币合计50笔(含)以上等。二是建立优质企业异地互认机制。指导青岛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与山东省、河北省自律机制建立工作联动,实现优质企业名单互认,三地相关银行机构均可为互认名单内的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服务,真正变“本地服务”为“跨省联动”。三是创新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模式。推动相关银行机构通过电子化方式进行单证审核、业务办理,企业仅需在网银端上传电子资料即可完成业务全流程,提高了企业收付款便利性。
“新”模式也带来了“新”成效。政策实施以来,青岛本地新增优质企业299家,共计办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务1425亿元,增长1.5倍;山东(青岛除外)、青岛、河北分别有611家、572家和646家企业享受资格互认;共网上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近3万笔,金额合计2149亿元,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节约成本约2亿元。
下一步,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将持续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创新机制,聚焦自贸区企业需求与特色,激发和培育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内生动能,优化和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环境,推动自贸区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稳步增长,助力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水平、再迈新台阶。
Q4
中国新闻社记者:青岛自贸片区形成的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中,有不少已经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请问在推动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一是注重改革创新,推动宽领域复制推广。我们围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方案》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联合各级各部门全面梳理改革创新需求,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创新工作机制,以青岛自贸片区为“试验田”,在贸易投资便利化、航运物流、海洋经济等领域开展探索,推出了一批创新性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复制推广成本较低的创新成果。截至目前,已在全市推广青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成果67项。近日,我们又梳理了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涉海纠纷联动解决机制等16项创新成果,拟于近期推广实施,推动全市共享青岛自贸片区的改革红利。与往年相比,新一批复制推广成果新增了绿色低碳、法治服务等领域的事项,实现了改革探索的新突破。
二是注重统筹谋划,推动集成式复制推广。对国家、省历年来复制推广的532项制度创新成果,做好统筹协调、压实责任、分类施策,结合我市实际进行实时更新,制作“复制推广工作图”,分两批向各区、市制发创新成果包,确保相关复制推广事项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在省自贸办开展的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评估工作中,除要求特定地区复制或暂不具备承接条件的事项外,我市已推广落地518项,实现了可复制推广的全部复制推广。我们联合各相关单位、区市在复制推广过程中,总结形成了20余项经验成果,获得省自贸办高度评价。例如,市北区复制推广二手车出口业务模式,打造新车、二手车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接单、代采、融资、出口代理、退税等一条龙服务,出口汽车交付时间从2-3个月缩短至1个月;西海岸新区复制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经验,开展商标权质押登记便利化改革,办理时限从4-5个工作日缩短至1小时。
三是注重区域联动,推动深层次复制推广。为更好发挥青岛自贸片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努力把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制发《2024年联动创新区建设任务清单》,在青岛开发区、上合示范区、青岛高新区、胶州湾综保区、即墨综保区、空港综保区等6个联动创新区,率先复制推广青岛自贸片区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协同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例如,上合示范区在复制推广“‘关保通’零担保成本通关模式”基础上,创新推出“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为企业提供“先放后缴、汇总纳税”的便利化通关,服务企业融资超过2000万元;空港综保区复制推广“创新构建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依托海尔日日顺、千里行等企业为家电、鞋服产业提供全流程供应链服务,惠及进出口货物14批次,货值超过3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青岛自贸片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耕改革创新,落地更多试点,助力全市高水平开放再上新台阶。
特别声明|本文由青岛发布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